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区别于肢体暴力造成伤害他人的行为,都可以算作“软暴力”。这种暴力还有一个更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它潜在的危害常常被忽视,甚至有时候会被界定为一种 “习惯”。本文是一篇教育学文摘期刊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基于软暴力视角下的幼师师德思考。
【摘要】我国学前教育中的软暴力现象一直未引起足够的研究与重视,但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的危险往往出人意料,对幼儿的身心会带来极大威胁,因而从幼师师德方面对软暴力的概念、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尤为必要。
【关键词】软暴力,幼师,师德
【Abstract】 The phenomenon of soft violence in our country’s preschool education hasn’t aroused enough research and attention, but the hidden dangers behind it are often surprising, and can bring huge threats to children's body and mind. Therefore, it’s very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concept, performances and reasons of soft violence
【Key words】 soft violence; preschool teacher; teachers’ ethics
一、软暴力的概念
软暴力是相对于硬暴力(即肢体暴力)而言,软暴力对学生身心易造成更大伤害,其具有内隐性,称得上隐形的暴力,所以并未得到重视,主要分为语言和态度两种形式。
幼儿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发生的事情会对儿童的人格形成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软暴力现象更会对幼儿性格以及社会交往方式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对此进行分析势在必行,有利于为儿童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幼儿园软暴力的表现
对软暴力表现的分析需要从幼儿在园中的主要时间段着手,即进园、园中生活、园中活动及离园。
1.进园时:
幼儿园几乎都会要求幼师早晨在园门口迎接孩子,有的幼师表现积极主动,她们微笑待人,并能友好地与家长打招呼,予人亲切感。但部分幼师的表现让人很是失望,她们看到班上小朋友来的时候面无表情,甚至板着脸,给学生一种害怕的感觉。大部分幼儿很抗拒幼儿园,在入园时不停地哭闹,如若幼师以这种方式接待幼儿,小朋友会想是不是做错事情惹老师生气了?或者老师为什么讨厌我啊?最坏的结果便是家长也无法招架孩子的哭闹,将其带回家。
2.生活中:
幼儿在园中的生活主要包括进餐、睡觉、洗漱、如厕等日常行为,然而在这些行为中,软暴力也无处不在。举个例子,一位妈妈发现自己五岁的儿子将大便拉在了裤子上,她很疑惑,心想儿子平时大小便都会自理,怎么会这样呢?问道:“你在幼儿园没有大便吗?”儿子回答:“老师不准我们在幼儿园便便,会弄脏裤子的”。如果这个小孩是老师自己的孩子,她还会这么对待么?对于这样的软暴力现象,如果小孩一直生活其中,身心健康怎不令人担忧呢?
3.园中活动期间:
幼儿园的活动主要是游戏与上课,但很多幼师在组织时并不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有的活动根本无法引起幼儿兴趣,在活动时对幼儿的指导不够,因而当幼儿出现错误,教师便表现出不耐烦甚至会说“你怎么那么笨啊”、“你看看你,做的什么东西?”。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提过“皮革马利翁效应”,也称“教师期待效应”,但是幼师并未意识到这点,经常对那些聪明的、爱说话的孩子给予较多的关心,而对发展速度较慢、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视而不见,长此以往,这类学生易形成心理阴影,难以获得自信心,体验不到成就感。
4.离园时:
离园时教师软暴力表现依旧突出,一天的忙碌使幼师会带有很多不良情绪,如果某小孩家长迟迟不来,教师便很容易将不满撒在小孩身上,言语暴力很明显,比如“你家长怎么回事啊,不要你了啊”、“你妈妈再不来的话,我就把你一个人丢在这了”。试想当小孩听了这样的话,内心难免会产生复杂的情绪变化,甚至第二天不敢上幼儿园了。
三、软暴力的成因分析
我们常说人若无法成才,至少要成人,守住道德底线。而幼儿园中的软暴力现象与幼师道德品质关联甚大。我们一直强调“五育并举”,并将“德”放在首位,教师们也都清楚“德”的重要性,但她们却难以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否则软暴力现象也不会频发。
缺乏道德的另一个表现便是缺爱,缺乏对职业、对幼儿的爱,一个真正具有爱心的人,尚能对陌生人表现出友爱,何况是朝夕相处的孩子们呢。罗素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很多教师进入幼师行业,仅将其作为糊口的工作,因而便不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也无法真正了解学生。当她们对学生“施暴”时,甚至不会觉得愧疚,反而表现淡然。
除了道德层面,幼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差也是原因之一。幼儿的天性总喜欢问为什么,有的幼师由于知识匮乏,也不认真准备教学活动,因而当幼儿提问,但她们无法解答时,便表现出不耐烦。若是幼师能将一个问题很清晰地讲给幼儿听,打造融洽的师生氛围,也便会减少软暴力现象。只有当师生感情和谐一致时,教学任务才能很好的完成,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佳境。
四、建议
幼儿园软暴力问题首先是职业道德问题,应该加强幼师师德建设,幼师应从思想上做到真正热爱幼教事业,爱幼儿,为爱而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因此,一位好幼师是绝不会将暴力作为教育手段。
提高幼师师德的方式有很多。在理论上,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师学习职业道德理论、制定并实施适合本园的幼师道德规范,从制度上避免软暴力现象。比如我国目前对教师评价实行的“师德考核一票否决”,使教师身份不再一劳永逸。在实践方面,比如观看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用实例来感化人心,进行感恩教育。或鼓励教师参与公益,从奉献活动中感受人间真情,感悟付出的美好。继而将这种情感嫁接到幼儿身上,为学生付出,对学生负责,让学生满意。
在幼儿园的文化建设中,园长是灵魂人物,园长首先应是道德水平较高的人,能用自身行为去感染幼师,采取民主与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营造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增强整个幼儿园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我国以往进入幼师队伍的基本条件太低,除了学历外,还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甚至部分私立幼儿园的幼师根本就没有教师资格证等硬性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要加强专业素养,将道德素养与专业素养相结合,提高对幼儿的认识,了解幼儿的发展历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儿活动。
五、结语
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教师若无深厚的知识底蕴,那也应在做人上给学生以榜样功能,这正是目前所提出的“身教重于言教”。上述所指是幼师对学生的软暴力,但在幼儿园中,还存在着幼儿之间的软暴力,这往往正是孩子从幼师那“学习”到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的。
随着我国“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幼儿园也逐渐树立起“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幼儿园软暴力现象定会引起更多关注。让我们铭记陶行知先生的告诫吧:“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
参考文献:
[1]王平平,李佳孝.关于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研究的文献述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2).
[2]闫二茹,陈丽玮.浅议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软暴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9,(11).
[3]王祥修.教育软暴力现象分析[J].中国市场,2009(5):150-151.
[4]钟星,王皓. 小学教育“软暴力”定义特征简述[J]. 群文天地,2012,(9).
相关期刊简介:《教育学文摘》杂志创刊于1986年,系国家级教育类学术期刊、遴选核心期刊,精选摘编有关教育理论研究和学校改革实践方面的优秀文章,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本刊所刊载的文章是中、高级职称的评审、评职评优的最佳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