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革新投稿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5-05-14 15:27 热度:

   【摘要】职业院校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主体,也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实训课程与教学是高职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主要手段。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是一个职业化技能要求非常高的专业,重点把握实训课程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教育革新,职业院校,电气专业,实训课程与教学,改革

  前言

  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主体,更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实训课程是高职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主要手段。从整体上看,电气类专业的实训课程开发及教学方法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实训课程的开发研究的力度不够,教学的课程化程度低,教学设计粗放,效果不佳;对职业能力的认识比较狭隘,过分强调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教育,忽略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素质提升的教育;更多地将目标聚焦在学生的初次就业上,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

  1.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由于电气类专业的特殊性,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的现状分为:

  (1)根据实训的功能不同分为: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例如电工工具的使用和完整的安装项目。

  (2)根据实训目的不同分为:认知实训、技能实训、任务实训,例如高压元件的认知、正确使用高压验电器以及如何用高压验电器进行验电。

  (3)根据实训环境的不同可分为:仿真实训和全真实训,例如实验室高压电气的倒闸与高压变电所的倒闸。

  2.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教学存在问题

  (1)单项实训多、综合型实训少。实训大多分散在各门课程当中,以单项型实训为主,实训内容单一,例如单一电工工具会使用,但是到实际的安装项目中又不会正确使用,缺乏职业综合能力的专题性、综合性实验实训,训练层次低。

  (2)理解型、技能训练型实训多,工作型实训少。实训多为随堂的理解型实训和技能训练,而按照工作导向的工作型实训少,缺少职业工作的真实任务和完整的工作过程,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的隔离,例如有些高压电气元件只图片、视频是认识,难以有效的学习和掌握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3)静态的、模拟的实训多,动态的、全真的实训少。由于电气专业属于特种、高危行业,实训最普遍的是在实验室里完成,实训仍停留在纯粹的物化条件层面。

  (4)技能训练多,智慧技能、职业态度等多元技能的训练少。目前实训主要停留在专业知识的传承和具体业务操作方法的掌握层面。对学生必须具备的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各项相关智能的训练不够,从而导致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素质的缺失。

  3.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改革建议

  3.1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实训课程设计

  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终生就业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适应社会职业需要的综合能力。实训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构建,改变传统学科方案,针对岗位和市场的需要进行实训课程设置,根据企业生产需要,以实际岗位构建实训教学。

  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职业素质为本位,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职业基本能力、以职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岗位操作技能为导向,以工作过程(流程)为主序,以工作项目(任务)为核心,积极探索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态度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式。

  3.1.1实训内容的选择。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背景,选择若干典型岗位,确定实训的业务内容,尤其突出电气类特种作业的要求,选择高压、高危、高空等与实际非常接近的典型工作岗位,体现出特种行业的特殊性的所在。(2)选择一个典型的、综合的、完整的工作过程或业务流程,设置相应的业务环节,将各个业务环节中的典型业务工作作为实训内容。例如,以电力线路工(铁路),地方供电企业为送电线路工,模拟真实的施工场景,以着装、工具、施工方法为一个整体体系,从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3.1.2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的结构可以采用以项目(任务)驱动为主,辅以工作过程(业务流程);或者以工作过程(业务流程)驱动为主,辅以项目(任务)两种方式进行设计。例如采用的10kv高压线路横担的安装,熟悉整个工作流程。

  3.1.3课程开发的模式由于受现行职业教育环境和体制的限制,实训课程的开发仍将以模拟环境下的实训为主。采用部门/岗位型实训、过程/流程型实训、项目/任务型实训、仿真/博弈型实训。

  3.2基于岗位需求构建工学一体化实训教学

  根据电气类专业的特点,考虑行业的特殊性以及职业岗位的任职需求,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按照工学一体化进行教学,以真实的生产过程、真实的职场氛围进行教学,把企业真实的生产引入到实训教学环节中,在真实环境中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实现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零距离,使实训教学贴近生产实际。

  3.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3.3.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制定和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以及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文件,形成具有规范化、系列化的整体性实训基地规章制度,包括设备管理制度、实训教师实践教学指导工作规范、学生实训过程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等。实训基地的软件与硬件建设同步,实训基地充分体现职业情境氛围。必须构建与实践教学体系相适应、与实训基地建设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校内实训基地应该建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明显高职特色、能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以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满足电气类专业学生相关课程全部技能训练,还能承担维修电工(四级)、高压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力线路工(铁路/三级)、接触网工(铁路/三级)的培训和考核鉴定,并能为行业、地区提供定向培训。通过实践教学中的合作与分工,可以加强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3.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的电气类专业有很强的职业性特点,加之新技术不断更新使得一般的院校提供实训教学方面存在缺陷,使得实训教学远远滞后于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此就应该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训过程中还要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仿真性和现场性,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按照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平台。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有紧紧依托行业,加强与产业的合作,才是科学的发展道路,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途径是符合当前社会实际的创新途径。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生产和实际工作的培训,与校内实训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学生的职业才能也只有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这个课堂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学校应利用各种途径加大对校企合作的宣传力度,全体教职工应充分认识到只有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共建实训基地的道路,高职院校才能有自身发展的潜力与动力。全体教师才有可能主动深入到企业一线,学习掌握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及管理经验,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在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上有突破性进展,使学校成为企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等多方面的紧密合作伙伴,高职院校才能发现机遇抢占先机,才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结论

  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普通高等教育最鲜明的特征之一。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需要的是有职业能力的人才,进行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应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课程改革,不断实训课程建设水平,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深度改革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闵靓,肖圣飞.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探讨,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3.

  [2]殷培峰,杨柳春.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2,10.

  [3]王琪.职业院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职业教育研究,2013.3.

文章标题:教育革新投稿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zhiye/2670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