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仍是以身体锻炼为主,学生在课堂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运动形式,以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但从事体育运动,难免会由于动作不规范,学生不按规范运动导致一些运动损伤情况的出现,影响其正常的参与体育运动,因此,分析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可谓意义重大。
关键词:教师职称论文,体育教育,体育运动,运动损伤,预防
体育教学是现代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手段。然而在近几年来关于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报道屡见不鲜,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且还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安全,给现代的体育教育敲响了警钟,并且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问题也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体育教学的本质特性,也即是说不论体育教学的水平如何,在体育教学中都还是有可能产生运动损伤问题。然而在体育运动中,只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杜绝运动损伤问题还是大有可为的。因此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为了有效的控制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其重点就在于预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并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就能够有效地减少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问题的发生。然而如何才能够有效的预防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产生?就必须要加大对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原因的分析研究力度,从而通过研究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的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学生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的保证。本文从体育教学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出发,对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进行分析,并且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今后在体育教学中预防运动损伤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1、缺少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
许多体育爱好者,特别是喜欢球类运动的学生,他们只是一味地凭借自我感觉和习惯打球,对预防运动损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打球时从未考虑过在运动中如何来预防运动损伤;在运动中如果出现伤病应该怎样来处理。 正是因为缺乏关于运动损伤之类的知识, 才越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2、技术动作不规范
有些学生课上思想不集中,对技术讲解和示范没有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不合理,或者动作粗野、用力过猛甚至故意犯规,做一些危险动作,这方面的损伤比例最高。常见于足球排球篮球等运动中。
3、准备活动不够充分
在准备活动环节中, 学生不愿在操场上跑圈, 不愿动。 对于学生这样的学习态度, 那么教师就要采取别的方式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例如, 学生不愿意在操场上跑圈, 教师可以以体育游戏的形式来完成准备部分, 这样既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兴趣, 而且也达到了预热的目的; 如果学生身体的各个关节没有得到充分的预热, 就直接进入正式运动, 这样造成运动损伤的几率会更大。
4、运动量过大
在基本教学环节中,运动量过于集中,会使局部肌肉负担过重,运动时间过长,会使学生机能、体能下降,产生疲劳,这时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体力,而是继续运动或者训练,也是最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5、训练方法不当
教师教学时采用大锅烩,全班学生一样的训练方法,一样的运动量,这样对体质较差的学生是很不利的。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个体差异的不同,教师对学生的训练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 所以教学时应该因人而异, 教学要有针对性,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二、体育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1、从思想中认识运动损伤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方针
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特别是现在的青少年,对预防运动损伤的认识不够,或麻痹大意,不重视安全教育,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我们必须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逐步树立学生的现代体育观念,是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有效措施。
2、认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内脏器官惰性,增强各器官系统功能,使人体由相对安静状态过渡到紧张活动状态。首先要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做准备活动的意义,同时要根据学生特点,气象条件和锻炼或比赛情况而定。如一般兴奋性低,锻炼者水平较高,运动时间短的项目或天气寒冷等,准备活动强度可稍大,时间稍长。相反锻炼者年龄小,基础差,运动时间长或天气炎热,准备活动的强度宜小,时间可短些。或通过各种游戏、徒手操等练习达到活动做开的目的为主。总之,准备活动在你运动之前是非常重要的。
3、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体育运动中的损伤原因多种多样,只有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对外部致伤因素的抗御力。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减少运动损伤,因此,要注意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均衡发展。尤其要加强易受伤部位的力量、柔韧性和灵活性练习,这是有效预防体育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手段。
4、加强技术动作的改进和提高
教师在教授运动技术时要使学生明晰动作要领,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学习过程中要及时纠正、不断改进,避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由于错误动作、不规范动作给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5、加强运动场地、设施和器材的安全管理
学校体育部门应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合理安排运动场地的使用,对运动场地、设施和器材进行定期地检查和及时地维修或更换。教师每次上课前要提前到达场地认真检查,并科学合理地安排、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确保学生的锻炼安全。
参考文献:
[1] 曲绵域,高云秋.现代运动医学诊疗手册 [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