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及改善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9-12-20 10:17 热度:

   摘 要: 学前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领域设置的基础教育阶段,这一阶段所起到的主要是过渡作用,带领幼儿从基础的盲目无知阶段走入小学知识教育阶段,但是这一阶段的教学目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幼儿的成长。本文主要对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相应地提出了一部分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原因

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及改善

  1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所在

  对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一直以来,总有一部分学前教育教师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虽然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有着严格的分界线,但是两者都是对学生的基础教育,因而其中的很多教育内容便过于一致。而真正的学前教育,本身是让幼儿过渡的一个过程,是从一个普通幼儿成长为学生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看重的是学生的各方面基本素质和行为习惯,包括学习行为和学习观念的规范,但是很多教师却认为学前教育就是对小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因而开始注重知识方面的教育,如语文、数学、英语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加以涉及。从本质上而言,这个年纪的幼儿属于比较懵懂无知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不懂得什么是学生,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因而这个时候开展的知识教育,是不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的,其没有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也没有分析相应的学生素质,对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也没有进行综合的分析,导致很多学前知识教育课堂上,教师对幼儿过于强调知识教育,使其他方面的教育无法切实的开展。幼儿对于这样的知识学习,由于没有受到一定的引导,便会觉得比较盲目和无趣,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相应的教育效率严重下降。

  2 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

  2. 1 知识教育一体化在开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开展知识教育,将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内容套用在实际的学前教育当中,使得幼儿过早地接触到了小学知识。有很多人认为提前让幼儿接触到一定的知识未必是好事,其可以促进幼儿的基础能力,帮助幼儿生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但是这一理论仅仅适用于小学以后的教育阶段,而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其没有太大的可行性,尤其是严重忽略了主体对象。学前教育本身面对的是一群懵懂的幼儿,这一群体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他们没有基础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思想,也不渴望自己能够过多地接触到各种知识。在这一阶段,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游戏,爱玩是幼儿的天性,而对于这一天性,如果加以过度的抑制,会使得幼儿严重失去活力,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幼儿转变为小学生的过程,需要逐步加以正确的引导,这一引导方式包括基础观念上的和形式上的,而知识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现阶段的学前教育,部分学校却对知识教育,有着过度的重视,这样的状况对幼儿成长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幼儿难以迅速有效地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此外,过早的知识教育,还有可能影响幼儿的深层次发展,使得幼儿不知道学习的目的,进而形成不一样的学习品格。

  2. 2 应试教育观念过早普及在传统的教育领域当中,应试教育观念属于十分重要的教学观念之一,而这一观念的普及,已然渗透到了小学教育当中,学生需要加以努力的学习,保证自己有着良好的成绩。而在大部分师生的心里,学生的成绩是最为重要的,其他方面的教育则不需要加以过多的关注。在这样的状况下,大部分学生开始过于看重自己得学习成绩,努力完善自己的学习水平。由于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直接使得两者的教育呈现出了严重的一体化趋势。教师从学前教育阶段,就开始对孩子们宣扬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因而在平时的知识教育中,也会适当地开展一些考试,要求幼儿进行相应的答题。学前教育本身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引导教学阶段,但是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引导下,学前教育进行了多方面地改变,在性质上,已然转换成为一种应试教育思想,难以切实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培育,也无法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正确看待学习。同时,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会给予幼儿错误的认知,使得幼儿认为学习主要是为了考试而服务,并不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素质。由于对学生的认识产生了观念上的分歧,直接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得十分模糊,与后期的应试教育联系在一起,难以发挥出最为有效的教育意义。

  3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改善措施

  3. 1 树立全新的学前教育观念对于学前教育小学化发展的问题,需要加以切实的改善,否则容易使得学前教育性质迅速地转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树立全新的学前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主体对象,即幼儿这一群体,很多学习中的内容对于他们并没有丝毫吸引力,如果对其加以一味知识教育,会使得很多幼儿由于过于乏味,进而转变自己的学习兴趣,不再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树立全新的学前教育观念时,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的主体性,要求整个教育过程完全地为幼儿的成长服务。对于幼儿而言,学前教育属于他们成长的基础阶段,能够对他们的疑问进行多方面的解答,而如果实际的学前教育起不到这样的效用,相应的教学效果也会严重降低。教师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学习状况,为幼儿的成长制定最为合理的教育方式。并且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加以迅速调整和改善,使得幼儿能够得到健全的成长。此外,教师所树立的学前教育观念,除了幼儿的基础素质以外,还应当包括一些幼儿的品格培育,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正确看待当前教育的科学性,使得幼儿能逐步转换自己的角色,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在综合素质培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切认识到,对于幼儿而言,他们除了基础的知识教育以外,更加需要品质方面的教育,因而需要重视品质的合理培育,使得幼儿能够得到最为健康的成长。

  3. 2 开展新颖的教育模式学前教育的开展,需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由于传统的知识教育已然与幼儿的实际成长相违背,教师应当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开展新颖的教育模式。对于幼儿而言,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多的是游戏,因而教师必然需要通过开展游戏教学来引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形成。如果所开展的教育模式依旧是传统的知识教育,学生会感到十分枯燥乏味,严重不利于正确学习态度的形成。同时,教师应当创设一些趣味的不拘泥于传统的游戏类型。当前的学前教育,所开展的游戏教育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唱游教学”。这一游戏教学的形式是唱歌和游戏共同开展,需要幼儿紧紧跟随音乐的节奏去进行相应的活动。作为游戏类型之一,这一游戏十分新颖有趣,而且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并对其加以深层次的教育。教师在开展学前教育的时候,应当对其加以合理的利用和优化,使其能够切实满足幼儿成长的需求。其次是直接的游戏教学,如 123 木头人,这类游戏带给幼儿娱乐的同时,还使得幼儿可以更好地接触知识内容,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知识的趣味性,并努力地掌握知识内容。对于这一教育模式的开展,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知识内容添加到游戏当中,使得幼儿能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4 结语

  总之,在时代的要求下,学前教育已然不能继续朝着小学化的方向发展,让幼儿过早进行小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幼儿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为了确保幼儿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能够改变当前的学习状态,全面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当对学前教育进行创新和优化,提高学前教育的切实有效性,使学前教育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望欢. 学前教育小学化误区分析及有效措施[J]. 科教导刊( 上旬刊) ,2016,( 02) : 132 - 133.

  [2]周勤. 学前教育小学化误区及其对策[J]. 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 22) : 281 - 283.

  《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及改善》来源:《职业技术》,作者:钟明雪,常 亮。

文章标题: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及改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xueqian/4152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