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更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本文主要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构建师生和谐关 系、创设情境、探索规律,以生活为例,优化教学方法和利用成功效应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学生 学习兴趣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老师是学生在学校最亲近的人, 老师应该努力塑造平易近 人、一视同仁的形象,主动关心学生,让学生一切行为的动机以成 为老师心中的好学生为目标。 在实际教学当中,学生会因喜欢某 个老师,而偏爱他所教学的科目,也就是“亲其师,信其道”。 但要 学生亲师信道,老师就必须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即便对于学 困生也绝不放弃。 对于学困生更不能吝啬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建 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老师应尽量帮助学困 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 让他们对学习数学有强烈的胜任感, 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善 于用言语和表情来缩短师生间的心灵差距,让学生精神上得到满 足,自信心得到提升。
二、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要很好的学习,一个合理的故事情境是相当重要的,情 境引入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高涨的 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课程时,可以创设 这样一个故事情境:“亲爱的小朋友们,老师要跟大家说一个好消 息,动物王国举行了第二次龟兔赛跑,介于第一次赛跑的经验教 训,小白兔不再轻视小乌龟,也不再骄傲,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 终于打败了小乌龟,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动物王国一片沸腾,你们 想去比赛现场看看吗?”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对新课程的内容特别 感兴趣,自然而然就将学生带入了新课程中。 再者,老师要想方设法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每 一个人都参与教学其中, 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 式。例如,在教学《商中间有 0 的除法》的新课程时,可放弃以前惯 用的教学模式,在 408÷2 例题出示之后,鼓励学生自己多试,让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更好的总结和记忆商中间有 0 的除法法则及 简便写法。 还可采用比赛的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 互动中,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探索规律,引发兴趣
数学教学要注意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和要点, 更要培养 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对知识内在规律的敏锐观察力, 能够触类旁 通、举一反三,并且在规律的发现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会思考。比 方,在讲到《乘法口诀》这一部分时,有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间 相差的数是固定的,3 的相邻两句乘法口诀之间相差 3,4 的相邻 两句乘法口诀之间差 4, 那在学习后面的 5、6、7 等乘法口诀时, 就可运用规律进行类推,自己编写乘法口诀了。
四、以生活实践为例,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知识从日常生活中来,服务于日常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引入生活中的实物或情景,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 易掌握新知识。所以,很有必要导入贴近生活的事例,更好的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距离感。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老师可 以通过一个实际的闹钟进行解说,运用实物让学生更好的区分时 针、分针和秒针,并且分清它们的长短,再利用钟面引入时间的概 念。因为闹钟是日常生活中的熟悉物,如此一来,就能让学生感到 亲切,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效果是黑板画图不可比拟 的。
五、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要善于在教学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教学。 比如,教学《圆 面积计算公式》时,我发现学生不易理解推导过程,尤其是不理解 当份数越来越多,所拼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这时我就借助多媒体 进行演示:先把圆分成同等的 2 份,分别用红和蓝两种颜色表示 半圆,再将两个半圆分成 8 等份的扇形,再将分割后的小扇形离 开圆(还剩下一个虚线圆)排成两列,这时就组成了一个非常像长 方形的图形,再同理进行 16、32 等份分割,学生在对比后就理解 了,分的份数越多,跟长方形越接近。 再通过移动演示,算出圆半 径。 再根据 1/2 圆周长和所拼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推导出 圆面积计算公式。 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的演示效果,吸引了学生 的眼球,让他们集中注意力找出内在规律,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 观,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六、用成功效应,稳定兴趣
人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会让学生在学习时产生巨大的动力。 老师要注意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 运用低、 小、 全、快的方法,阶段性的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 由浅显的问题入 手,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 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 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 地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最终让学生明白 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 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 成功为止。 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进行板书、布置作业时要因材 施教,提出层次性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进步,获得成功的体 验,使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一定要注意课堂提 问的计划性、启发性和适时性,最好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充分调 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产生兴趣,主动参 与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课程时,可以进行 提问学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公 式来求它们的体积?求圆锥的体积能不能用底面积×高?用圆锥的 底面积×高所得的结果是什么?”这就明确了圆锥体与圆柱体的关 系, 然后借助教具进一步启发学生:“如果知道了圆柱的体积,要 求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 很自然地得出了只要知道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几分之几,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
[1]蔡广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 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1).
[2]艾静.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 实践与研究.2011(1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作者:邢 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