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是企业管理中的主要风险,财务风险的成因也有很多方面,本文探讨了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并探讨了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首席财务官》在新金融时代,金融价值就是数字财富。2003年4月起,《数字财富》杂志全新改版,聚焦新金融时代运作与管理。建设性、实用性、独特视角、商业色彩是《数字财富》的特色。《数字财富》杂志的报道全面覆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债券、期货、金融租赁等金融细分行业。
一、财务风险及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一)财务风险的分类。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等。投资风险是国有企业向项目或者公司投入一定数量资金后,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超出企业最开始预计,对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由此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筹资风险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财务风险性。资金回收风险是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经营性资金在回收过程中由于时间上和金额上的不确定所导致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主要是企业可能会因为收益分配不符合某些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而给企业今后生产和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是以上述对财务风险的分类标准展开,包括对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的管理等。在对这些财务风险进行管理时,可以遵循风险管理基本工作程序:先对风险进行识别,然后依据已有标准和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来评估该风险,再次对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
(三)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财务风险的内容非常广泛,本文研究的主要财务风险即投资风险、筹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各类风险管理方法会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就这些风险整体管理过程而言,方法主要包括: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并不断加以完善;构建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努力实现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文化中构筑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文化等。
二、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投资风险管理现状。一些企业参与的大型投资项目不多,所以这块内容操作经验并不足。即使在参与的部分项目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在项目前期调查阶段,较少使用相关的定量分析方法估计风险,事前对风险估计不足。或者相关投资活动并没有得到市场认可,在产品投入市场相当长一段时间后,产品得不到市场大范围认可,导致产品滞销、库存积压。虽然一些国有企业对投资风险管理较为可取的一个内容是,企业设置一个投资管理岗位,由专人对投资项目进行投资风险管理。公司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并要求定期向经理汇报工作成果以及对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报告,但仍然没有对投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二)筹资风险管理现状。一些国有企业筹资渠道比较狭窄,目前发展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和银行贷款两种主要途径,但就企业资产负债表项目来看,一些国有企业从银行获取的主要是流动性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相关的资金,获得长期信贷资金在负债中所占比重非常小,民间借贷资金发挥重要作用,导致获取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只是杯水车薪,这也就使企业融资源于权益资金有限,而且长期债务资金支持也很少,加大筹资风险,对其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资金回收风险管理现状。企业所处行业竞争情况越来越激烈,曾经由客户对产品进行预付款才生产的现象越来越少,现在较频繁的是企业把产品先生产出来,等到客户要购买时,直接去仓库提货或者是根据客户要求对产品某些部件进行简单更换,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随后客户对产品价格付款,但是这个环节付款比例往往不大,一般是产品全价50%,剩下50%货款由客户在后期给付。企业就存在资金回收风险,例如,某些国有企业每年应收账款平均额接近千万元,坏账率约6%―10%。企业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也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但是就其运作效果来说并不是特别良好。虽然这些财务指标体系建立是为了捕捉和监视国有企业潜在的风险因素,以建立相应的财务信息网络,使国有企业管理者获得的财务信息是数量较多、质量高且运用性强的,确保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能非常及时预见和反映风险存在,但由于企业配备在该岗位的人员对岗位职责认识不够,该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很多时候形同虚设。
(四)收益分配风险管理现状。一些国有企业向股东分配收益比较少,即使是分配收益,员工和股东单个从中获取的利润比例非常低,虽然不知道具体数额,但从员工对于企业分配收益行为的抱怨可以感受到,一些企业过度保留留存收益,逐步引起股东和员工局部不满,造成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冲突。
三、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投资评估风险管理对策
1、依据法律要求,防范投资决策风险。根据我国《公司法》要求,对企业投资决策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与有效约束,在对投资项目进行投资前一定要在简化投资审批环节的同时,加强投资评估环节对项目的全面评估工作。在明确投资评估和决策主体权限基础上,应当把评估环节和决策环节的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使得投资决策真正受到风险责任约束。
2、建立和完善投资评估体系和制度。有效的投资评估机制是控制国有企业投资决策风险和企业整体投资风险的基础和保障,如果一开始国有企业投资评估阶段就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这对于企业和项目后期的发展情况将造成很严重打击。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在已有评估指标和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尽可能囊括每项投资活动的所有方面。
3、推进内部治理机构完善。培育其对规范化管理意识,从而提升国有企业在投资评估阶段的风险降低能力。这就意味着要促进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层的权责利,在国有企业治理机制中引入和明确监事会职能,加强其对经营者在投资项目评估和决策阶段监控,以制度设立和完善制约和规范投资者跟经营者行为。
(二)投资决策风险管理对策
1、提高决策民主性。国有企业管理层在对项目进行决策时,应强化在各决策环节强化控制机制,减少和消灭在投资决策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控制缺陷,不断提高投资决策过程的民主性和决策结果效益性。 2、用指标控制不利因素影响程度。在国有企业运营的每个产品项目或者是投资项目过程中,应该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将项目正常运作所需要的各项资源配置齐备,保障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内容,及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应对和处理,减少项目运作过程中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资金链某个环节脱节的可能性,企业要利用一些常见财务指标进行控制,以降低这些因素带来的不利风险和影响,例如,经营杠杆系数和投资收益率方差,以及投资成本等,因为很大程度上企业的竞争力大小的基础在于对成本控制水平上,国有企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的运营成本对项目整体成本影响是有限的,更为关键的成本因素是投资成本,可以说,投资成本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大小。
(三)融资风险管理对策
1、努力提升企业所筹集到的资金利用效率。如果做到这一点,就是确保了对筹资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的根本性工作。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或者相关措施执行不当,可能致使企业出现长期亏损情况,即使企业的现金管理工作非常有效,这也会带给企业不能按时支付所欠债务的本金和利息的巨大压力,而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偿还欠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来源还是企业的收益。
2、对企业负债金额要合理规划。不能过度负债,要着眼于将企业资本结构不断优化。众所周知,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对于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通过对这些资金进行利用增加收益,降低企业税收压力,但是不能忽略的另一方面是,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筹资风险,而这种风险是有可能会造成很大损失。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努力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从理论上讲,要向确定适度负债经营的“度”可以求助于最佳资本结构理论,即那种能够一方面使企业资本成本最低,另一方面又能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并最大限度调动利息相关者积极性的资本结构,这个过程中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是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在实际选择这个“度”时,要适应国有企业具体情况。
3、要合理确定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之间的比例。在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中,对于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比例的确定原则是,该比例应与企业资金占用的实际情况相匹配。一般而言,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长期性资产应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来承担,而购置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应该大部分由流动负债承担,小部分来源于长期负债,这才是比较符合国有企业的合理搭配,即比较稳健的负债策略。要努力做到和持续保持这种负债结构是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的重要措施。
4、提高企业资产流动性。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身经营需要和生产产品特点来确定企业流动资产规模,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过程中,不仅要运用科学方法确定理想的现金月,还要提高公司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和存货等有形资产的质量,保持资产流动性高于警戒水平。
(四)筹资决策风险管理对策
1、选择最优资本结构。要减少或者是避免融资决策风险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只是就筹资决策本身而言,最需要关注的是选择对企业而言最优资本结构。在筹资总额即融资规模不变情况下,资金结构不同,企业带来的可能融资风险程度也不同。所以要明确使企业综合资金成本率最低,而自由资金收益率最高的资金结构,这才是企业最优资本结构,也是融资风险最小的资本结构。当然,需要国有企业财务人员注意的是,这个环节的最低、最高和最优都是相对而言的,因为企业筹资过程可能会受到企业内部及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在确定最优资金结构时,需要将这些因素都综合考虑到,比如,经营者个人风险偏好、市场利率等等。
2、增加筹资渠道,筹资前做好预算和策划。可以尝试着利用风险投资基金,扩大银行贷款比例或者是在创业板上寻求上市等等筹资渠道。另外,需要管理者引起注意的是,企业筹资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期望获取更多的利润,但是如果企业对筹资风险的认识不足,没有做好筹资风险的阶段性控制的话或者在筹资前做好企业的财务预算和发展策划,企业将会承担无法想想的筹资决策失误的损失。所以在对筹资进行决策的同时,需要管理者强调突出所筹集的资金利用效率,同时防范好经营风险,做到从根本上降低筹资风险,并为国有企业带来效益。
四、结束语
通过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有助于做到三个“强化”,首先是强化国有企业发展战略实施,从而保障企业的经营目标实现;其次是强化国有企业良好的融资信誉度,因为通过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环节企业现金流量波动强度;再次强化国有企业选择投资项目时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促进国有企业更好发展,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