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素质教育就必须要把学生的体质提升上去,否则素质教育也只是空谈,农村体育教学有一定局限性,本文就对农村地区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探讨。
《少年体育训练》宣传、贯彻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实践;传播、普及科学训练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开发学术研究,为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创新发展和培养竞技体育优秀人才和培养后备力量服务。
为实现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目标,必须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完善农村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加强农村学校体育的法规建设,加大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制订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加强体育教师教育,广开培养、培训渠道,认真落实有关政策,稳定教师队伍。
农村学校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目前,对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必须作具体分析,要考虑主客观的诸多因素,这是因为学校体育的目标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的体育意识、物质基础、师资数量和质量,地区差异和传统习惯等一系列问题。农村学校体育与办学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问题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农村学校体育的实施,由于条件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学校中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率为44.3%,其中村小和村教学点仅为29%左右。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农村学校体育规范化教学水平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现行大纲严重脱离农村学校实际。在依教案教学方面,中心小学以上为80%,村小和教学点仅为50%左右。这表明农村学校体育的随意性教学现象还十分严重。在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中,缺乏教师占首位,其次为缺乏器材。学校类型越基层,缺乏教师和器材的阳性率越高。例如,完全中学缺乏体育教师阳性率为10.11%,村教学点为26.67%。另外,对体育课无要求,挤占体育课时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说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状况,不仅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取决于社会对体育的观念和态度。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率较低(仅为55%),带来的后果是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难以落实。近年来,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缺额数字仍然较大,职称和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尚不足7%,中、初级职称和无职称教师占93%以上;中老年教师不足20%,40岁以下教师占80%以上。这一结果提示,今后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将是一项巨大工程。调查还表明,近三年体育教师减员比重约为11.15%。在教师减员的因素中,非自然减员比例过大。体育教师转业流向,主要是公安、税务部门和从商或回家务农。其主要原因是地位低下、工作劳苦而酬劳低等。在体育器材方面,调查学校的体育器材达标率为39.1%,村小和村教学点仅为34%。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体育的位置没有摆正、缺少经费,但也与现行体育器材配备规定指标与农村学校体育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有关。
二、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各级政府宏观管理的规划、方针、政策、经费投入等,也与一个学校体育内部管理状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学校体育管理机构的建全合理,有关管理人员的事业心和业务素质状况对学校体育具有决定作用。
1.校长。学校应有一位校长主管体育工作,作为主管学校体育工作的校长必须熟悉和了解我国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热心体育事业,并善于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改善体育工作条件,提高学校体育的整体水平。按照国家规定落实体育老师的有关待遇。
2.教导处(体卫处)。配备体育教师,遴选体育教研组负责人,提交校长任命,审批学校体育工作各项计划,安排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表,检查、督促日常体育工作,安排体育教师的业务进修,正确合理的评价教师的工作量。
3.体育教研组。体育教研组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全校的体育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和必要的规章制度;组织体育教师研究体育教学大纲的教材,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认真组织和领导早操、课间操和班级体育活动,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组织好学校运动训练和校内外各项运动竞赛活动,做好体育的宣传教育工作。
4.共青团、少先队。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应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和自身工作特点,积极配合体育教研组做好体育宣传,动员和组织青少年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5.班主任。加强与体育教师的联系,配合体育教师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组织好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必要的体育锻炼时间,协助学校开展运动训练,全面关心学校运动队队员的成长,尤其要重视其思想和文化学习,处理好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矛盾。
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领导是由多层次结构组成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相互协作,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协调一致高效地做好学校体育工作。
三、贯彻落实《中小学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加强课余体育训练
上足、上好体育课。学生每天上早操、课间操。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在评选“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时,体育成绩必须良好以上。正确使用体育合格标准测试证和体育合格情况登记卡。体育合格标准合格率、优秀率分别达到96%和30%以上。积极开展达标活动,学校有达标工作计划、总结。班级、学校达标成绩汇总表数据真实,抽测学生的成绩达标率、优秀率分别达90%、30%以上。学校建立课余运动队个以上。运动队每周训练3次以上,每次训练时间不少于60分钟。训练计划、运动员档案齐全。积极向一级院校输送体育特长生。每年举办一次以上田径比赛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以及4次以上小型多样的比赛活动。比赛的竞赛规程、秩序册、成绩册等资料齐全。积极参加县教育与体育部门举办的各种比赛,成绩突出。
四、注重体育科研,提高学校体育效果
体育教师要多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弥补农村学校体育所面临的体育器材严重缺乏、体育经费不足、体育教师的缺少、文化发民的不平衡造成的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素质的差距悬殊问题。当今,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在这种新形势下,实践已证明,素质教育也需要借助于考试手段,其目的是使考试服务于整体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体育必须要注重效果。
综上所述,为实现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目标,必须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完善农村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加强农村学校体育的法规建设,加大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制订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加强体育教师教育,广开培养、培训渠道,认真落实有关政策,稳定教师队伍。逐步增加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学校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应占一定比例。此外,要广开财源,多渠道、多途径筹措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