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融入情感教育,让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美好的心灵、善良的思想和道德的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人格不断健全发展。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关键词:核心期刊论文投稿,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性学科,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品性。在传统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忽视了情感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下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一、挖掘教材情感,感悟教材情感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作品,这些作品都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情怀,很多作品都蕴含着一些丰富的人生哲理,教师实施情感教育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学会悟道,懂得一定的道理。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欢快的气氛,理清“快乐”这一元素,学生才会理解下雪的快乐,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在学习《再见了,亲人》文章时,教师可以仅仅抓住“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用鲜血凝成的中朝友谊”等话语,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学生自然体会到了中朝人民的真真切切的感情,这样一来,学生也懂得了紧密团结的民族精神。
二、延伸情感激情处,升华教材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中情感的激情处,在情感激情处进行延伸,进而升华教材的情感。小学生活泼好动,要想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至少要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听,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达到共鸣的状态。重要的是,教师可以运用教材中写作手法让学生感知到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延伸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将情感升华,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深层次含义。例如,在学习《白杨》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文章的象征手法引导学生理解白杨的挺秀,用白杨树象征边疆战士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高大的白杨树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象征国家的边疆需要一代一代有理想、有知识的战士去开发和创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的深层次含义了,白杨树的形象也在学生心中变得高大起来。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信息,引导学生学会感知、学会升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王娜敏.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