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不再只注重于学生的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培养。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指出:要增加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兴趣,激发出他们学习数学的潜能,让他们经历数学实践活动,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小学低年级阶段,正是打基础的黄金时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探究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发现学习数学的意义,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深入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和学习习惯。因此,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索如何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的兴趣,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死记硬背的人很难学好数学。培养学生能举一反三、发散思维是很有必要的,而人的兴趣往往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人类的学习对自我发展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催化剂,所以是产生兴趣,兴趣总是处于学习动机的最深层,可以用来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从而显示出产生兴趣的巨大重要性。那些在高等数学方面付出巨大努力并保持优异成绩的女大学生,也逐渐找到了自己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并进一步努力培养适合自己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过于死板,通常模式为教师出示重难点内容、学生端坐听讲、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形式,课堂中的探究性活动较少,死记硬背式内容居多,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有意识地充分激发全体学生自主学习基础数学的积极兴趣,积极引导全体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生数学综合学习习惯。
(二)教师缺少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和学习习惯的意识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大都比较简单,教师不能只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而更要注意通过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但是,很多教师课堂教学只注重对物理表面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认识,而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在数学方面良好思维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导致学生变成了只会解题的工具,当遇到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数学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利于综合发展。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讲解数学的表面知识,而往往忽视对学生良好的客观数学思维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在小学,学生的思维惯性还未形成,还有很大的成长进步空间。良好的课堂学习和生活习惯,自然可以毫不费力地推动每个学生稳步前进。因此,教师正确的思想指导和人格培养,不仅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在小学的基础数学知识学习中事半功倍,而且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从基础数学知识学习乃至其他基础学科知识学习的未来成长中受益匪浅。
(三)教师的教学和实践不能相结合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最终也要服务于实践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即要注意教材的结合,也不能忽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要通过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案例,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教科书教学理论一直是中国,小学基础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贯穿中国小学基础数学教育基础的主线。因此,在小学基础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普遍将学生视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忽视了掌握数学知识教科书与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这严重限制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学习数学有时枯燥乏味,有时大大降低了学生对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兴趣。[1]
(四)教师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一个好的学校数学教师的教材教学主要是以结合学生实际为基础,而不是单纯依靠教材中知识和难点的教学讲解。很多数学老师在教学中没有从学生的数学学情和个性出发,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差异,制定的教学内容层次性不足,很容易造成班级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老师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如何才能充分结合学生的实践。
二、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探究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认真阅读试题,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一般来说,认真审题是指教师面对一个题目时,学生要认真了解教师的未知和学生的已知的基本关系,获取关于题目内容的重要基础信息,为以后答题做充分铺垫。在一个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中,计算题和应用题是常见的数学复习题,它们在这些数学试卷上也占据了大量的分数,所以认真正确的审题已经成为贯穿整个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认真正确审题的良好习惯将直接影响一个小学生正确阅读点的解题和分析能力。有很多同学总是一味地急于答题,不认真理解和阅读真题就急于写错题;甚至有些学生总是听不懂题目内容中的一个关键词,导致理解错误。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容易被一些学生忽视,不能认真正确地审题,这将直接导致一些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正确速度和正确率显著下降,从而导致数学学习成绩下降。以余数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第一题为例。余数学习的课时,老师可以重点讲解一个余数的计算应用问题。比如,关于余数的计算。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这是除法还是乘法,例如给出题目家里有22个钉子。给每个桌子钉五个钉子,请问有几个桌子可以连续被装订,学生第一次看见这个问题可能会从乘法的角度考虑,老师这个时候可以举学生经常用的东西作为参考,比如我有11块蛋糕分给弟弟五个姐姐五个,还剩下几个蛋糕,逆向思维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余数,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余数的概念,接着老师可以教学生如何计算余数,先做一个例题让学生知道余数的计算,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余数有充分的理解。再接着老师可以给同学们提问,安排学生进行答题,这样既可以让被抽到的学生加深印象也可以让在讲台下面的学生积极思考。当然课下作业是老师必须要布置的,课下作业学生进行二次加深和理解的重要过程。如此,学生可以更快地找到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
(二)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准备教学
教师应在每次课前课后做好充分准备,并结合新的教学大纲深入研究和探索我国初、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新的教学策略。比如低年级的初中生普遍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竞争学习,教师可以安排课前预习任务,将预习内容利用思维导图或者微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前认真地搜集相关材料,提高预习的效率。如果能把一些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内容直接改编成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数学故事,利用这些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把很多学生直接带入到学习初中数学的真实情境中,不仅能充分调动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也可以借助一些在线教学软件,比如智学网、微信大讲堂等给学生发送一些较好的网络公开课或者数学案例,让学生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根据自己的薄弱点有针对性的补强,逐渐地消除两极分化,做到共同进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2]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优化学生的思维
在优化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上,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一个好习惯的影响必然是巨大的,而这个习惯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形成规律,是可以通过反复重复来实现的。教师至少可以根据这一点的特点来设计和优化数学课堂。首先,为了让每个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课堂预习教学习惯,教师可以在每个学生进入课堂前至少5分钟带领他们预习一本书。然后立即开始重复讲课;其次,每节数学课都要预留一定的备课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能给出反馈或提问;那么,教师一定要始终坚持指导每个学生复习自己以前学过的课本知识,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最后,教师要定期抽出至少一个备课时间,指导每个学生学习和复习之前所学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将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以及翻转课堂等用于数学课中,从根本上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现学习角色的转变。有很多新的方法来指导课堂教学,也有很多学习策略,教师需要灵活地运用。相信学生会有机会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习惯,比如提前备课,对教师的提问给予反馈,认真反思,认真复习。[3]
(四)教师要将课本理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理论与国际实践相结合是策略。理论与国际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是很重要的。每个学生都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是完全有用的,是可以在实践中检验的,这样才能直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基础数学的实践认知。在班级里,每个学生都应该自己的机会去实践。比如《观察物体》课的活动教学,教师可以先考虑让每个学生从家里带自己喜欢的玩具,通过从不同的教学方向观察这个玩具,让每个学生明白他看到的玩具的形状应该是不同的。让每个学生观察和看到一个简单的物体和它的形状,只要他能从它的正面、侧面、顶部和底部正确地识别它。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培养帮助学生自己操作和观察物体的能力,还可以通过生活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建立共同理解空间的基本概念。
三、结语
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兴趣和思维习惯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阶段是重点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生活数学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生活、学习和思维习惯的关键阶段。然而,目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现状,如忽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学生良好数学思维习惯的培养,忽视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的结合等。这都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任务,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去进行教学,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和学习习惯。
本文引用:
[1]王红磊.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A].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13-415.
[2]刘小芳.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
[3]陈凤鸣.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33):235-236.
作者:陈子平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探究兴趣和学习习惯的策略相关推荐谈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