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互动在少儿美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21-11-22 09:18 热度:

   心理学与教育学关系密切,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学研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1],心理学的发展同样为美术教育理论体系的变革提供了可能。学习是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需要通过对他人行为的模仿达到最终目标,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重要论断,在美术教育中选择示范、观摩等教学方法的意义正在于此。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个性的表达与创造,而美术教育能认识到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并对个人潜能给予充分肯定,与其不谋而合。20世纪,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出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思维是不断变化的。此外,其他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出现,开始不断将美术教育的焦点对准到互动、共生、综合的观念上。在众多心理学理论中,有不少关于亲子互动的论述,其中最具有典型性的三个理论分别是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维果茨基的鹰架理论。笔者从这三个亲子互动理论出发,分析其在少儿美术课程设计中应用的逻辑原理与影响。

亲子互动在少儿美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一、亲子互动的心理学依据

  1.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强调人格特质形成与亲子的早期互动经验有关,并就个体发展阶段性的不同心理特征,将人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父母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如,在第二阶段——肛欲期,儿童主动开始学习控制自我,父母需要充分认识到积极情绪与氛围的营造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父母的要求同孩子自控能力保持一致,从而使孩子长大后富有行动力和创造力。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自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以来,其始终侧重于研究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反映人的行为中的具体作用。尤其在观察学习理论中,班杜拉重视环境与人的行为间的交互关系,认为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途径,是模仿周边环境中重要人物的行为[2]。

  3.维果茨基鹰架理论

  鹰架式教学法又称支架式教学,是维果茨基在社会文化认知学习理论中发展出来的。同时,其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最近发展区”[3],即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在成人支持下拥有的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值,代表了儿童学习的潜力。家长依据孩子的个人能力,利用合适的方法,给予孩子不同层级的支援,逐步让孩子将外部活动的结果内化为自己的内部取向。上述几种亲子互动理论均体现了家长在孩子个体成长、身心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然而当下由于一些原因,部分家长往往会缺席孩子的教育,导致其在亲子教育方面存在不少困惑。

  二、亲子教育的困境

  1.家长培养目标落差

  当前的亲子教育互动形式主要为亲子谈话或亲子阅读活动,在此过程中,家长往往拥有主导权和控制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忽视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个人兴趣取向、实际学习基础等的情况,部分家长企图通过短时间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孩子的能力,盲目施教,强势灌输,导致孩子的学习逆反心理表现明显。

  2.亲子教育内容薄弱

  一些家长与学校或教育机构简单地把亲子教育内容等同于智力教育,忽视了对儿童品性、意志以及良好个人习惯的培育。过度重视对儿童的智育而忽视其非智育因素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其全面、和谐发展。

  3.教育方法不当

  个别家长由于受教育水平有限,一方面不愿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对于孩子的教育缺失,难以掌握系统的教育方法。

  三、亲子互动在少儿美术课程教学中的设计

  1.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课程以社会学习理论与鹰架理论为基础,结合亲子教育现状,设计强化家长在课程教学中的榜样作用,要求家长根据孩子的个体性格差异,寻找合理的途径与孩子交流并给予其支援。依照课程进度,课程前期由教师与家长共同引导,后期采取渐弱式介入,逐步让孩子成为课程主体,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4]。美术作为重视个人特质、情感表达的学科,在整体上降低了家长介入课堂的难度。课程坚持趣味性与学习性有机结合,强调寓教于乐,做到课程游戏化、互动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课程的主要组织者,教师应将学习主动权更多地转移给亲子,在课程的不同阶段为亲子双方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

  2.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课程采取合作教学,主要利用亲子间的分工配合,共同学习。利用合作教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间、家长间的互相交流,引导学生开展自发的、协作的、探究式的学习,同时利用小组,营造竞争氛围,增强学习成效;另一方面能为课程后期评价与考核提供基础。

  3.教学方法

  (1)示范演示法根据班杜拉的观点,一方面,成人的亲社会行为会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诱导出儿童相似的社会行为;另一方面,儿童如果经常受到社会榜样的引导,就有可能将其内化为利他性原则,从而有助于孩子利他倾向的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家长言行举止的观察、模仿,是孩子获得正确行为准则和处事规范的关键路径之一[5]。在常规美术课程中,教师承担了主要的指导作用,而在亲子互动课程中,通过增设家长示范的环节,家长与教师共同引导孩子建立起榜样意识,完成对亲社会行为的习得。(2)情境模拟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即在教师创设的大环境背景中,学生结合教师的指导,通过对一社会身份角色的模拟,以调动自身积极性为前提,完成技能学习任务的一种互动教学法。该教学法旨在营造和谐、身临其境式的教学训练环境。家长进入课程教学,在不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平衡的基础上,与教师协同帮助孩子创设情境,增强情境的真实性与课程的游戏化、互动化。

  4.课程教学阶段——以端午节粽子主题亲子互动课程为例

  此次课程为端午节粽子主题的亲子互动课程。课程材料为彩纸、一次性纸盘、马克笔、超轻黏土等。课程教学基本包括一般美术教学过程中包含的导入阶段、进行阶段及结尾阶段三部分。为了增强课程的游戏性与互动性,笔者选择将进行阶段进一步细分,分为家长示范和组合创作两个环节。所谓家长示范,即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基础作品,如剪纸、捏制黏土,并让家长向孩子示范,以此促进亲子间的互动交流;组合创作指亲子在完成各自部分的制作后的自由创作。亲子选择在完成的基础作品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基础作品进行再加工。以制作粽子为例,在亲子双方分别完成粽叶和内馅后,亲子可自行选择彩绘、雕刻、拼贴等艺术表现方式丰富作品。在课程的尾声,教师设置作品评析,鼓励孩子和家长共同阐述作品的创作理念,并就在课程中的表现进行亲子互评,其目的是增加亲子间的交流机会,增进彼此间的了解。教师需要注重对课程的记录与反馈,在课程结束后及时收集家长与孩子的课程体验反馈。课程设计与目标如表1所示。

  5.互动原则

  为了获得亲子互动活动的最大效益,在具体的课程实施期间,笔者结合维果茨基的鹰架理论,认为家长需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干预适度原则。家长的加入使课程互动关系更为复杂、多变,家长需要清晰地意识到孩子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不可一味地帮助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而是需要渐弱式地开展支援工作,切勿为树立个人形象而表现得过分积极,影响正常教学的有序进行,亦不可过分消极,注意自身情绪管理。第二,主动倾听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家长要主动关注孩子的课程表现,并认真倾听孩子的学习需求,同时积极与教师沟通,必要时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第三,评价多方原则。家长应协同教师,共同参与学习评价,鼓励学生对课程进行实时的评价与分享,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从而促进学生交流经验,增强其情感互动的有效性。

  四、亲子互动融入少儿美术课程的作用

  1.家长——优化亲子关系

  将亲子互动融入课程教学,能让家长真正进入深层结构化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增加亲子间除日常交流协作外的交往频次。让家长和孩子在相对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中,通过交流互动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改善亲子关系。

  2.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家长的出现与参与,使美术课堂教学形成了家长、教师、学生三者间有交互的、稳定的、生活化的、情感化的教育模型。美术学习强调个性特征和主观情感的发挥,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需要深入了解每名学生及其差异,把握学生的思想,从而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家长从观察者转变为切身体验者,能及时将自身与孩子的感受反馈给教师,并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质,从而使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心理、情感的把握尤为关键,但教师往往难以把控情感的尺度,家长则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引导孩子情感的尺度的情绪,让孩子可以在课程中感知和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学习习惯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习惯一经形成,直接决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倾向[6]。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基础,家长通过在课程中与孩子互动合作,协同教师及时纠正孩子在学习中的不良行为,并做出正确示范,可以促进孩子学习习惯的正向养成。结语文章通过对亲子互动相关心理学依据的分析,并将其置于少儿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应用的具体情境中,为亲子互动课程提供了新的方向。笔者希望借助课程中有关亲子互动的讨论,彰显亲子互动对于艺术类课程教学的公共价值。

  参考文献:

  [1]翁震宇.美术教育概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224.

  [2]王晓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J].江苏教育,2018(40):38.

  [3]刘晖.论鹰架理论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8(6):4.

  [4]章彬.家长有效参与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2(32):201.

  [5]李燕芳,管益杰,楼春芳,等.儿童发展中父母参与的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5):54.

  [6]张敏.亲子互动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影响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8:5

  《亲子互动在少儿美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来源:《美术教育研究》,作者:胡果蒲

文章标题:亲子互动在少儿美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xueqian/4721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