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并最终都表现在财务方面。作为风险管理核心组成部分的财务风险管理也伴随着风险管理全球性运动的兴起而备受世界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在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一定要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采取适当的控制和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财务风险。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其次财务风险各方面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最后提出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管理,风险管理
随着市场竟争的日益激烈以及政府对外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不再仅仅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基础,其在机关事业单位的投资、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因此,在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中,更应重视财务风险防范及预警体系的建立。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
在财务界,关于财务风险,有两种主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及政府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第二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与负债经营有关,财务风险是因偿还到期债务而引起的,没有债务,企业经营的资本金靠投资者投入,则不存在财务风险。
两种观点不同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如何理解财务的本质。而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中存在的财务风险我个人的观点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它符合人们对财务概念的理解,便于人们站在更宽广的角度来研究财务风险。第二种观点所述的财务显然不十分恰当,它只阐明了财务本质的一部分内容。所以财务风险的第一种观点比第二种观点要科学、恰当。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
1.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追求投入产出最大化是企业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就会违背了企业经营效率的这个根本,企业身处于市场竞争风险之中,充满了危险性,而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确保企业在运作过程与保证目标之间找到平衡。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是体现在保障企业先生存,才能发展这个基本道理。只有在获利保障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
2.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科学化。目前,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或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3.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的通病,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4.内部会计控制薄弱引发财务风险
控制环境是所有内部控制的基础,对内部会计控制而言也不例外,它直接关系到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和贯彻。内部控制不力引发的财务风险,很多是由于控制环境薄弱。在控制环境薄弱的情况下,管理层风险意识差、急功近利就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管理者对单位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财务工作人员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意识,普遍存在着对市场形势认识不足、过于乐观以及盲目扩张等问题,导致不少单位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也会带来财务风险。我们的内部会计控制偏重事后控制,执行上有章不循,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涉及到资金运行过程方方面面的体系,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与否、执行效果如何,能否适应新情况、需要做哪些改进等,都需要进行跟踪,而我们往往忽视这种跟踪需要,不能通过加强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内部会计控制加以修正。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
1.提高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是每个员工的风险意识的综合体现,而员工风险意识的培养又与其在风险方面的经历关系紧密。一个成熟的和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都会自觉地培育和完善企业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关注和跟踪经济环境变化的各种因素。及时有效地调整其经营战略和财务方针以达到预防财务危机发生的目的。
2.提高财务决策的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及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所作为。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把握其变化趋势及,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3.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流动资金,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2)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3)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帐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
4.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对风险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只有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企业可以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另外,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弱化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表现,因此,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其次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再次是财务和会计应该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责。最后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5.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
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御机制。
(1)可以通过参加社会保险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
(2)可以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
(3)可以在选择理财方案时,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建立健全风险回避机制。
(4)可以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基金和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的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