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专业素质在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我国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师资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方法和建议。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创刊宗旨:为小学教师服务、为小学教学服务。被评为云南省优秀社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刊物、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刊物。
近年来,我国为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对学校的管理不断加强,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教育管理体制。使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小学的教育得以良性、蓬勃的发展。然而,我们也必须冷静地看到,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在今后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抓住机遇,找出不足,对症下药,认知规律,开拓进取,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已成为当今农村小学教育发展中值得我们共同关注、共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由于农村教育教学环境的制约,教师队伍老龄化,学历水平偏低,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发展的领路人,学生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一定成就的今天,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教育结构不断优化,教育设施、教师待遇有了明显的改善。
热爱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的风气正逐渐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正悄然兴起,但也有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还未转变过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关键点,是促进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改革。通过改革,是要使教师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调整人才的培养目标,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这样才能很好的推动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改革发展。
二、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对学校的教育发展工作起着关键作用。它可以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格和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它的高低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就我县而言,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普遍存在不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由民办教师转正的,还有少部分是其他部门转业过来的,这些教师几乎没有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培训,掌握的教学知识、技能也比较欠缺,自然不能很好地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技术技能来组织教学,更不会采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他们完全是凭着一股热情,一份执着,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完全由教师讲述和讲解来传授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总会围绕着传授书本知识的框框转。这样的教学就会显得毫无生机,绝不能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自然也不能挖掘出教材所蕴含的更深层的新理念、新知识。
三、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特别是一些边远小学里每位教师要教三、四门课程,还要必须做好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等常规工作。特别是安全工作,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因为如此,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活动。
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规范农村小学管理,改善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扩大农村小学的办学规模,优化农村小学育人环境;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构建一直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把学校办出农村特色,使农村小学步入长远发展的快速轨道中,已成为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