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点,与区域经济密切联系。本文从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经验进行剖析,总结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的范围和水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期刊论文发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区域经济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光伏技术专业在2010年兴办以来,坚持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办学宗旨,经过几年的建设,光伏技术专业综合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被评为“无锡市重点专业”,并且“以点带面”,成功申报以光伏应用技术专业为核心,辐射应用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专业的江苏省重点专业群。2011年,光伏技术专业获得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立项,江苏省仅两个院校光伏类专业获此殊荣。
一、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光伏技术专业建设的背景
(一)无锡新区光伏产业概况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地处无锡新区,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无锡新区自1992年开发建设以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新区成功打造形成了光伏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物联网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六大支柱产业,其中,光伏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和物联网产业领先全国。2009年,无锡新区兴建了光伏产业园,总规划面积约6600亩,建成后总建筑面积近150余万平方米。目前已经有多个大型项目入驻光伏产业园,形成了“全国光伏产业看江苏、江苏光伏产业看无锡”的格局,无锡新区已经成为全国光伏产业的制造中心、标准中心、研发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
2011-2012年间,受欧洲、美国等对光伏产品“双反”的影响,光伏行业陷入低谷,2013年3月,尚德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目前已基本恢复了生产能力。李克强总理6月份调研光伏企业时表示:“要加大力度开发国内市场。除了稳住国际市场,重要的是启动国内市场,消化产能。”给光伏行业注入一针强心剂。2013年8月30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发布《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无锡新区作为光伏产业高地,更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2013年11月20日,无锡新区出台《关于无锡新区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无锡市、无锡新区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光伏产业作为无锡地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产业来打造。以上迹象表明:光伏产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前景光明。
(二)根据区域经济特点,打造优势专业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市人民政府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普通全日制高等职业学院。建院以来,学院坚持“立足新区、依托新区、融入新区、服务新区”的办学宗旨,实现了由“零起点”办学,到“双万人”(万人学历教育、万人技能培训)办学规模,打造和形成了“科技引领、区校一体、产教融合”的高新区办学特色,为无锡新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做出贡献,2011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培育建设单位。
二、光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建设特色
(一)人才培养模式
利用地处光伏产业高地的地域优势,学院与尚德公司、施朗德公司、昌盛光伏科技公司、振发太阳能公司等光伏类企业展开交流合作,建设光伏技术专业。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坚持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办学宗旨,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以校企共同体为平台,确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理念,进一步深化“基于校企共同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校企共同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校企共同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二)专业建设特色
1、“以合作促发展”,与校外优势资源合作办学
在专业建设中注重与校外优势资源合作办学,以合作促发展,与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联盟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成为职教联盟“分会长单位”;与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共建具备真实生产能力的“校内教学工厂”——光伏组件生产线;与同济电器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太阳能路灯控制器等。
2、“以培训促教学”,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职业教育具有教学和社会培训的双重功能,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在建设之初,就把开展光伏方面社会培训设定为专业建设目标之一,以培训促教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先后进行了国际合作项目——新加坡“OITP”培训项目,无锡市“光伏组件组装和检测”技能绿卡项目,将培训的经验应用于教学过程,全面提升光伏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
3、“以赛代练”,全面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实际操作技能是反映高职学生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加大课程中实践部分的比例,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提升学生技能水平。近几年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光伏类技能竞赛,成绩优异,在江苏省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三、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一)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共同构成了我国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尚德光伏学院紧跟产业发展需求,服务企业岗位要求,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新区光伏企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人才。
为了使培养的学生更具针对性,尚德光伏学院密切联系光伏企业,实施“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需求,针对企业特定岗位(群)能力要求,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为企业开设一个“冠名班”,与企业共同组织教学、管理班级,开设企业文化、质量管理、生产组织、岗位技能、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工学结合”型课程,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为企业提供能在基层岗位和生产一线直接上岗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尚德光伏学院和光伏企业合作,先后开设了多个冠名班,包括尚德冠名班、施朗德冠名班、欧力特冠名班、海力士冠名班等,公司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并优先录用冠名班学生。企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践环节的教学,如尚德班嵌入《太阳能发电原理》和《光伏发电系统应用》课程、并聘请工程师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参与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通过开设企业“冠名班”的模式,实施企业“订单式”培养,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时间。学校为学生增加了就业机会,企业录用的学生能直接上岗,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共赢的局面。
由于在学校进行了专业针对性很强的锻炼,毕业生上岗后能够比较快地成为在生产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能手和生产组织管理人员。近几年来,尚德光伏学院光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在90%左右,其中大部分毕业生留在无锡新区工作。
尚德光伏学院为区域经济提供人才支撑的另一条途径是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为企业提供阶段性的劳动力。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为企业提供了机动灵活的人才资源,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机会,最大限度发挥“工学结合”的效益。
(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水平专业服务
高职院校一方面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培训等为企业提供高水平技术支持。尚德光伏学院坚持教学与服务“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依靠学院的科研力量,和企业合作进行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学院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支持科研成果产业化。
2013年恒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光伏系统开发中有一技术难题,来学院寻求帮助。希望能够协助开发“具有剩余能量显示功能的光伏电站逆变器”。目前小型光伏电站发展的瓶颈是安装成本,若选配的装机容量大,设备的造价就高,若选装的装机容量选小了,就不能满足用户的基本使用要求。因此,用户需要将剩余能量能够进行直观显示,从而合理利用电能。学院抽调光伏、应电专业骨干教师,结合企业工程师共同攻关,最终顺利完成开发,已投入企业应用。该逆变器除具有常规逆变器的基本功能外,主要特点就是增加了剩余能量显示功能,并转换为时间单位输出,用户可根据剩余时间来调整使用负载的功率,以延长使用时间,解决了小功率光伏发电系统使用局限性。
(三)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层次合作平台
学院实验实训基地面向无锡新区开放,为区域科技、经济发展服务,为科研创新、创造自主知识产权服务,面向企业员工开展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考核鉴定、创业就业训练和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学院与企业资源共享,互惠共赢。
2010年,学院与尚德公司合作建设了校内教学工厂——“光伏组件生产线”。首期投入300万元人民币组建的年产能力3MW的光伏电池组件生产线已经建成。“校内教学工厂”模式,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教学、实验、实训等教学任务,还为学院和企业搭建了一个高层次合作平台,对企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教学工厂”为可以企业承担一些小批量、多批次产品的生产任务,增强企业生产能力,为公司节省生产成本。公司员工也可在学院的生产线接受岗前培训和进修,节约企业的培训成本。
四、发展光伏技术专业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光伏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当前,全球光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各环节产品价格都掉人历史冰点,全行业进人了一个整合期。因此有人对光伏的前景表示怀疑。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在这种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需求一直在保持增长,市场需求本身未出现问题,且前景仍然广阔,建设光伏专业潜力巨大。传统能源消耗殆尽,只能发展新能源,而在所有的新能源中,最具潜力的还是光伏能源。所以从宏观上看,在光伏能源的发展过程中,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毫无疑问是光明的。
(二)整合学校资源,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
无锡新区光伏行业已经形成从原材料制备、太阳电池生产测试、组件制造、系统集成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涉及的专业涵盖了微电子技术、光伏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在光伏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进一步与企业良好互动,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我们提出的是“大光伏”专业群的概念,即以光伏专业为龙头,微电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专业为支撑,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群建设。无锡新区11月20日发布的锡新管发【2013】215号文件《关于无锡新区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提到要大力推广“分布式电站”的建设。分布式电站建设除了光伏组件,还涉及到配套的控制器、逆变器等电子设备选型、参数优化等,还有涉及到监测发电状态的物联网技术,所以必须要整合学校资源,在分布式电站建设上进行一些前瞻性研究,在关键技术上能有所突破。这样才能跟企业进行良好互动,真正做到为企业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总之,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光伏技术专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利用地域优势,引入企业优质资源办学,促进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后,通过多种方式反哺企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协调持续发展,实现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杨大春.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无锡模式”.[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2]罗海丰 陈泽龙.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关系的三维视角.[J].教育与职业,2008,(2).
[3]李军.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有效途径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