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面对来自就业、情感、学业等压力,要在成长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心理压力,积极做好自我心理疏导和释放压力。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困扰,体育锻炼不仅是一种良好的运动方式,而且对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积极探索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路径,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1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
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上比较明显的表现是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过分看重个人得失,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挫败感,常常会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多为大学生是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较高,由于父母过分溺爱,成长环境过于优越和安逸,学生对父母、家庭的依赖感较为严重,当学生面对挫折和竞争压力较大的时候,难以自我承受打击,心理上容易产生失落感。此外,社会大环境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使大学生们产生了焦虑情绪,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使大学生较为吃力。体育锻炼一般分为群体锻炼和个人项目两种,群体锻炼主要是指固定赛事、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等。个人项目一般指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群体锻炼是提高大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培养竞争精神、磨炼意志能力以及养成良好性格的平台。个人锻炼与群体锻炼相比较,对心理健康的激励作用不那么明显。体育锻炼是国家、社会、学校当前积极推行的心理健康培养方式,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和措施。
2体育锻炼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2.1强健身体,提高心理素质
体育锻炼的最初目标是强健身体,改善身体不良状况。体育课是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基础课。当今的大学生,由于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不健康等原因,身体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存在“三高”、肥胖、失眠等身体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其心理问题更容易凸显出来。无论是身体健康的学生,还是身体处于亚健康的学生,长期从事体育锻炼,都能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达到强健心理的效果,为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保驾护航。
2.2提升认知,提高反应能力
体育锻炼的过程是一个锻炼意志力、协调脑部认知、身体能力的过程,高速运动能够使大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变化产生精准的感知,并及时做出判断,以使身体各部位完成相应的动作,达到预知的目标。因此,进行体育锻炼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开发大脑,提升智力和认知能力,更好地判断周边的事物,增强反应能力。因此,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可强化大学生大脑神经系统功能,提升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掌握更多的体育运动技能,增强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克服大学生的自卑心理。
2.3愉悦身心,改善人际关系
当代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压力以及学生自身性格的原因,不少学生出现了内向、自闭、自大等性格问题,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了很大障碍,最常见的表现是不能处理好与其他同学的关系,与同宿舍的同学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或者排斥学生群体,特立独行,人际关系紧张等。这些表现不仅是学生性格方面的问题,更是一种心理疾病的表现。而参加体育运动,尤其是团队性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融入群体,建立起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良好机制,有效地改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改变自己的性格,摆脱孤独感。
2.4缓解疲劳,保持良好情绪
体育运动是一项既充满竞争又建立快乐氛围的活动,每个参与者不仅能感受到竞争带来的刺激,体验紧张兴奋的感觉,又能够被快乐的环境所影响,忘却心中的不愉快,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疲劳和焦虑。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生产生多愁善感、杞人忧天的情绪,缺乏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这种不良的心态长久发展下去很容易造成心理疾病。因此,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改善他们不健康的心态,逐渐消除他们的悲伤焦虑情绪,促使大学生保持良好和积极的心态。
3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路径
高校体育锻炼要想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持久运行的联动平台,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目标,不断深化融合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培育的互动,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建立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联合培育模式,首先,要从高校教育管理方面着手,打破各部门之间互不干涉、互不联系的局面,加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学生管理者之间的密切沟通,积极创新和寻找学生体育锻炼的新模式。其次,利用好高校体育教学时间,将体育课堂作为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以此为契机,引导大学生主动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自身心理状况,学会主动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渠道和办法,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建设能力。再次,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体育教师的课上指导,课下与学生互动,传播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向联系,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体育锻炼常识,引导大学生有意识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最后,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应积极与学生家长联系,宣传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融合作用,改变家长只重视文化课、轻视体育课的观念,实现家校共同管理的模式。高校可设立家校联合培育大学生的长效机制,利用家长微信群等多媒体平台,积极向家长传递关于大学生体质与课外锻炼、心理健康的信息,向家长宣传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与方法,引导家长与学校共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建立浓厚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应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体育锻炼意识,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和帮助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高校可以联合教育管理部门、心理健康教育部门、高校体育教育部门等,在校园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发展课余体育俱乐部和体育文化节,将体育锻炼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与爱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的效果。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而建立健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平台也是刻不容缓的。高校的相关管理部门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创新、整合体育与心理学科,不断开辟新的路径与方法,使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实现身体与心理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颖.不同的体育锻炼类型对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影响及其心理中介变量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05):32-35.
[2]晏宁,毛荣建,毛志雄.身体活动与身体锻炼的情绪效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1):26.
[3]杨世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1999,(增刊):31-35.
《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路径探究》来源:《黑龙江科学》,作者:郭连心 孙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