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论文发表陕南地区民间民俗传统体育发展情况综述

所属栏目:体育科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5-04-09 13:37 热度: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陕南地区民间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概括,以充分认识陕南地区民间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阐述民间民俗体育的概念,分析陕南地区民间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指出陕南地区民间民俗传统体育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国家级论文发表,陕南地区,民俗体育,现状

  有学者认为“民俗体育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休闲中所创造并为广大民众所传承的一种集体化、模式化的传统体育活动”,民俗体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区域性和民俗性,风俗习惯的不同,民俗体育的特点和形式也必然有所差异。因此,尊重各地区、各民族中民俗体育的发展权和生存权,保持各地区和各民族民俗体育的主权,保护人类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保持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就显得更为重要。

  陕南地区位于秦巴山脉之间,是我国地理南北差异的过渡带,既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接合部,又是南北文化交融、转换的交集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使陕南地区的文化源远流长,也使得区域民间民俗传统体育呈现不同的特色。但在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下,陕南地区如何保护这种独有的体育文化,如何更好地发展这种文化,延续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非常值得我们探讨的。

  一 民俗体育的概念界定

  国内并没有对民俗体育概念的界定形成统一的共识。《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界定为“在民间民俗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笔者则认为,民俗体育是指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由广大群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形态。细而言之,民俗体育基本包含两个方面:(1)民俗体育存在于广大群众生活之中;(2)民俗体育是被广大群众所继承和发扬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是可以延续的一种社会文化实践。

  二 陕南地区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研究

  1.陕南地区民间民俗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背景

  陕南地区地处我国中部,介于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之间,其上游秦岭耸立,下游巴山横亘,汉水横贯于其中,形成了两山夹一川的天然地形。汉水上游历史悠久,是南北文化交汇和转换的交点,是两汉三国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最先影响的地区之一。以汉江为主干,处于巴蜀文化、秦陇文化和汉文化三大文化区的枢纽地带。陕南地区的风俗体育长久在这种文化氛围的浸润之中,体现着它独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陕南地区民间民俗传统体育的种类和特点

  第一,节日习俗类(舞龙舞狮、社火、踏青、水船、跑旱船等)。(1)舞龙。舞龙的别名是“祥龙”,舞狮的叫“瑞狮”。龙狮出发前就给各商号、大店送帖,通知有龙狮队来拜年。龙狮队一到门前,店主先在旁边放一挂鞭炮,待大狮靠后,小狮子上前时,便燃放鞭炮向小狮子掷去,俗称“烧狮”。烧完狮后,武术队上前表演武术,接着店主在高楼窗口伸出一根竹竿,挂着一个大“利是”连同一棵生菜,让舞狮的人边舞边爬着自带的大竹篙,或叠成人梯,到顶上由狮子衔取,俗称“抢青”。取下“利是”,又燃放一挂鞭炮,以示送行。也有入屋舞狮的,名曰“扫荡”,意为把污秽邪气扫掉。(2)社火。社火全市各县流行。春节时一般在街镇村巡回表演,形式多样,有悬台芯子、高跷、地社火等,以各种脸谱服装扮演戏剧人物、场面,融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于一体。陕南悬台芯子社火尤为著名,多层钢架上叠立戏剧人物造型,有多至五六层者,惊险异常。还有舞狮、彩莲船、竹马、龙灯、板凳舞、贝壳舞等形式。(3)踏青。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由于全国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一,因而踏青节也就有先有后,三月三为陕西一带的踏青节。

  第二,民间舞蹈类(端公跳神、汉调桄桄等)。(1)端公跳神。端公跳神本为古代巴蜀巫师(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发展为民间歌舞剧,属地方小剧种,一般为男女二人演唱,多表现男女爱情内容,故又称“对对戏”。适宜排演小型剧目,其唱腔朴实柔和、表现形式活泼洒脱。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陕南最出名的艺术剧种。(2)汉调桄桄。汉调桄桄,又称汉中梆子戏,是陕西九大剧种之一,也是陕南最大的剧种,属梆子腔戏。其唱、白吐字归韵,均以汉水流域语音为基础,用梆子乐器击节发出响亮节拍。始于元代,既有秦腔高亢激越的特点,又融入川剧、汉调二簧柔和婉转之长,形成鲜明地方色彩和风格。汉调桄桄音乐优美,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表演动作大方、朴实,唱腔喜怒哀乐界限分明,生、丑、净、旦,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和谐完整,颇能代表汉水流域

  人民温和典雅、纯朴大方的性格特征。

  第三,娱乐游戏类。娱乐游戏类包括荡秋千、抓子、笑和尚耍狮子、赶毛、捉严颜等。还有一种是在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民俗体育项目――汉中滑竿。

  3.陕南地区民俗传统体育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第一,传承性不佳。民俗体育大都属于行为民俗,其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老一辈对年轻一代的“言传身教”。但是这种传承方式已被破坏,年轻人平时的娱乐方式很少再以这种古老的方式进行,大部分都进行电子竞技等。城镇化建设推行,城乡、村落的交通、通信等服务的发展,民俗体育的地方性渐渐减弱。由于诸多原因影响着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致使一些项目面临失传。

  第二,现代适应性不强。民间民俗体育起源于民间、传承于民间较为原始的文化形态,有些项目难免有一些消极因素,甚至有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成分,如陕南的端公跳神、羊皮鼓、耍坛等。这些项目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反映出陕南地区民间民俗传统体育难以适应现代文明的现实。

  第三,政府保护力度薄弱。民间民俗体育是一种民俗文化,属于民族的精神财富,它对社会长期产生着影响。然而,受到现代经济环境的影响,当地政府仅注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而忽视了这些具有历史意义与传承价值的项目,使陕南地区的民间民俗体育不能得到有效的、全面的发展。

  三 结束语

  陕南地区民间民俗传统体育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但是,我们对它的保护、研究力度较薄弱,如果任其发展,它很有可能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走向衰败,甚至断绝传承。虽然近几年国家已认识到民间民俗体育的价值,相关的研究不断增加,成果比较丰富,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今后一段时期,民间民俗体育的研究内容不仅要注重现状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更应该将研究的目光集中在民俗体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的探讨上,掌握民俗体育的发展规律,更有利于我们对其的保护和永久传承。

  参考文献

  [1]邱毅、杨柳、李宏印.汉水上游地区民俗体育资源利用探究[J].大家,2012(16):116~118

  [2]涂传飞、余万予、钞群英.对民俗体育特征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99~102

  [3]邱毅.汉水上游地区民俗体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黑河学刊,2012(6):102~105

  [4]杨柳.汉水上游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及其特征分析[J].大家,2011(23):55~60

文章标题:国家级论文发表陕南地区民间民俗传统体育发展情况综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tiyu/2613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