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已经渗透的很广泛了,基本上每个学校,不论中小学都会用到信息技术教学这种方式。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信息技术教学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参与进来,使的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了。本文是一篇教师职称范文,主要论述了巧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凭借其简易、快捷、直观、逼真的优势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能更大程度地激活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根据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求知。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认识平面图形》一课时,这节课的内容是相当抽象和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运用多媒体设计了一个环节:一只学生喜爱的喜洋洋带领大家参观新建成的小区,整个小区的环境是由学生已学过的各种图形组成的,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等。然后问大家:“这个小区漂不漂亮,你发现它们都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了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抢着回答问题。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和生动的情景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这时,教师再讲新课,效果很好。所以,一堂以信息多媒体开篇的导入课的充分利用,能将全班学生带入最佳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不但能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使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接受型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的进取型学习状态,而且能激发学生浓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很好地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过渡,使学习由“沉重的负担”上升为“愉快的享受”。
二、运用多媒体以旧联新,搭桥铺路。
巴甫洛夫说过:“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同类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设悬念,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情景中,使学生有尽可能的机会在新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用多媒体显示六个苹果,三个盘子,让学生把六个苹果平均分放在三个盘子里,他们很快分完。这时老师在多媒体上又加一个苹果,这时连续让学生把七个苹果平均分在三个盘子里,结果剩下一个苹果无法平均分,趁势让学生思考这三首题: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剩下的数叫什么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理解了正好分完的叫“整数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数的除法”,剩下不能分的数叫“余数”,这样既温习了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对知识的掌握也较为深刻。
三、运用多媒体引发联想,突破难点。
抽象的东西往往令人生畏,望而却步,但往往与具体实物有千丝万缕联系。但课堂教学中运用具体实物,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抽象的东西。如教《循环小数》时,为了在课堂的开始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老师制一框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红绿灯短片。上课开始时,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此片放映,老师让学生观察影片,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并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变化。这时老师接着说:“它们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把红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学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了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的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引导观察,建立表象。
实物、教具、投影比语言更有说明力和真切感,既生动有趣,又蕴着新知识,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又能为课堂教学成功打下基础。运用实物、模型、投影等,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情经历、直观鲜明地把揭示客观事物的关系,使他们获得较深的感受。这是教师导入新课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针对学生对平移和旋转比较陌生,可以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多种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物体:移动的缆车,上升的国旗,让学生感知平移,再出示正在起飞的直升机及旋转的风车,让学生认识旋转,接着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平移和旋转的区别;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上课开始先显示红领巾告诉学生:红领巾的形状是三角形。让学生在建立表象的基础上列举生活的实例,教师给与适当的提示。接着提问:红领巾、三角旗、房架,虽然他们的颜色、大小、材料等各不同,但从他们的形状上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出了三角形的概念。这样通过直观演示和语言的点拨,为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概念奠定了基础。
总之,恰当地选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激活数学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001.5
[3] 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中国电化教育》2001.2
[4]张翠平,周广忠. 《多媒体手段与数学课堂教学》. 2001年12月
[5]牛世宝.《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整合》.《教育信息化》2005.6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为适应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方兴未艾的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立足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以服务职业教育工作者为办刊宗旨,以理论与应用研究、推广研究成果为办刊理念,以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紧密结合为办刊目标,是全国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者、广大师生、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关心职业教育发展人士交流经验、推动科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