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类期刊投稿师生互动 和谐发展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5-03-12 17:10 热度:

   【摘要】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双边互动的发展进程,具有发展性、互动性和补充性. 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应根据教学活动的互动性,采用双边互动的有效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性和教师教学过程的主导性特点,使师生在双边互动活动中,学习效能和教学效果得到同步提升.

  【关键词】 职业教育类期刊,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师生互动,教学研究

  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交流和观念碰撞等方式,进行有效双边互动的过程,具有互动性、双向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教育实践学指出,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包括行为互动、情感互动,还有认知互动和观念互动等内容.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在教学活动中为追求高效率,忽视了教学活动的互动性,课堂成为教师的“阵地”,学生成为“听众”,出现“一言堂”的单向性教学活动形式,限制和降低了教学活动效能的提升. 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形式,提升教学活动效能. 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互动和高层次的认知互动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本人在如何开展有效师生互动教学活动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现进行简要论述.

  一、把好师生互动的切入点,使师生互动更趋合理

  互动性、双向性,是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特征. 抓住师生互动的有效切入点,是开展有效师生互动活动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教学实践证明,呆板的、强制的师生互动活动,不能体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活动的意图以及教学过程的宗旨.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联系教材、紧扣内容和贴近学生,在适宜的教学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活动,使教师和学生在有效、合理的教学互动中,教学活动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如在需要探究新知内容时开展师生互动,教育心理学指出,初中生在对新知探求过程中,对“一知半解”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探究的欲望. 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师生互动的切入点,采用探究性的师生互动教学形式,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促进师生互动有效开展. 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时,学生通过预习,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处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程度. 此时,教师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内容及学生学习实际,设计了具有师生互动特性的探究环节,请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并猜想有什么性质,大多数学生想到了对角线平分,但忽视了“互相”两字,也有猜到对角线平分每组对角等错误结论,这时,教师采用小组探究的形式,将相邻的四名同学组成合作探究小组,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及实验工具(刻度尺、剪刀、图钉),要求学生在动手中交流探知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有何性质.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采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得出结论,沿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将其对折,看能否对折后重叠,得出结论以及用剪刀将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成四个小三角形,尝试能否重叠等方法. 但学生往往容易出现不知道选哪两个三角形重叠、分不清三角形哪两边是原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一半和不知道绕交点旋转180°后在什么位置等情况,此时教师可以引导进行合作探究. 这样,就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感受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使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互助的乐园、师生彰显个性的舞台.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提高师生互动的参与面,使师生互动更贴实际

  三、凸显师生互动的能力性,使师生互动更加高效

  能力发展是有效教学活动实施的归宿和根本. 初中数学教师在师生互动活动中,应将能力教学和素养培养作为其基本要求,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互动学习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素养. 如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教学中,教师将判定定理内容渗透到学生自主探析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的有效活动中,运用探析手段,获取判定定理的内涵和要义,同时,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和目标要求,设置出具有典型性、概括性的问题案例,让学生结合新知进行思维扩散活动,对新知内容进行迁移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在高效互动过程中,数学思想和素养得到再次提升.

  总之,师生互动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应通过师生平等对话,构建和谐课堂“共同体”,在有效师生的互动中,教与学双边活动效能显著提升.

文章标题:职业教育类期刊投稿师生互动 和谐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ongxue/2567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