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幼儿保育专业教学现状来看,因为发展较为落后,其在各方面还是存在不足,所以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效果自然也不够理想。新时代教育背景之下,幼儿保育专业教学受到的关注度正在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真正发挥出其价值,自然需要及时结合具体的问题来进行优化与改进。本文基于这一目的,对幼儿保育专业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幼儿保育专业现状分析
(一)幼儿保育专业受到的重视程度不足
受传统思想观念所影响,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工作就是去幼儿园铺床叠被、整理物品、打扫卫生、分发饭菜,并不需要过高的学历。因此,保育人员受到的重视程度也明显不足,幼儿保育员工资也无法与教师相比较[1]。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自然也就少之又少。有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有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对上海市嘉定区保育员情况进行了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保育员队伍情况不容乐观。在岗保育员大多是中老年人,年龄结构十分不合理,学历层次也普遍较低,大多是以初中及以下的学历居多,下岗安置人员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幼儿保育专业受到的重视程度不足,很少有学生愿意投身于这一岗位。这也直接导致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稀少,不利于保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素质低下
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大多是初中及以下的学生,他们对于这一专业尚未形成合理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缺少学习自觉性与兴趣,很多学生进入这一专业都是抱着混日子的态度而来。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学生理论素养还是业务能力均很难提升。除此之外,幼儿保育专业教学方式不合理,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大多是以经验、他人传授等方式而言展开,教学随意性较强、有待于规范,很难实现从被动保育转向为主动保育。因此,开设这一专业的价值自然无法有效发挥出来[2]。
(三)幼儿保育专业培养不合理
通过分析幼儿园内的幼儿保育员,我们能够发现,这些工作人员大多是一些下岗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或者是协保人员。他们获得上岗证较为便捷,只需要短期进行培训即可。可是,这种快餐式的培训方式本身系统性就十分不强,无法对学员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培训,追求的大多是短期的效应,没有落实全面性、系统性培养。再加上实训时间以及成本资金本身就较高,学生经常会缺少实践机会,最终培育出来的保育员大多是理论基础知识不够咋回事、只能简单应付一些考试的保育员。他们在实际工作期间工作较为随意,不仅无法发挥出其教育功效,还会对幼儿造成一定消极影响。
(四)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查看《普教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比例标准》文件,我们就能发现,文件之中并没有对保育员这一岗位进行明确。因此,各个幼儿园在运营期间也没有合理配置保育员。再加上招聘保育员的时候,支出的费用大多是幼儿园直接支付,幼儿园考虑到经济效益自然是以最低保障为主。保育员长期处在这种待遇下,自然无法产生工作积极性。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也不愿意参与到这一项工作之中,毕业之后转业的学生较多。这也直接促使保育员工作呈现出了待遇低、队伍流动性强等特征,不利于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二、幼儿保育专业发展对策
要想真正促使幼儿保育专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关键还是在于以下几点:
(一)疏通就业出口,拉动生源进口
幼儿保育专业要想得到有效发展,一定要在发展过程中以市场作为导向,在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借鉴“2+1”模式或“订单式”培养模式等一系列特色校企合作战略来进行人才培养。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有效解决学生实习与就业等问题。例如,各地区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就可以发挥出自身组织引导作用,让各个幼儿园向学校发出“订单”,确定所需人才数量,然后提供校外实习场所,按照“订单”来展开幼儿保育教学。这样就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在这一过程中,则可以在新生入校时,就与学生签订《学生就业安置协议》,让学生能够安心、专心学习,缓解学生就业压力,真正有效解除学生以及其家长后顾之忧。一旦学生就业出口得以通畅,幼儿保育专业生源自然能够得到增加,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幼儿保育专业发展与进步。总之,幼儿保育专业要想得以发展,生源是基础与前提。要想真正有效增加幼儿保育专业生源,关键还是要为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保障。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疏通就业出口、拉动生源进口[3]。
(二)发挥工学结合优势,提升保育员培养质量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在这一过程中要想得以发展,一定要及时改变传统培养方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真正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在学校严格教育体制之下,加强对保育专业学生理论、实践等多方面的教育,让学生能够练就一技之长,同时能有效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与有效性,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为此,中职院校幼儿保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点状交替与集中型交替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教学优势,来对幼儿保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借助于科学的保育管、操作技能来真正构建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与高能力的保育员。
(三)制度创新,用待遇留住人
要想改善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还是要期待相关部门进行制度创新。一方面,不断提高保育工作人员经济待遇。例如,除了可以增加一些财政拨款之外,相关部门也可以允许幼儿园在经济状况允许的同时增添一些津贴,如增发奖金、车贴等。这能进一步提高保育员工作积极性与自觉性,从而促进幼儿保育专业得以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发展过程中多为保育员提供进编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真正参与到保育队伍之中,从而有效提升保育水平,改正实际工作过程中重视教育轻视保育的工作局面。
(四)加大校内实训场所投入,提升专业培养质量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则需要加大对校内实训场所的初步投入以及建设。虽然现如今有些学校已经有了保育模拟实训室,并且制定了实训管理制度、台账、操作流程以及使用记录等一系列配套管理。可是从总体来看,现如今幼儿保育专业配置较低,与幼儿园实体相比较的话,设备十分不齐全、种类规范程度也不足,无法真正与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证配套,无法满足专业教学需求。为此,学校最好是在发展过程中加大对这一方面的投入,积极聘请行业专业莅临指导、增添恰当的实训设备,或者直接实地参观优秀幼儿园,以此来分析幼儿园工作场所设计理念与特征,然后再基于此来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有效优化整个实训场所配置情况,为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五)构建校外实习基地,提高保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校外实习基地是有效提高保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即使是完善了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构建也同样重要。校外实习基地在选择过程中最好是与学校或者是学生家庭较为相近的地方,并且要有一定的办学规模,设施设备也需要保证齐全。这样,保育专业学生才能真正在实习过程中得到提升与发展。为此,学校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提高校外基地建设作用,与幼儿园形成良好协商与合作,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并对双方职责与权力进行明确,以此来有效提高保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保障学生利益
幼儿保育专业要想得到有效发展,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此来切实保障学生利益。保育专业因为起步时间较晚,所以很多学校都缺少专任教师,大多是由其他专业教师兼带教授,而且聘请的校外兼职也十分的少,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可以积极开展针对教师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积极聘请行业专家举办讲座,或者直接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介绍、操作与观摩,以此来鼓励教师获得中高级保育员证书,从而真正培养出双师型、双能型教师,从而切实保障学生利益,让学生今后能够顺利就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幼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幼儿保育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能够为幼儿园培养高素质保教人才提供良好的机会,真正为社会输送保育专业相关人才,以此来促进我国幼儿保育事业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英姿.幼儿保育专业现状和对发展的思考:以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旬刊,2012,000(007):3-5.
[2]杨文婧.重庆市保育员素质状况研究与对策思考[D].西南大学,2008.
[3]林红.对区域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1(4):158-159.
《幼儿保育专业现状和对发展的思考》来源:《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作者:孙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