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是每个高校生都会接受的一种教育,和中学时期的语数外一样,不论哪个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都会继续进行英语的学习。关于英语的教学,对一个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围绕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做了一些论述,是一篇当代教育论文范文。
摘要:高职英语专业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而具体的工作又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实际的需求。当前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各院校应努力探索对高职英语专业进行相关改革,从学科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各方面入手,促进高职英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也迈向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英语教育不是局限于语言能力的培养,还应当包括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而言,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部分。近年来,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总体不高,教师们普遍感到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各种难题并存。本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现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助力于推动高职英语课程的发展。
二、跨文化交际与高职外语教学
1.语言与文化
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语的词汇 “colere”, 意指栽培、培育、修养。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各种不同的专业角度对文化进行了解释。汉语词典中文化的释义从广义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在语言学视角上,语言就是一种思维活动文化意识的体现。语言就是文化的载体。
世界各个不同的国家、地区、种族的地理自然环境、社会制度、历史发展等都各不相同,语言的诞生和发展也各不相同。无论是有声语言,或是无声的语言,无一不反映着人的思想与文化。同时,语言又在文化中发展变化。因此语言的教学,既有语言的工具特征,又有着典型的人文特征。英语的教学不能离开语言的土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2.高职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现状
在我国,各级外语教学大纲中,都有涉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论述和规定。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就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1)。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也普遍认同外语教学必须重视目的语文化的输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应是文化教学[2]。
然而当前的情况是,高职学生的跨文化素养薄弱,亟待提高。一是在文化常识方面,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对许多西方的国家、人文、地理等认知缺乏,知识面较窄。二对于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文化冲突、文化差异的意识甚为薄弱,表现在具体行为上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三是对中西方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了解主要来自于网络电视杂志等媒体,更多的是看看英文电影唱唱英文歌曲的体验和收获,能够从课堂、学校得到专业的解析和指导较少。因此,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匮乏,更别提能够明白语言与文化深层次的关系,而去主动学习了。
三、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的原因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不可能一日而就。对于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方面:
1.高职英语专业的文化内涵建设不足,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有效锻炼少
高职英语强调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学科定位有别于传统的英语语言专业。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甚至照搬照抄,压缩本科教育的模式,完全不考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而文学、文化课程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被删减、忽视。学生缺少课外练习口语和跨文化交流实践的机会。虽然一些学校开展了英语角、英语艺术节、外语沙龙、演讲比赛等活动,但参加此类活动的学生常常寥寥无几,即使愿意经常参加,与外教交流也仅限于一些简单的日常对话,难以深入。英语专业的实习实训需要院校积极创造机会,创建学校与企业、行业协会的对接平台,机会更是难得。因此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形式单一,内容无法延生,成效低。
2.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高职高专院校招生除了面向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外,还包括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预科生、五年专科生等。学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尤其英语学科,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都是大难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上课常常是睡觉+手机的模式,主动性需要老师调动,更不可能做到自主学习。而跨文化教育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长期的沉淀累积,需要教学课堂上教师的坚持和学生能力的综合发挥。因此多数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薄弱。
3.高职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待改革完善
虽然经过了近30年的改革和实践,我国的高职高专外语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方法单一,偏重讲解。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依旧广泛使用。老师的教学是背单词、讲语法、批作业;学生的任务是听讲解、记笔记、写作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背后的文化性没有进行剖析,或是把文化内容作为点缀。此外,许多高职学生以通过A、B级应用英语等级考试为目标,学生的把精力都投入到考级拿证中去,从而也影响了老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考级辅导上。
总体而言,一方面,人才培养过程中文化性的忽视和跨文化交际氛围缺乏是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整体不够理想的原因;另一方面,学生的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也是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
因此,采取相关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这应成为高职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一个亟待加强的方面。
四、提高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
1.高职院校应加强专业建设,重视跨文化教学
高职英语专业应当坚持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结合,使学生通过高职阶段的学习,能够具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展现出较宽的知识面和高素质的特点。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应加强对商务英语教师的文化培训;重视教研活动的作用,组织教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习新的学科文化理念;可以派送教师到相关高校进行交流学习,也可以邀请高校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前来指导教学。此外,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支持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真正在实际操作中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2.努力倡导,帮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
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对高职学生要在课堂设计上下工夫,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在课堂环节中想法设法激发出学生的潜能。除了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还可采用其他教学方法如视听法、情景法等。例如,采用交际法,可以使学生用真实的语言、具体实际的材料,把课堂交际活动与课外的交际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积累,培养跨文化的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在实践课程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茶博会、旅游文化节、英文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还可以探索实践课堂与勤工俭学相结合的模式,把英语语言习得与英语文化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跨文化沟通实践的有效性。最终,帮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形成自我学习的良性循环。
3.师生共建,营造良好的校园外语文化氛围
英语的学习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校园是英语的第二课堂,努力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交际沟通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很好的机会,引导启发学生们在做中学,领会、感悟并成为弘扬跨文化的桥梁。例如,师生共建涉外文化资源库,收集整理中西方历史、地理、社会等各个题材的图片、文字、影像。生动形象的资料将使语言的学习不再枯燥单调,更赋予其生命力。此外,可在校园进行各种布置展示,结合不同专业院系举办活动,例如服装设计专业可以以中西方服饰特点为主题进行展示,酒店专业可以举办西餐礼仪文化的讲座,艺术设计专业可以进行各国建筑模型设计展。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丰富了校园生活,又有效地营造了跨文化意识的传递。再次,通过英文演讲比赛、跨境电子商务模拟赛、英美文学读书会、影视赏析、圣诞节派对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都参与到浓厚的英语文化生活氛围中,快乐生活、快乐学习。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长期以来种种的制约,致使在高职阶段,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不够敏感,跨文化交际能力总体相当薄弱,即使在语言学习上强化训练,他们也难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和教师们有必要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探索用新的教育理念、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既有语言技能又能良好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许力生,吴丽萍.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习得问题的反思[J].中国外语,2006(04).
英语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国际英语教育研究》(英文名: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是目前国际上有名的英语教育类学术期刊,该刊为月刊,每月28日出版,同时是中英文同步出版,文章全文上网。《国际英语教育研究》的刊号为 ISSN 2310-3442,出版地: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