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了,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接受一些良好的政治教育。在很多大学,也都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及法律课程。本文是一篇编辑之友征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主体间性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重构中的运用。
摘要:主体间性也就是人对他人意图的推测与判定,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还可以据此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进行重构,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以下本篇就来探讨分析如何运用主体间性理论,重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关键词:主体间性理论,理念重构,思想政治教育
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其灌输教育方式一直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但是恰恰是这样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学生难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后果,不利于我国人才的培养。在主体间性理论的基础上,重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对于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从各个方面来介绍运用主体间性理论重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措施。
1 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主体间性理论的意义
1.1促进师生融合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主体间性的思想,强调师生之间的主体交往,并且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话语权,加强师生之间的“视界融合”,不仅能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还可以丰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容,使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更好的效果。
1.2促进创新
在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从主体间性理论的角度,不仅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还可以正确理解教育者同受教育者间的关系,改革创新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3加强人文主义建设
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基于主体间性理论重建教育理念,使得思想政治的教育目标与内容可以更趋完善,并且更加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主体间性理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完善,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方法模式等,提供新的教育思路。
2 主体间性理论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措施
对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主体间性理论的基础上,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日常生活为背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落到实处,才可以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以下就来介绍具体的重构措施。
2.1建立平等的教育理念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管理”转向“服务”,排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管理为主的教育方法,避免因为“听话”为标准的教学观念使得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发挥,限制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用主体间性理论指导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平等的观念,在师生平等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革除一切不平等现象,师生相互间增进理解,达成共识,实现师生之间双向交流。并且在具体的实施中,师生之间应该可以彼此尊重对方的独特个性,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可以从内心去主动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真实的体现在学生身上,树立平等的教育理念,使学校的教师可以公平对待学生,以满足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中的需要,将传统的教师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和启发者,有效提高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2.2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中,重构我国的教育理念,运用主体间性理论,提高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对于我国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构建合理的教育模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单向灌输”教育中的弊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与主动性。基于主体间性理论之下,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师不应该仅仅将学生当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应该与学生之间构成融洽的沟通关系,不再是将书中的内容重点点出,而是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局面,在“交往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会得到提高,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2.3实施实践教学
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应该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在人与人间的交往实践中,才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得到完美的实施。在基于主体问性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重构中,可以通过“交往实践”的模式,引导更多的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并且可以通过自身的劳动去服务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构建学生与社会的互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注重课内和课外相结合,避免传统道德说教教育方法中的弊端,使学生可以利用知识优势转化为内在素质以及实际行动,理论联系实际,可以通过社区服务活动、社会调查、知识竞赛、参观革命教育基地等方式,使学生可以由静态学习转变成动态学习,到社会中去体验实践,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个人素质。
2.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在主体间性理论下,重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应该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创新传统的教育方法,避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将填鸭式教学方法排出,创新我国的教育方式。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该先学会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以主体的地位参与到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综上所述,采用主体间性理论重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仅符合当代的思想潮流,更是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同学生两个主体间的思想交流,避免传统“独白”式说教教育中的弊端,把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并且结合教育资料,联系两个主体使双方达成对话与理解,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效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关期刊简介:《编辑之友》是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编辑专业学术性刊物。该刊力争反映编辑出版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最高研究水平。以编辑理论研究为中心,主要刊登编辑出版科研论文,兼及编辑工作的其他方面,努力在保持学术性的同时兼具实用性。 本刊倡导编辑科学研究、探索编辑工作规律,提高编辑队伍素质,促进出版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