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的另类声音,这时教师要理性分析、发掘运用,使学生从中不仅能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更能绽放出思维的智慧之花。
[关键词]甘肃教育期刊,数学教学,唱反调,思维,引导
教学案例:
课堂上,我出示一道题目:“学校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按照惯例,我先让学生确定这是什么应用题,然后寻找解题思路。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是百分数应用题,因为题中有一个百分数80%,所以列式为36÷(1+80%)=20(人)。这时,有一个爱“唱反调”的学生大声说:“老师,这不是百分数应用题!”如果在平时,为了按时完成教学进度,我不会理会他的想法,但这次我决定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唱出自己的“反调”来。“我认为这是分数应用题。”这个学生很认真地说。我没有回答他,而是向其他学生提问:“同意这是分数应用题的,请举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举起了手,爱“唱反调”的学生骄傲地笑了。我问:“既然这是分数应用题,你有什么解题思路?”这位学生一边说,一边列式:“80%=,可以将男女生人数分成9份,36÷9×4=16(人),36÷9×5=20(人);也可以这样算,80+100=180份,36÷180×80=16(人),36÷180×100=20(人);还可以这样算,36÷=16(人),36÷=20(人)。”这个平时爱“唱反调”的学生居然一口气说出这么多的解法,让我惊讶不已,集体点评时,大家都为他鼓掌。也许是因为这位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其他学生,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道:“老师,我是列方程解答的。可以从‘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这句话中找到数量关系,并确定单位‘1’,即设男生人数是x,女生人数就是80%x。列方程为80%x+x=36,解x=20(人),女生就有36-20=16(人)。”这时,又有学生提出可用除法来计算……
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的另类声音,要么与教师预设的教学思路相左,要么打乱了教师之前的教学安排,但不论如何,这都是学生的灵感乍现和直觉反应。教师要以此为契机,抓住问题的关键,给予思维引导,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延。
1.由表及里,提升思维的厚度
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欠缺,思维层次大多处于表层,缺乏深度。因此,教师教学时要善于引导,提升学生思维的厚度。例如,教学“千以内数的比较”时,我总结出几个方法,如三位数小于四位数、两个数相比要先从百位开始等,但有学生提出这样的方法并不好,原因是不好记。于是我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深入研究之后,得出以下结论:数位多的大,数位少的小;同样数位的两个数相比,要从高位到低位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就更加深入、完整了。
2.多维转化,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唱反调”中找到思维的切入点,引领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上述案例中的这道应用题,因为有个80%,所以可以看成是百分数应用题,但80%可以化成分数,因而又可以看成是分数应用题,这样就将这道应用题进行了不同的归类,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课堂中,我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信任,让“唱反调”的学生用自己的视角看待问题,并以此展开讨论和交流,从而让学生多维度解决了问题。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自己学会了使用方程来解答,而且学会了三种转化方法:一是用除法计算;二是用份数来考虑问题;三是转化成比来解答,即将80%转化为,就是4∶5。正是因为学生的“唱反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探索的热情。
3.由此及彼,提升思维的广度
数学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受思维定式的影响,采取非此即彼的方式来判断和分析问题,出现全盘否定或者是一棍子打死的思维误区。面对这一现状,教师要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客观、全面地展开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例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学生上台板演,结果由于个位满十忘记进位,导致答案错误。此时,板演的学生非常沮丧,我故意“唱反调”说:“我认为这里有对的地方,大家仔细查看一下这位同学的计算过程,谁能找出来?”学生立刻从中发现了这位板演同学的计算优点,如数位对齐、计算时从个位算起等。通过这样的引导,既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错误,又培养了学生的辨析能力,提升了他们思维的周密性和广阔性。
总之,课堂教学中,“唱反调”是一种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思维的教学资源,教师要理性分析、发掘运用,使学生从中不仅能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更能绽放出思维的智慧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