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期刊投稿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态课堂构建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5-06-15 14:31 热度: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多,各个学科的教师都会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找到更适合班级的一种教学方式。生态课堂理念也逐渐被教育界的专家提出和接受,本文就围绕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态课堂构建来展开一些论述,是一篇高校教育管理期刊投稿论文范文。

  摘要:教育界的众多研究者都提出以生态学的角度来重新思考教育问题,而课堂是教育实施的主阵地, 关于课堂生态的研究是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具体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生态学的相关规律与英语教学的分析和探讨,力求建立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和谐、彼此促进的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态课堂,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构建

  一、引言

  自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做了积极的尝试。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诸如教师行为中的霸权与控制,学生行为中的从众与退缩,失衡的群体生态“花盆效应”、超强度的生态空间环境等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益不高;依然存在围绕单纯的分数提高,满堂灌的现象。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师生的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掌握实用英语的能力,如何优化教学环境等,仍然是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二、生态课堂的内涵

  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学者沃勒在他著名的《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提出“课堂生态学”(ecology of classroom)的概念,而后60年代,英国学者阿什比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的。再者,多伊尔(Doyle,W.)和庞德( Ponder, G.)把课堂生态界定为“对教学环境产生影响的互相联系的过程和事件所形成的网络”。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看,生态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所创造的环境是和谐的、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在课堂这个微观的生态系统中,课堂生态因子教师、学生、环境三个重要的形成因素应融合成一个整体,并且各因子之间应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形成一种多元互动的关系。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态课堂构建

  1.生态精神环境的构建

  (1)教师的“灯塔”作用

  在一个良好的生态课堂中,教师所起到的应该是“灯塔”般的指引作用。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抛弃传统的满堂灌思想,改变旧时行为中的霸权与控制,成为生态课堂的引导者和服务者,积极与学生交流互动,力求平等对话,使学生能够信任老师而不是一味的敷衍甚至惧怕,从而对于所学的知识他们能更投入地吸收、更主动地思考,真正实现“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首先教师要学会倾听,努力解读学生并与之打成一片,这样才能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捕捉学生的各种想法。再者,学会接纳,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接纳奇思妙想,包括接纳错误。第三,学会欣赏,充分了解孩子的独特性,再发现其自身的优点或一些成长中的问题,采取学会欣赏孩子的教育态度。包容接纳其不足,多支持鼓励,发展最大潜能,使学生树立自信,更好的学习。

  (2)学生的“水手”作用

  生态课堂里,在“灯塔”的指引下,学生们应该扮演着自主前进的水手角色。学生是英语课堂推进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应该引导式的促使他们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在教学中采取分层次多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投入到参与、体验、分享、整合、应用等整个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得到的是“授之以渔”的本领。另外,学生的个性感悟也应当得到尊重,允许他们有独立的思想并按照自己的认知自觉主动地学习。与此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加强集体观念、团队意识,从而将自主学习的效率最大化。

  2.生态物质环境的构建

  建构良好的生态物质环境不仅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还能活跃思维、激发灵感,让教师和学生都喜爱这个温馨舒适的空间环境,更加愿意融入其中从而促进学习成效。

  (1)美化教室环境。课堂自然因素对教学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教室的采光不足或过度都会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教室温度的高低是影响学生行为和智力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噪音则容易形成滋扰、增加精神压力等,更会干扰课堂教学活动。所以说,干净舒适的学习环境,充满知识与温馨的学习园地,还有点睛之笔的绿色小盆栽等,都能够愉悦师生,开启美好的学习日。

  (2)合理安排课堂时空因素。科学设计教学时间的长度、节奏是营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课堂空间的密度即班级规模和座位编排不仅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进行,还会对学生课堂参与度、融入度以及学习成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课堂组织的生态模式应突破封闭的“秧田型”,以开放的“月牙型”、“马蹄型”、“圆型”、“环型”等取而代之,从而拉近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课堂中的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广泛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课堂中多元的社会交往活动。然而,现阶段大学英语课堂普遍的现状就是大班教学,百来号人的课堂环境拥挤,学生参与正常课堂活动的权利小,与教师的课堂互动性差。这也是众多教改项目中提到大学英语教学应当迫切需要小班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3)合理使用教具、充分开启多媒体学习的时代。教师应合理运用教材、教具,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由计算机、网络和其他信息技术所构成的教学媒体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系统注入了新的元素,多媒体教学的开发与利用无疑应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多样化的知识呈现方式、方便的人际交互环境和工具,针对不同个体的学习特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自由的课堂或课后学习活动,并引入互动讨论、分组协作机制,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延伸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环境。将学生置于开放的生态系统中,使其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不仅一方面打破了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习主体与环境的有机整合,克服传统课堂教学中所呈现的花盆效应,达到生态平衡。这种平衡又会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学生在生态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奠定了更夯实的基础。   四、结语

  人类的生态化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趋势,教育生态化,建设生态课堂,则成为了教育发展、课堂改革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大学英语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以生态的眼光、立足于生态平衡的视野来探讨如何采取具体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各项生态因子发挥应有的功能,促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这也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Bronfenbrenner, U.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1979.

  [2] Garner, M. Language: An Ecological View [M]. New York: PeterLang, 2004.

  [3] Kramsch, C. & A. Whiteside. Language Ecology in Multilingual Settings: Towards a Theory of Symbolic Competence [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8(29).

  [4] Leather, J. & J. van Dam. Ecolog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M].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

  [5]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 (01).

  [6]李森.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J].教育研究,2005(10).

  [7]刘森林.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模式设计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08(03).

  [8]孙芙蓉,谢利民. 国外课堂生态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06(10).

  [9]王东敏. 关注生态课堂生态[J].江苏教育研究,2004(09).

  [10]王笃勤.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 2002(05).

  [11]王牧华,靳玉乐. 生态主义课程思潮引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

  [12]汪霞. 我们的课堂生态了吗?[J].全球教育展望, 2005(05).

  [13]文秋芳. 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高等教育期刊推荐《山东教育》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全国公开发行,邮局订阅。是省级刊物、山东省优秀期刊。可供全国的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各企事业员工评定、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及学术交流的杂志。

文章标题:高校教育管理期刊投稿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态课堂构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ongxue/2711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