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由于环境、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比方说不爱护环境乱丢乱扔;语言不文明常说脏话、粗话;不注重学生形象女生穿耳男生留长发;少部分不讲诚信,欺骗家长,向家长要钱要手机;不讲究科学饮食,经常吃零食并且浪费粮食,不喜欢学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甚至有个别学生养成了吸烟喝酒赌博偷盗等不良行为习惯。虽说这些现象是部分学生所为,是个别现象,作为教育者如果不去加以教育引导,只怕有更多的学生会受到影响,甚至走向歧途。
良好行为习惯是人们在对具体人、对事的行为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对人的一生起积极作用的习惯。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目前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初中生的品德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内容等方面来看,培养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都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面对中学生成长的困惑或问题,如何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良好行为习惯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我在担当了农村初中十几年班主任工作中,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规范约束
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和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校纪校规规范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对学生实施规范约束,首先要明理,要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其次要有激情,要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设情景,宣传规范,使学生从内心自觉接受。再次要促行,要发挥规范的督促、制约作用就要经常开展检查、评比活动,及时发现学生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对学生中产生的不良行为要对照要求,及时矫治,使规范落到实处。
二、通过榜样示范
初中生具有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富于幻想,主动活泼,追求高尚道德的特点。我们应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在教育学生要乐于助人时,我们再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以雷锋为榜样,更要以现实生活中身边的“活”雷锋为榜样。在班上通过具体的人和事进行评比,通过表扬和激励,带动更多的人去做好事。学校评选的文明之星、节约之星、报恩之星等,我们可以把他们作为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以优带差,让所有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集体意识的强弱,道德水准的高低,对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极大。班集体中如果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风貌,较高的思想境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无形的鞭策和制约,必然会培养出团结互助、关心他人、严肃认真、奋发向上、品格高尚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必须抓好班风建设。班主任要起引领示范作用,要培养好班团干部,让他们在班上给学生做好表率并切实的履行好职责,使班集体洋溢着正气、充满阳光、积极向上,学生开心快乐的学习生活。
四、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是指人通过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调控自我和评价自我,自己教育自己。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应结合初中生心理特点,注重对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不断创造德育情境,让学生针对具体行为习惯问题,通过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真正使行为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对于学生来说,在良好行为养成过程中,常常会因缺少恒心而行为反复,对此,教师要加强引导,可以通过班级的班干部竞选、小组长轮换、文体活动、主办黑板报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机会。
培养学生会干部、班团干部及学科代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让学生自己做管理的主人。只要学生能做的事情,老师决不要包办,让他们放手大胆的自主创新、自我管理,允许他们犯错误。一旦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点拨引导,并做好后台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要建立完善小组评价机制,在评价过程中促发展。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学生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一个人如果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将受益无穷。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其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未来。让我们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人、做事、学习、生活的习惯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