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当中,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加强学生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作为小学信息课程的教师,需要从教学的内容、模式以及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并且进行完善。在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发现总结,改进原有的教学理念,能够充分的利用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等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发展情况
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学校以及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仍旧持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并无任何影响,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通常都是根据教材及教纲对学生进行灌输,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则没有过多的要求,由于此类教学观念的存在,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改进则变得更加艰难。
除此之外,在现有的教学体制中,小学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课时较少,通常情况一周仅有一至二节课。因此,为了在课时较少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是讲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内容进行讲解,基础内容讲解完成之后的时间学生才能够进行实践操作。由于时间的紧迫,学生往往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实践操作,从而使得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效果得不到提升。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许多的学生或多或少也在生活当中对于信息技术相关的设备仪器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自身所了解内容的本质却没有实质性的掌握。在这种情况中,如果教师一味的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很难满足学生对于该课程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并且还会使得学生在自认为对知识点了解而形成抵触的心理[1]。
二、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不足
(一)教材的选择
在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许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选用都大不相同。并且在对教材内容的设计当中,过多的是对计算机基础软件的操作讲解,很少有比较实践性的学习内容。教师也只能根据教材内容,为不同学年的学生进行对应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成年人来说比较适合,但是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本身在各方面的领悟能力存在着不足,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不佳。
(二)课程的设置
根据国家的要求,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安排应该为68个课时,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课时仅仅在40个课时左右,这与国家规定的课时相差甚多。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课时的严重不足,使得教师在对教学计算进行设计的时候,往往会省去许多的内容,如果根据教材将进行逐一讲解,最终将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如果不按照教材进行教学,那么对于教材内容的取舍上又需要进行分析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喜好不同,不能够充分的去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其次,因为信息技术教学需要硬件设备作为支持,导致比较落后的地区的学生无法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并且有计算机设备的学校,也存着确实该课程的教师资源。而信息技术不受重视最为重要的原因,便是该课程不用进行学业考试,导致其他科目在一些“特殊情况”时,总会占用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在学校层面来看,即便学校根据国家要求开展了信息技术课程,对其重视程度不足,通常都是将重心放在了需要进行学业考试的主要科目上。即使学校能开设信息技术课,也是作为一种选修课被排入课程表。在学生层面来看,就算是有学习的欲望,也会因为怕对其他学科的成绩产生影响而放弃。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开展困难重重。
(三)缺乏考核机制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在学生的学习范围中,但不用进行学业考试,从而并没有引起重视,从而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考核机制。近两年大部分学校虽然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成绩纳入期末成绩单中,但由于学生乃至家长的主观意识并没有进行改变,学生认为该课程成绩好坏不会受到家长责备,而家长也对该课程成绩不重视,从而使得学生在对该课程的学习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2]。
三、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对于上述对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种种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教材应加强实际应用性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所需的教材,其编写者应该对不同地区、教师资源以及教学设备不同进行充分的考虑,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能够制定出适应不同教学情况的教材,从而使得教学效率提高。而现在大部分小学对于教材的选用都是通过零基础开始教学的教材,使得学生无论是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所学习的内容都是过多的重复。并且在该课程的上机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都是没有带着教材上课的。因此,对于教材实用性的加强,可以让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有着更高的兴趣的同时,可以提升教学效率。
(二)物尽其用,将有限的资源有效的应用
对于目前小学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课程课时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当把机房开放时间增多,从而让学生能够利用好课余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从而进一步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点。并且该课程如果能作为学业考试综合评分项目的话,就会受到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各个层面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纳入学业水平考试中是比较困难的,并且也没有统一的方案实施开展。
(三)创新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由于与传统学科的所在环境以及教学方式上都大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也有所不同。电脑游戏能够使得人沉迷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游戏的设计能够使得游戏者在好奇心与征服欲的驱使下沉迷游戏。而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该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基础编程》章节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及观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在好奇心以及对知识点“征服欲望”的驱使下,主动的进行学习。课上, 先利用10-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解编程软件如何操作,剩下的时间都交由学生自主进行操作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主要就是考验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经验来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并且不同再通过教师逐一将知识点进行“满堂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灌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和教师的角度来说,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将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和意义重视起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来说,不应因为信息技术不参加中考、高考,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不去重视。此外,教师还要对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充分的利用好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教材编者也要能够考虑到学生学年、地区等差异性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教材,从而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J].好家长,2019,000(048):P.17-17.
[2]黄晓鸣.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新通信,2019,021(013):183.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来源:《中小学教育》,作者: 金笛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