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面对幼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我们总是习惯上把他们想得过“小”。其实,即使是这些幼儿,他们也能够在生活中迅速大量地搜集信息,生成个性化的感悟。对于他们来说,整个世界就是他们的课堂。他们拥有的见识都可以成为他们“知识”组成之一,都可以成为他们完成学习目标的助力元素。在开展幼儿教育时,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打造优化的校园环境,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认为,校园文化的设计,往往可以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它是一个学校中的灵魂。通过优化的校园文化设计,我们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触动学生心灵、情感、思想的成长氛围。我们可以借助这种方式,让学生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目标。用这种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比我们借助语言开展的各种宣传活动都要有效。由此可见,实践中,我们可以借助校园文化为落实幼儿教育目标提供助力。本文中,笔者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借助;校园文化;助力;幼儿教育;策略
一、内容要丰富多样
与成年人的世界不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见识就是他们的知识。幼儿在语言表达、智力方面都不成熟。基于此,我们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选择的内容要简单,设计的方法要多元。如我们可以利用走廊完成校园文化设计,在走廊上,贴上学生感兴趣的动植物图画,本身幼儿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就非常好奇。在收集到相关信息之后,幼儿必然愿意参与教师开展的相应的教学活动。如我们可以绘制主题明确的板报。在这一方面,为获得家长的帮助,通过一些亲子活动,丰富主题板报中的内容。如何在板报设置上可以是一些传统节日的宣传,可以是一些民间的剪纸艺术,当然也可以是一些相关主题的图片。如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常识方面的文化专栏,像交通知识,火灾知识等等。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们而言,这些内容对他们的成长有极大的影响。对于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的幼儿来说,这些内容的呈现,必然会激发出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此时,他们会主动向教师、家长求教,进而为家长与学生交流,教师与学生互动提供更多的话题。[1]
二、借助好“颜色”的效能
幼儿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有极大的区别,幼儿的审美观与成年人之间也有极大的区别。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喜欢色彩鲜明又强烈的事物。在校园文化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结合这一元素,结合学生对于颜色的喜好,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如在颜色选择方面。我们要想为学生营造的温馨、安静的环境,此时选择的颜色就应该以浅绿色为主。让好动的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安心地看书、轻轻地谈话。对于幼儿来讲,我们选择的颜色可以稍微丰富一些,但是仍然要偏向温暖轻柔的颜色。在这种环境中,活泼好动的幼儿,性格也会渐渐地变得随和。在学生完成图画绘制的过程中,选择颜色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给予指导。我们要让学生不仅仅能够辨别出不同的颜色,还要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这些颜色,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与作者进行对话,借助学生的想象力,完成幼儿教育活动。而将学生的作品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必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欣赏兴趣与学生的自信心,这对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也有极大的帮助。[2]
三、以道德规范养成为主题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之一,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又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此,笔者认为,在校园文化的内容选择上,我们要极为慎重。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很小,辨析能力又非常薄弱。因此,我们选择的内容,既要注重实用性,还要注意对于幼儿的思想养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一方面,笔者建议,我们应该以道德规范养成为主要内容。在设计校园文化时,我们要让学生树立一种信念,那就是人人平等,做任何事情都要遵规守纪,还要学会尊重他人,对于父母要有感恩之情,对待朋友要友善,对待长者要有尊敬之情。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幼儿,必然会拥有良好的习惯,必然会有极高的素质。在校园文化设置中,硬文化和软文化对于幼儿都有极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幼儿,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外在的事物有极强的好奇心,相应的,外在的事物对于处于敏感时期的幼儿来说,往往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基于此,笔者建议,在选择校园文化内容时,一方面要主题明确,另一方面要重视对于学生的内在产生的积极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幼儿的全面成长奠定基础。[3]
综上所述,作为幼儿教育者,我们面对的学生群体对于各种事物都有极强的好奇心。他们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可以作为教育元素,都可以作用于他们的成长。因此,在构建校园环境时,我们要利用好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发挥潜移默化影响的优化的成长氛围。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搜集到更多的资源,搜集到更多的可以发挥正面影响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谌启标.加拿大教师教育大学化的传统与变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5(11).
[2] 安双宏.论印度“整体性儿童发展服务”计划中的幼儿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8(08).
《借助校园文化助力幼儿教育的策略初探》来源:《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作者: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