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耗散结构理论为依据,对新时代背景下武术教学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武术教学系统仍然处于“被组织”状态,阻碍了该系统自身发展。故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措施,即保持系统的开放性,形成有序结构;远离平衡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非线性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涨落机制,以推动武术教学系统有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武术;教学系统;耗散结构
1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是20世纪六十年代非平衡统计专家普利高津创建的理论,他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在外界条件达到一定阈值时,就可能从原先混乱的无序状态,转变成为一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序的状态。形成新的有序结构,这种非平衡态下的新的有序的结构被称为耗散结构。[1]
2基于耗散结构理论下武术教学的可行性
2.1武术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开放是指一个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之间的交换。[2]孤立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不能进行任何交换,封闭和孤立的系统只会走向均匀无序的热混沌状态,[3]这也说明了,只有开放的系统,才具有发展的潜力,才能自发的组织起来。结合现实情况也有据可依。武术教学系统的发展离不开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之间的交换,传统的武术就处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武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传男不传女等等的规矩,限制了武术的进一步发展。至今为止,大部分人对武术了解不深,对不懂武术的人们来说,武术可能仅仅就是存在于金庸先生武侠小说里江湖的刀光剑影,是广场上大妈大爷太极拳的健身至上。近几年来,国家的一系列政策逐渐使武术进入了大众的世界,“武术进校园”的政策更是打破了武术传统的教育模式,武术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中,得到大众的关注,为今后武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目前,从开放程度上看,在武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分配不均,沿海发达地区更容易接受到更为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而大部分不发达城市接受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次,教师对于武术教学模式的保守,创新理念不足,教学模式老旧且一成不变等方面的问题仍是武术教学模式的多数,这一系列的问题会使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上课所教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下降,参与感不强,进而失去深入学习的欲望。武术教学中应充分应用耗散结构理论的开放性特点,开放学习方式,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论模式,以武术课程开放性为主,开放性地学习其他课程,打破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有效信息的“筛选机制”,保障体育教学系统的健康开放。
2.2武术教学系统远离平衡态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开放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态的情况下,才能组织起来,形成有序的自组织结构,[4]在武术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是有计划,有目标的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的过程,学生和老师借助教学内容,器材,场地等中介进行面对面交流,因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特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及突发情况。应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思维,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以刻板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如果过分的注重教学统一性和标准化教程,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种教学平衡是教学革新的绊脚石,阻碍了武术教学课程的创新。
2.3武术教学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机制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相对于先行作用机制而言的。所以对于开放系统来说,系统可以通过自发的对称破缺从无序进入有序的耗散结构状态。武术作为一种运动形式,必然受到个体多种因素的影响。线性关系认为付出与结果应该成正比关系,其实并非如此。在武术训练中动作技术水平与付出的正比并不确定,有很多非常努力却水平一般,也有态度一般却天赋异禀,两者的关系并不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相反两者的关系较为复杂。教师按照一种线性的层叠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按照预定的教学程序对学生进行统一要求,集中控制。照本宣科的上完课程后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只关注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却忽略了教学质量。在教学评价上,把武术成绩的好坏直接与技术动作水平的高低画上等号,这种正比例线性关系直接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否认了部分学生的训练结果,评价不全面,不客观。教学系统也被这种线性关系所制约。所以,我们要用非线性的视角去看待武术教学。
2.4武术教学系统中的涨落机制
涨落也称起伏,在武术教学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系统内部的复杂性,所以当系统演化进入临界点时,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即使是一点的误差和错判,都有可能导致完全不一样的结果。[5]对武术教学系统来说,涨落随时存在,教学过程存在各种各样的涨落,教师的作用在于如何合理的运用这些涨落。当涨落出现时,教师处理得当,因势利导,那它就有可能成为教学模式质变的机遇,教学体系会趋向“质”的临界点,得到“质”的飞越,教学系统会朝着新的有序的方向发展。如果教师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发展停滞,师生关系恶化,武术教学系统的演进可能停滞甚至进入混乱崩溃的状态。涨落有利有弊,但是教学系统想要达到有序的状态,涨落是必须经历的。涨落机制的形成需要多种因素,涨落的原因,内容不同,涨落所出现的作用也不同。教师应把握住每一次涨落,保持对于涨落的敏感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发散思维,学会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3耗散理论视角下武术教学系统的优化策略
3.1保持武术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保持武术教学系统的开放性是自组织形成的前提条件,[6]我国“武术进校园”政策的实施开展,把“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思想融入武术教学中,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保持开放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随着国家“全面发展”口号的提出,当前的武术教学模式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应主动创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新形势。以开放的姿态去营造武术氛围。其次,教师可以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适当应用当前新进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学会转变角色定位,应当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优秀的合作者。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观察分析学生的行为动作所思所想,给予鼓励和肯定为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定位。最后,学生本身在学习原有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其它的技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提高学习武术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形成有序结构与保持系统开放性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系统若是封闭那有序性也不复存在。
3.2武术教学系统应远离平衡态,改变传统的“温水煮青蛙”的教学方式
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应远离平衡态,部门管理者的因循守旧是教学系统无法远离平衡态的外在原因,传统的管理部门制定好了各种文件,规定,以确保教学系统按照预想效果进行,对偏离轨道的“插曲”的零容忍。这种行为一方面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平稳运行,不会出现突发事件与教学事故,做到了对教学系统牢牢掌控。但是在教学系统按部就班运行,中规中矩发展进行的同时,灵感与创新也同样被作为“插曲”扼杀和摒弃。没有了灵感与创新,耗散结构的形成也就不复存在了。另外管理部门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要赋予更多的自由和空间,给予教练和学生更大的平台,大胆创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远离平衡态,教师教学方法一成不变,换汤不换药是教学系统无法远离平衡态的内因之一。思维固化,教师的惰性也会使学生丧失自主性与学习兴趣。教师应保持积极性和创造性,勇于探索未知领域,转变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角色,调动课堂激情,归还学生在班级的话语权,归还学生在班级的主人公地位,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实施高效课堂。思维的开放和发展对教学系统远离平衡态至关重要。学生应远离平衡态,学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是被动的接受“填鸭式”教学,而应该主动参与。加强对武术的认同感,提升参与度。不因已取得的成就而自我满足,而是不断攻克难关,永远对学习充满干劲,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不断向前看,勇于挑战。
3.3武术教学系统利用其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武术的教学过程中,训练效果并不会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也会有停滞不前或下降的情况,付出程度和最后的结果可能并不成正比。其中系统的有序性要求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既不能各自孤立,也不能简单线性起作用,否则系统就难以产生复杂的相干效应和协同运作,从而不利于新的有序结构的形成,教师要认识非线性的力量,提高学生积极性,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和掌握运动技能和训练策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进行主动的非线性构建。教育部门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与发展,与时俱进,做出适当的改变和调整,这样教学系统才能不断生成耗散结构。
3.4武术教学系统应鼓励教师和学生创新发展,形成涨落机制
涨落机制的随机性会影响我们对其的判断,且涨落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时机,使系统的涨落发生在临界点,更好地发挥涨落的“触发器作用”,形成有益的涨落,教学过程中的某些问题可以通过系统的“涨落”得到合理建设从而推动系统向前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大开放性,远离思维平衡态,以便他们能够不断的朝自组织状态靠拢。其次教师对于学生的创新想法要给与充分的肯定和适时的点拨,使创造性能够不断发展,通过他们内部的非线性机制的得以壮大,最终形成质的飞跃。
《耗散结构视角下武术教学系统优化研究》来源:《武术研究. 2022,7(05)》,作者:聂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