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数学教学的目的已不再是让学生应对考试,而是以学生为主导,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为目标。数学文化是数学的价值体现,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文化素养,改善课堂教学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一书由冯斌编著,他现任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数学教研员,长期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在一些知名数学期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曾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优秀教硏员等。该书汇集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宁波本土的初步实践成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教学的真功夫在课堂上,书中的课堂写真部分所列选的案例,大都是荣获国家、省市比赛的展示课,凝聚了一线精英教师数十年的心血,经作者的精心整理,更具备鉴赏和推广的双重价值。其一,该书课型设计比其他教学设计更具有全面性,囊括了章引言课、概念课、命题课、探究课、复习课和热点精选等,覆盖面较广。其二,该书具有可操作性,书中的教学设计涉及不同课型,在夯实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了一线教师实践经验,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其三,该书具有通俗性,汇集的教学设计的优秀作品、课例都是非常典型和通俗的。其四,内容具有深刻性,在课堂写真环节,设有主持人点评以及对该课型的认识,而附录展示了作者历年来在各类期刊发表的论文,凝结着作者在新时期背景下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认识与反思。该书一共六章内容。第一章介绍高中数学章引言课,在主持人语中,对该章内容作了指引,接着介绍对章引言课的认识,阐述章引言课的教学价值、教学思考和几个着力点的指引;在课堂写真中,分别展示了“三角函数”“空间几何体”“推理与证明”和“计数原理”章引言课的实录与反思,附录又对这章作了总结。第二章为高中数学概念课,其余每章也均以主持人语开始,介绍与指引该章内容。在课堂写真中,介绍了“曲线与方程”“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教学设计。第三章为高中数学命题课,在介绍完对命题课的认识后,依旧是课堂写真,包括“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课堂实录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等内容,附录为基于“生本课堂”的课例教学与反思。第四至第六章中,分别展现的是高中数学复习课、高中数学探究课和高中数学热点精选,叙述了关于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复习课、“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定点定值问题”“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学设计等内容,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数学文化应该渗透并融入数学教学的各个模块中。数学教育就是数学文化教育,落实文化教育才能更好地体现文化的教育功能。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逐渐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让课堂处处充满生机,逐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活动中,可以将丰富的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数学文化,使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数学文化知识;可以讲述某位数学家或科学家的故事,某一数学名称或定义的由来等,培养学生寻根问底、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也应注重趣味性和实效性,在注重知识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感受文化之美。
数学文化课的呈现方式应该多样化。数学较为抽象,教师在课堂上要多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数学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例如,在几何教学中,可将几何与美学结合,通过阐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解答几何学问题,还可以利用现代化工具作为辅助,让数学课堂更加形象化,充满立体感,调动多感官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此外,还要关注数学课本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增强各个学科之间的互通性,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后也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充分了解数学文化的呈现形式对学生的影响,提出合理意见并加以改进,使之更适应数学文化的融入。综上,数学文化应该体现在数学课堂的方方面面。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应多加以文化熏陶,拓展学生视野,注重数学文化和数学精神的培养,更好地启迪学生思考。
作者:冯斌
数学文化融入课堂的方法相关推荐愉悦数学课堂回归学生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