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儿童参与世界,享受生活的方式。对于儿童来说,不在于结果,而在于游戏过程。游戏是全世界儿童的共同语言。本文幼教论文发表将重点讨论游戏在儿童小组辅导中的特殊意义。
摘 要:游戏对儿童来说具有特殊性的意义。玩耍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参与世界,享受生活的过程。
关键词:游戏,儿童,小组辅导,幼教论文发表
游戏是儿童的一种语言,是儿童与他人和世界交流的媒介。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宣泄情绪,表达情感,讲述故事,参与互动,更能在游戏过程中,完成自我认知和自我探索。对于儿童小组辅导而言,辅导者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儿童解决问题,促进成长,而游戏是最贴切儿童发展特点并且能发挥有效功能的途径。它有自己特殊的优势和意义,是其他辅导方法不可替代的一种方式。本文将结合儿童阶段发展任务以及儿童小组游戏的类型探索游戏在儿童小组辅导中的特殊意义。
一、儿童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从自我意识,行为掌控到社会能力
幼儿和儿童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除了身体发育之外,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情绪情感也得到较大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初步的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意识和自尊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性别认同也是儿童这个阶段的主题,而性别认同的形成主要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根据儿童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我们将儿童小组辅导的主题确定为儿童人际关系的改善,解决问题技巧的学习,认知的改善,自我管理行为的掌握。(龚晓洁,2011)
二、儿童小组辅导的主题:游戏设置的核心
儿童小组辅导的主题要迎合儿童的成长需要与发展任务。儿童小组辅导活动花样繁多,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解决儿童成长的危机,以及促进儿童的发展仍然是核心任务。因此儿童辅导元素中一定要融入儿童的成长核心任务,这也增进了辅导者对儿童辅导中小组辅导方法优势的思考。
首先,人际关系对儿童健全发展是关键性的因素。哈塔普认为同辈关系对社会能力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际交往不佳会让他们得不舒服、焦虑和不愿意融入该环境,男孩女孩的同辈交往还能够帮助儿童克服自身的行为攻击性,学习性别社会化。在儿童小组辅导中的游戏互动或者其他活动环节中,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儿童习得角色替换的能力。小组中适当安排不同的角色,让儿童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未曾体验过的角色,以及其他小朋友未曾未曾体验过的角色,这种经验可以鼓舞儿童的优越感,增进儿童自我效能的感觉。
其次,解决问题技巧的习得。儿童处于一个认知能力提升的阶段,会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做初步的思考。通过小组的方式可以教会儿童掌握解决问题技巧所需要的三种思考方法:第一种,替换性的思考,指有能力想出一种以上的方法,这种能力使儿童在遭遇人际问题时,能够想出好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种,预期结果的思考,指有能力预期其所选择的每条路的状况以及结果,并据此作下一步决定;第三种,终极方法的思考,指计划采取一连串的行为来解决某项人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认知的改善。认知是指一些自我陈述以及思考模式等。儿童阶段形成了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以此强化自尊感。认知的改善即是通过小组活动的设置帮助儿童建立正向积极的认知,消除自我消极暗示的认知。负面的情绪可能造成儿童焦虑感的增加以及正面社会行为的抑制。
最后,自我行为的掌控。儿童阶段要习得一些控制行为的技能,以及自我管理的技巧。
三、游戏在小组辅导中的特殊意义:从治愈到成长
(一)、游戏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一些运动性的游戏能够帮助儿童掌握基本动作,走 ,跑,跳,攀登,投掷等;促进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发展,增强新陈代谢,促进骨骼肌肉的锻炼。(龚晓洁,2011)
(二)、游戏促进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游戏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需要团体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儿童提供了幼儿的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比如在游戏中学会同伴交流、共同选择,组织游戏、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和协作合作意识。游戏是对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身心幼稚的儿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参与世界。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加深了幼儿对社会角色的理解,帮助幼儿掌握社会行为规范。
(三)、游戏帮助儿童释放感受,调节情感。在游戏过程中,难免产生冲突,社会工作者可以选择一些游戏工具为对象,作为儿童发泄愤怒不满的工具,在这种安全舒适的额环境中舒缓并且让其习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这种安全的环境就是要让儿童卸下防备,消化痛苦,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内心的矛盾世界。这个安全的环境以及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对儿童来说是接纳的,包容的,没有批判指责,也不会体会到羞耻感和自责感。儿童坦诚面对和接受内心的焦虑,不安,恐惧甚至羞耻,面对自我否定,也体会自我悦纳的感觉。
(四)、游戏对儿童来说是一种象征性的交流。儿童尚未形成成人成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而面对一些真实感受,游戏就是一种自然的宣泄和表达渠道,甚至也是各种潜意识想法和情感的表达渠道。一些负面的生活经历以及生活创伤,儿童可能选择用“玩”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比如灾后的儿童辅导,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儿童“诉说”心中的害怕,恐惧和不满。也许这些都是儿童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但是社会工作者或者治疗师却可以在游戏中搜集到这些讯息,觉察到儿童潜意识中的想法和情感。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观察做出“评价”:儿童对自己的定位,分享他们的经历,感受,需要和渴望。
(五)、游戏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治愈过程。游戏具有治疗功能。游戏治疗很适用于孤僻内向,有情感创伤的儿童。比如自闭症儿童,多动症儿童以及遭遇家庭婚姻创伤的儿童。游戏可以带来乐趣,适用于有创伤的儿童,在游戏中抒发负面情绪,而且在游戏中,儿童能够含蓄,象征性的表达平时压抑的愿望与冲突。此时,社会工作者或者治疗师应该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如果应邀到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中,这应该是受到儿童信任的表现,也是治疗关系的建立,游戏治疗的高潮就是创造一种治疗氛围并促进儿童的自我表达。治疗师应该鼓励宣泄,做出共情,以此来影响儿童。
(六)、游戏促进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游戏是儿童参与生活的一种方式,促进儿童的成长。从肢体的锻炼,认知的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社会能力的发展。儿童在游戏中,知道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哪些在允许范围内,哪些在范围之外,以此掌控自己的行为以及周围的环境;当他们尝试去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提升了应对能力。当儿童能够胜任这些事情时,也增强了自我悦纳感以及自我效能感。这个过程是对能力的探索以及潜能的提升(王晓萍,2010)。
四、两种不同取向的游戏:问题治疗与成长发展
(一)、问题与治疗取向:想象互动游戏
由于儿童年龄太小,许多困惑或遭受的伤害难以用语言表述出来和表达清楚,过于理性或复杂的治疗模式有时候并不能获得理想的辅导效果。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点,可以运用游戏治疗进行小组辅导。而我们采用的游戏方式主要是想象互动游戏。孩子尚未如同成人已发展口语及自我反省的能力,更何况即使是成人在用语言表达他们私人及情感上的经验时,也会有困难。而且想象互动游戏可以避免因为把家庭问题公开讨论而给孩子带来对父母忠诚感的困惑;想象互动游戏作为一种沟通媒介,比起语言表达更具有隐蔽性;当在游戏世界沟通时,孩子知道能较容易也较安全地表达焦虑、生气及其他负面情绪。游戏世界也能使儿童有可能试验一些新的想法和其他解决方法,而不会伤害到其他人。在想象互动游戏中,治疗师和儿童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工作者是一个积极的玩伴。在想象互动游戏中,治疗的工作技巧包括言词表达口语化(结构化,意义强化等)、刺激化,设定限制,相对游戏等技巧;
(二)、发展与成长取向:游戏与艺术
1、简单游戏。
游戏可以为儿童提供学习和参与活动结果的机会,促使某些行为有出现的机会并得到强化,如轮替、给予回馈、遵守规则、学习如何失败和如何取胜,等等。这些游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竞赛游戏、小组行动的游戏、纸笔游戏、牌类游戏、合作游戏,等等。
2、手工艺和绘画
这类游戏是用来增加儿童的身体动作和互动性,因为有些儿童在互动时会产生焦虑,所以使用工艺等艺术是逐渐增加儿童互动性的一个开始。这些游戏包括手指画、抽象画、单独制作手工艺以及合作制作手工艺,等等。合作完成有利于提高与人合作的刺激情境。
3、演剧
演剧允许广泛变化的规则,可以从低层级的自然流露的小喜剧或看手势猜字游戏到高层级的正式表演。对许多不同种类的行为而言,演剧唤起多变化的刺激情境。用他们选择的剧本,剧情,手势指导等;可以使每个儿童演出在真实生活中必须学习的角色。第一、主题必须是儿童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第二、每一小段台词都不会太长或并不需要记很长的词句;第三、在小组过程中,角色表演的品质并不是主要目标,关键在于组员从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 龚晓洁.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2] 王晓萍.儿童游戏治疗[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3] 吕新萍.小组工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世界儿童》是我国少儿类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性编译类少儿杂志。全彩印刷,内富丰富,集世界性、生产资料性、趣味性于一身。在《世界儿童》中每一位小朋友都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少年儿童的生活感受神奇的大自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听外国和国内作家讲故事,并通过各种益智游戏开发大脑。《世界儿童》特别适合8-12岁儿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