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是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的出发点。高校体育俱乐部融合了不同学生多方面的个体差异,譬如身高体重、身心发育、经验技能和心理因素等,并借助引导、创新、合作、训练等不同方式帮助学生们发展个性,打破“众口难调”的局面,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由此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以民主为基础条件,每个个体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致力追求高效完美地完成各自的既定目标,正是民主性的主要特点。俱乐部的管理层也应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保障俱乐部眼前此刻的措施和未来走向没有违背大家的意志、符合全体成员的想法,做到为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系统的服务。
针对高校体育工作任务多、要求多、难点多等诸多共性问题,俱乐部型的高校体育管理模式要从实际出发,要考虑到学校所实施的包括但不限于条例、标准、制度等在内的现行措施,对比制定有可操作性的工作业绩核查标准、核查题库,最终确保其落地的可行性、公正性和有效性,以促使高校体育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效率提速,做到以层次清楚、计划性强来保证管理工作中所有程序的正确性与稳定性,要时刻关注、更新、健全规章制度,做到档案齐备完整。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工作不仅包含体育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也吸取了许多其他相关专业的内容,融入了许多非体育专业的知识、技能与常识,整套体系不但庞大而且复杂,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抓住眼前最真实确切的问题,给予对症下药的不同解构和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比如在面对“学生缺乏积极性该如何调整”问题上,可以采用“目标管理办法”,即“目标是促进个体实施行动的最佳动力”,这一理论也是经过管理心理学加以认证的。再比如针对“高校体育管理工作任务繁多、作业面大”等共性问题,可以考虑实施“计划管理办法”,依靠有序计划、分层叠加来展开工作也是促进目标完成任务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另外需要注意还有许多辅助性办法也是可以在实践中加以选用的,例如“阶段性达标办法”和“过程管控”等[1]。
1 、高校俱乐部管理模式具体解析
1.1、 高校体育俱乐部定义
高校体育俱乐部涉猎的区域十分宽泛,并且按照体育俱乐部的分类标准进行了相应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特指具有高校体育教学性质的俱乐部,这类俱乐部的日常运行和维护都遵照国家现行的教学课程而来;第二类则是指除去高校课程之外的运动健身训练项目以及参加各种比赛活动的高校体育俱乐部。
很多专家就体育俱乐部的定义进行了划定,季新涛认为体育俱乐部是一种以彼此促进、提升身体健康为目的的体育性活动组织[2];秦纪强把高校体育俱乐部定义为具有共同兴趣和需求的体育爱好者,通过自由选择自发组织的带有社团性质的体育组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3]。综上所述,体育俱乐部是有着组织形式的群体,是用以集聚大众形成一个可以互相交流借鉴并以此提高个人体育技能的小团体。本文研究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是高校内部以俱乐部形式存在的能够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挖掘学生体育潜能,锻炼学生体育意识的全新教学模式下的产物。
1.2、 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遵循原则
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需遵循以下三种原则:
第一,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核心要务是培养学生的体育专业能力,培养可以输送社会的人才。故而在俱乐部的日常运行里,学生的感受和反馈最为重要,也是切入点。高校体育俱乐部要以个体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声,着重掌握学生的心理诉求,借此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使学生心甘情愿、自发自动地参与到俱乐部的种种活动中,从而推动俱乐部实现稳步高效的发展。
第二,以学生心理发展诉求为第一考虑的设计原则。
高校体育俱乐部需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抓手,在不同的活动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生理、心理以及情感容纳力的差异,将帮助学生健康有序多方面发展作为指向,给予不同的学生针对性强的个人分析,逐个按照运动目标、运动量以及程度推进设定,以防止学生在活动时发生本可避免的损伤,也可以侧重培养学生的天赋和能力。
第三,人身安全为第一要务。
高校俱乐部发展模式要求对涵盖的器械和运动项目进行严格筛选,尤其是违背“安全第一原则”的设施和活动内容,均需进行多次严防死守的排查工作,并且都要采取必须的保护手段,避免学生因器械损坏或失手掉落导致人为事故,切实做到安全第一。在设计活动项目时也需要以“安全第一原则”为基础考量,提前预防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因意外而受伤[4]。
1.3、 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的特征解析
1.3.1、 业余性
高校体育俱乐部本身具有业余性的特征。高校体育俱乐部不同于社会性质的体育俱乐部,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主要会员均来自于本校的学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活动或者比赛。相对于社会竞技体育,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学生大多基于相同的体育爱好,目的在于锻炼体魄,出发点来源于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因此,整个高校体育俱乐部本身具有业余性的特征,在管理阶段并非像专业的竞技体育一样,存在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和经济、竞技目标[5]。
1.3.2、 差异化
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本身具备多样性的特征。这一点可以从项目选择、教授方案、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等方面加以体现,而高校学生正是集聚了不同水准和认识以及不同兴趣方向的一个大群体,正符合此类模式的涵盖人群特质。针对学生的不同诉求,学校可以设立譬如篮球、足球、游泳、乒乓球等方面的内容,除了完成日常教学内容、达成教学任务,也可有针对性地开设健身指导、裁判培训、卫生保健等项目。组织方式可以是团队合作,也可以突出个人能力,还可以以系列套餐方式进行个人与团体的交叉组合,而活动内容的可选择性更为丰富宽阔,灵活多变。
1.3.3、 民主化
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本身具备民主性的特征。体育俱乐部对所有学生保持无差别开放,只要认可并且能够遵守体育俱乐部的规章制度,所有人不受年级、性别、民族、专业等方面限制,均可加入。为了充分保障俱乐部的民主性和会员的民主权,俱乐部的管理层均由全体会员选举产生,俱乐部管理层与会员之间属于平等互助关系。是否参加体育俱乐部,学生有着完全自主权,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影响和不必要因素的干扰下,任意选择体育项目、时间以及周期,包括是否在俱乐部任职都遵从自愿原则。
2 、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硬件设施不健全
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任何活动都对经费、设施、场地有着必要需求,然而大部分学校现有的设施与场地等基础条件相对于专业的俱乐部而言,仍缺乏专业性。此外课程类别差异对于场地的需求也很多样化,很多高校的体育俱乐部只能满足少数体育运动的训练和活动需求,且在管理过程中必要的保护设施和医疗设备尚不完善,间接增加了学生在运动中的危险性,也是致使俱乐部各项活动难以落地的原因之一。
2.2 、专业性指导有待提升
专业性指导有待提升主要是指教师队伍的力量薄弱,它是阻碍高校体育俱乐部茁壮成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具体表现为教师专业相对集中,无法满足高校体育俱乐部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许多教师本身以篮球、足球、排球、田径、乒乓球等热门专业为主,而其他项目专业人才相对不足。基于此,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规划发展应放宽眼界,不再执着于某几项热门专业,更应注意积极拓展推广多元化的项目教学。可由于专业的教师资源有限,这样的拓展很难顺利开展,致使高校体育俱乐部想要全面而迅速地成长成为了空谈[6]。
2.3 、传统的管理组织结构影响依然存在
高校体育管理的传统结构具备几个共性,一是一味强调严格管制而忽略了人性化、科学化的陈腐观念。管理过程中大多采用命令方式,不但不能让学生产生主动参与其中的热情,甚至容易引发抵触情绪以及矛盾,故而无法与学生建立良性互动。其次是管理模式、方法过时,依然多数承袭了“管理、教练、学生”的固化版型。第三则是单线向下的信息传递模式,无论层级还是命令都是从上到下的单线传递,无法及时得到学生群体自下而上的反馈,导致从班级到个人全部处于被动状态,对于学校安排的任务也只是机械勉强达成而已。
3 、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的拓展方式
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在摸索其发展方向的同时也需要对在实践中收集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得到有效管理经验,从基础上推进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的高效拓展。
3.1、 开拓多方资金筹措途径
任何机构的运营离开钱都是无法启动和维持的,高校体育俱乐部也是如此。高校体育俱乐部服务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大众,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开展种种活动,而这些并不是光靠喊口号、拉横幅就能实现的,在此过程中消耗物品必不可少。若是缺乏资金,俱乐部就没法正常运作。然而实际情况是,各大高校的体育俱乐部都或多或少面临资金短缺的窘境,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高校体育俱乐部筹措经费的途径过于狭窄,几乎全靠参会学生缴纳会费和学校拨款支持来维护日常运营。无法融入社会、从企事业单位获得赞助是体育俱乐部成长壮大的一大阻碍。假如不能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体育俱乐部的未来将困难重重[7]。
充足的经费是体育俱乐部运营的主要动力,反过来说也正是阻碍高校俱乐部发展的最大死穴,所以大力拓展多方渠道进行经费筹措,以保证高校俱乐部经费的不间断循环,从而确保各项活动赛事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高校需提高对体育俱乐部的重视度,为正常运作积极争取专项经费,有条件可成立专项运作基金来保证俱乐部的日常运营,同时可成立具有监督监察权利的组织对此进行一对一管理,由指定负责人按时上报审核。高校体育俱乐部可借助高校优势向社会展开资金筹措,与诸如各大电信网络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联动,积极寻找合作机会,争取在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打开资金匮乏引起的困难局面[8]。
3.2 、强化已有体育基础设施的管理
基础设施的老旧不健全、现有场地无法应对所有学生的训练诉求,是许多高校面临的共性问题。这就要求高校体育俱乐部起到管理作用,对已有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调配。一是在常规训练和各项赛事前,高校体育俱乐部应该统筹策划分配,以达到最高效利用。例如可将现有场地划分为不同区域,同时进行活动来应对空间不足的问题,注意在落实前需对项目和参与人数进行整合安排以防实际操作中出现冲突。二是结合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高校体育俱乐部在管理过程中,应重视体育器材多功能化的使用,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造价值,对现有的体育器材和场地进行改造,或者创新制作简易的体育器材,以满足高校俱乐部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三是针对场地不足等问题,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校区内的闲置场地或者周边环境,例如校园工会等,将其作为某一时段的高校俱乐部的活动或者训练场所。
3.3 、完善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体系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需要完善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一方面能够确保整个高校体育俱乐部健康良性运转,另一方面也能够为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9]。首先,在完善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体系阶段,高校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组建由学校和俱乐部共同参与的管理组织体系,学校主要由教师担任主管职责,而俱乐部的学生作为辅助工作,以便对俱乐部运作情况查漏补缺、做出预判。其次针对服务学生的主旨可制定由学生参与的管理岗位,使学生群体参与管理过程,以学生角度献策献计,在锻炼学生的同时及时了解其诉求,从而确保俱乐部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另外在运作时也可适度吸取商业化经营模式,将拓展有偿服务纳入管理内容,确保管理工作与社会发展结合的即时性[10]。
4 、结论
高校体育俱乐部无论在指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上,还是在雕琢学生对于体育意志的传承上,以及着力提升学生身心素质和文化认同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助力丰厚的优良途径,更是日后各大高校体育运动的拓展指向。随着近几年体育俱乐部教学成为热门话题,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模式俨然已经成为业界升起的新星,为大众认可,新的教育模式可以突破固定教学版式的约束,提高高校对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效率。此外一直秉承将学生放在第一位考虑的原则也让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模式更加人性化,不但迎合了学生个体发展的诉求,也非常符合社会发展和国家提倡的教育新理念。诚然,在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各种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关注此类模式的短板并及时加以修正补足,才能确保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的高效运作。
参考文献
[1]何建东,骆秉全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0(10):81-85.
[2]季新涛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2)-88-91.
《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探究》来源:《蚌埠学院学报》,作者:章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