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转化医学理念培养儿科学研究生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9-07-06 10:02 热度:

   摘 要:转化医学是一种新的医学理念,其将基础医学与临床研究结合起来,为患者提供最科学的医疗服务。结合转化医学对基础及临床的指导作用,对儿科研究生进行指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医学思维,进行科学实践,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儿科学;转化医学;研究生

转化医学理念

  转化医学在国内外已受到广泛关注,是将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结合起来的医学发展新模式。转化医学理念由著名医学杂志 The Lancet 于 1996 年首次提出,之后逐渐被世界各国所关注。转化医学的核心思想是打破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间的壁垒,提供可同时满足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要求的医学理念。随着转化医学的发展,我国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努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儿科学研究生与其他专业研究生有明显差别,不同年龄段儿童体质不同,这使得转化医学在儿科学研究生培养中越来越得到重视。

  1 转化医学

  转化医学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把临床问题转化为基础研究,再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临床[1]。转化医学的实质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本质是如何将科研成果快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疾病防治的实践中,核心是实现实验平台与临床治疗、抽象理论思维与具体临床实践双向整合,从而促进临床医生、基础研究人员、生物技术专家协调合作[2]。1992 年,美国 Science 杂志首次提出“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B2B)概念,1996 年,The Lancet 首次使用转化医学概念[3]。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化医学逐渐被全世界认可,其概念也被不断完善。转化医学概念正式确立是在 2003 年,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提出,并同时制定了转化医学发展路线图[4],且于 2005 年启动临床与转化医学基金项目(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Award,CTSA)。国内研究者也意识到转化医学不仅是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创新结合,也有助于提高我国疾病诊疗服务质量及人民健康水平。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等国内领军科研机构合力推进我国转化医学发展,他们与世界先进医学组织和机构共同发起转化医学研究论坛,指导我国转化医学深入发展。国务院《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 年)》将转化医学研究列入“十二五”优先建设的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科研成果转化成效与预期可能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如何正确应用转化医学科研成果成为重要环节。未来,在对转化医学的研究和应用中,除了需要将基础与临床紧密联合,还需要把医学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2 儿科学研究生培养中转化医学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医生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儿科医生的要求就更加严苛,儿科医生面对的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儿科学研究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儿科学研究生教育一直将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基础、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儿科学人才作为首要目标。儿科学研究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目前,研究生主要有两种培养类型:学术型和专业型,因此很容易出现基础与临床严重剥离现象。研究生阶段不能只注重科研能力培养,而忽视临床工作能力,否则会使部分学术型研究生对疾病缺乏全方位的认识;相反,专业型研究生虽然重视临床能力培养,但在科研能力方面却没有得到增强,使得科研能力成为其今后发展的短板。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均需要与转化医学相融合。很多综合性医院只设置儿科综合科室,没有按照系统疾病划分,这就要求儿科医生掌握多方面知识。儿科疾病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复杂,一直是医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社会对儿科医生要求的提高,儿科医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就诊时患儿无法准确表述,需要医生和家长沟通来了解患儿病情,这就需要儿科医生更加耐心、细致地工作。许多学术型研究生在学习阶段将重点放在完成科研任务上,没有扎实掌握儿科临床基本技能,导致临床能力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病史采集、与患儿及其家长沟通能力不足,易引起家长不满,产生医患矛盾;未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特点与体格检查技能,遗漏重要阳性体征;不知道实验室检查和影像检查的正常值与异常值,给疾病诊断与治疗造成巨大影响。研究生是我国科研的主要力量,也是我国医学发展的长期动力,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适合我国医学发展需要,而让儿科学研究生满足转化医学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儿科学研究生培养思路

  3.1 了解儿科学特点

  儿科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临床学科,具有研究模型少,个体差异、年龄差异大,发病机制中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患儿免疫力不强等特点。以神经科疾病为例,成人患者主要为后天获得的疾病为主,大部分有脑血管病变、神经退行性改变等,但在儿童中则以先天性疾病为主,且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神经系统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特点,需要儿科医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儿科学研究生只有掌握了儿科学疾病的基本特点后,与临床疾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3.2 加强儿科学教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儿科学研究生的直接教育者,要明确自己的重要性,培养既有科研创新能力,又具备临床思维能力的高级医学人才。导师要与研究生沟通,了解其特点,帮助其确定研究方向。科室要为研究生配备带教教师,讲授专科医疗常规与基本操作,为研究生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当儿科学研究生有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同时又掌握儿科临床基本技能后,应对其进行定期考核,使其成为满足转化医学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3.3 深入学习转化医学思想

  儿科学研究生及其导师,要共同深入学习转化医学思想。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入研究,将研究结果分析提炼,再应用于临床[5],指导临床工作、解决临床问题,是导师与学生共同的目标。这就需要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导师利用转化医学思想,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帮助研究生深入了解本学科。儿科学研究生在掌握儿科疾病基本特点后,要对导师的指导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个人兴趣从临床工作中寻找科研点进行研究,这样才能保证科研的创新性。目前,专业型研究生接触临床较多,能够结合转化医学思想在临床工作中,寻找兴趣点和创新点,及时和导师沟通,确定科研方向;而学术型研究生接触临床的机会较少,更要与导师就科研方向进行深入探讨,应用转化医学思想,从科研入手,结合临床,从治疗方法改进角度寻找研究方向,最终提高治疗水平。儿科学研究生培养中要树立转化医学理念,寻找切入点进行科学研究,利用研究成果指导临床工作,将儿科学研究生培养与转化医学相结合,使其满足医学发展需要。

  3.4 应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实践

  以转化医学思想为指导,打破以往研究生培养方式,将研究分为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针对两种类型的研究成果采取不同指导方法。对于临床研究课题,不再仅仅看中论文发表数量和影响因子评价,而要同时看重其应用价值、对临床的指导作用。对于基础研究,更注重科技创新以及在儿科学及相关领域产生的影响。儿科学研究生应通过儿科临床工作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问题中找到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路线。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儿科疾病被发现和认识,很多疾病是由特定基因支配,将这一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为各种疑难杂症寻找解决良方,从而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在儿科学研究生培养中,树立转化医学思想,将临床、科研融为一体,真正做到通过实践发现问题,从问题中寻找科研思路,最终以研究指导实践,构建转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转化医学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幻,刘玉秀,杨国斌,等.转化医学:从理念到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 2010(8):2536-2538.

  [2]Woolf S H.The meaning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 and why it matters[J]. JAMA,2008(2):211-213.

  相关论文期刊你还可以了解:《医学教育改革下多元教学模式的探索

文章标题:运用转化医学理念培养儿科学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iye/4041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