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表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堂表述能力,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探究。
一、打造新颖独特的授课方法,激发学生表述的意愿
(一)课前创设精彩的导入方法激趣
不同体裁、题材的课文教师应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常用的有谜语导入法、古诗诵读导入法、影视素材导入法。如四年级“方寸世界”一单元,教师可用有关邮票的谜语导入。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名言导入、音乐导入、谈话导入等多种方式。借助新颖的导入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述愿望。
(二)创设灵活丰富的呈现方法促情
图片动画看一看。如《詹天佑》一课中的“人”字形线路图展示、开凿隧道不同方法图示、两个火车头推拉过程演示动画,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直接呈现出来。师生动笔画一画。如学习《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平房和楼房、小道与马路的差别,提升课堂趣味性。播放音乐听一听。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贴合教学内容的音乐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学习《飞夺泸定桥》,在“夺”的段落高潮时,播放《国歌》,让学生听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建立积极长效的评价方式
教师要不吝惜自己的赞扬,时时赏识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心理的满足。
(四)设置适当的障碍聚焦注意力
在课堂中设置障碍则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表述习惯。如教授《迟到》这一课,为深入理解“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的这一思想感情,教师可以设置“作者的父亲把她从床头打到床尾,可见父亲不爱她”这样一个与学生的理解相互冲突的观点,给学生思维设置障碍,促使学生研读课文,从而能够更好地表述文章大意。
二、提高教师课堂引导能力,加强学生表述的成就感
(一)优美的教态调动参与意愿
教师可以用积极的心态、澎湃的激情感染学生的情绪;用温婉的语气、和蔼的态度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激励的语言、肯定的眼神提高学生的信心。如教师要面带微笑进入课堂、学生回答时不打断并让他知道教师在认真听等。教师的这些行为举止,会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赖,有利于学生展示、讨论,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
(二)适度的提示促进表述意愿
班级中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表述训练应该有梯度。如《詹天佑》一文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阅读提示:①课文中,詹天佑设计了哪些隧道?②分别说说这些隧道的开凿方法;③詹天佑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隧道开凿办法呢?问题难度不同,就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表述,促进学生积极表述的意愿[1]。
(三)有趣的游戏激活表述意愿
在教学中,游戏可以给学生提神。如学生表述情绪不高、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用有趣的游戏使其集中精力,课前进行猜谜游戏就是很好的方法[2]。教师还可以把竞赛游戏带入高年级课堂,如让学生分组竞赛回答问题等。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也能激活学生的表述意愿[3]。
三、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艺术的引领,使学生掌握表述方法
(一)引领演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教师可在课前三分钟进行内容不限、形式不拘的演讲,也可以放在课中或课末,让学生用演讲的方式诠释教学内容,巩固知识点,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口才,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让其成为课堂的主角。
(二)巧设辩论———让学生在互动中心灵碰撞
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设置有争议的题目或论点,如《唱脸谱》中可以设置辩题“学校应不应该开设京剧课”,让学生自由选择观点、立场进行辩论,最后由教师点评。
(三)优化细节———让学生在点滴关心中启迪智慧
细节问题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就学生举手答问这一细节为例,教师要时刻关注举手学生的状态,有些“拼命”举手的学生是有很强的表述欲望的;有些学生比较胆小,有表述愿望时会鼓足勇气举手但举不高。所以课堂上无“小事”,教师的眼神、表情、语气、动作等细节都会对学生的表述意愿产生影响。总而言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通过不懈的努力,农村小学生的语文课堂表述能力肯定会有较大的提升,语言表述也会进入农村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成为学生的个人财富。
参考文献:
[1]邓涛.让学生爱上课堂: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宋运来.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农村小学生课堂表述能力培养策略》来源:《小学生》,作者: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