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所属栏目:人文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21-06-11 09:28 热度:

   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大学生活是一段美好的记忆,同时也是一个人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同其他学习阶段所不同,孩子不再局限于校园生活,在逐渐与社会所接轨。而他们的一些行为习惯、个性特征等也将会逐渐成熟起来,都将会受到社会的影响。由于社会生活较为复杂,孩子们每做出的一个选择都将会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时,早期家庭教育就发挥到作用了。

早期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一.早期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个性特征和人格的影响

  1. 早期家庭教育对个性特征的影响。

  早期家庭教育是指在孩子入学前对孩子进行的家庭教育,其不但会影响到孩子知识的储备,同时也会对其个性特征以及其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早期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往往会对孩子的各种生活习惯进行培养,从而使其可以尽早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此外,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家长还会对孩子的性格、个性进行培养,进而使其可以具备健全的性格以及独特的个性。并且,在我国许多的家庭中,其对孩子进行早期家庭教育时还会对其知识储备进行提高,并逐步使其学会感恩,进而提高其素质修养。对于我国绝大部分的家庭而言,其对孩子所进行的早期家庭教育确实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知识储备,并提高其素质修养、培养其性格与个性。然而,还有少数家庭所进行的早期家庭教育却并不会起到相应的效果。这并不是由于其早期家庭教育的方式及内容出现了偏差,而是由于家庭中父母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诱导,从而使其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因此,为了保障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孩子可以培养出独特、正确的个性,家庭中的父母需要做出一定的牺牲。这里的牺牲并不是指需要对孩子做出身体上的牺牲或是金钱上的牺牲,而是指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家庭教育期间需要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更好的提高孩子的素质修养。

  2. 早期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影响。

  早期家庭教育不但会对孩子个性特征的培养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孩子的人格。正如上文所言,早期家庭教育不单是一个提升孩子知识储备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促进孩子人格发展的一个过程。因此若是早期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将会严重的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培养。例如,若是家庭中父母时常放任孩子一人生活,将会导致孩子逐步养成孤僻的人格,进而使其在上学以及工作中,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此外,若是在家庭中,父母时常吵架或打架,将会导致孩子养成一种暴力的人格,进而使其在学习中或是工作中时常会出现暴怒或是急躁的性格。另外,还有一些孩子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曾经受到过一些强迫,因此其在日后的生活以及学习中时常会表现出加强的自我保护现象,进而使其逐步形成了自闭的人格。自闭型的人格不但会对孩子的正常交流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对其学习方式以及工作方式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早期家庭教育中的几点经验总结

  通过上述对早期家庭教育的描述,我们可以得知早期家庭教育不但会影响到孩子独特性格的培养,同时也会对其人格的养成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使孩子可以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培养出自身独特的性格并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我们需要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做以下几方面的培养。

  1. 培养和提高孩子对自己情绪的管理能力。

  首先,在早期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培养和提高孩子对自己情绪的管理能力。培养和提高孩子对自己情绪的管理能力不但可以使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与工作中均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对待生活,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强孩子的心理素质能力。而在培养和提高孩子对自己情绪的管理能力时,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早期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做孩子管理情绪的示范者,只有父母在家中起好带头作用,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提高对自己情绪的管理能力。第二,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家庭教育时,需要积极的帮助孩子做情绪的管理者。

  2. 培养和提高孩子对爱和幸福情感的感受能力。

  其次,在对孩子进行早期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还需要培养和提高孩子对爱和幸福情感的感受能力。提高孩子对爱和幸福情感的感受能力不但可以使孩子可以感受到世间的爱与幸福,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而在培养和提高孩子对爱和幸福情感的感受能力时,父母首先需要学会倾听。倾听不但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成长情况以及所见所闻,同时还可以给予孩子被尊重的感觉,进而提高其自信心。同时,在培养和提高孩子对爱和幸福情感的感受能力时,父母还需要教会孩子感恩,进而使其可以获得满足感与幸福感。

  3. 培养和提高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最后,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过程中,父母还需要培养和提高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具备这一能力后,孩子不但可以在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获益,同时也可以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而提高孩子与他人交往能力的前提是家庭和睦,只有较好的家庭关系,才能促使孩子具有较强的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另外,父母还需要逐步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从而使其敢于与他人交流,进而有效提高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三.研究对当前教育的意义和启发

  1. 关注和理解受教育者内心的情感体验才是教育的真正开始。

  身为一名教师,必须能够主动亲近孩子,同孩子多进行一些沟通交流,掌握孩子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困惑,并积极关注和理解孩子内心的情感,为孩子制定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案。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负面情绪时,教师要利用课下时间找该孩子沟通交流,在稳定孩子情绪的基础上,再帮助该孩子分析事件发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不应过分地否定孩子的想法,使其出现委屈的心理状态,影响之后的学习生活。关注和理解孩子的内心情感,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都将会拉近教师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使得孩子能够在沟通交流过程中稳定负面情绪,朝着好的一面思考问题。目前,各大高校已经加大了对教师的相关培训工作力度,意在培育出一批高品质的教师,给以孩子更好的教学体验。

  2. 在相互理解和尊重信任的基础上才会有有效的教育。

  相互理解和尊重信任是一个教育者所必须具备的教学品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尊重、信任受教者,以一个平等的态度同受教育者沟通交流,才能够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简化教学难度。在过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偶尔会因为一些个人因素,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给孩子,在课堂上打骂孩子,严重时会狠狠惩罚一些犯了错误的孩子,甚至体罚他们,将他们作为自己的情绪宣泄对象。但相反的是这种惩罚孩子的方式,不仅没有帮助孩子改掉学习过程中的坏毛病,反而使他们加深了对惩罚的痛苦和教师情绪失控时的样子的记忆,给以他们的学习生活留下了较差的记忆,甚至影响了孩子同教师之间的关系。一些孩子会因为记恨老师而故意不听该师所教授的课程。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不对的,教师需要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把一些不良情绪带入课堂中,面对一些问题孩子,要采取鼓励、教育的模式,首先让他们认识到不良学习态度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其次可以对他们进行再次教育,引导孩子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

  3. 教育者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创建良好的环境。

  就过去的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中,我们得出了教育是双向性的一个教学过程的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良好的教学心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修养以及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使得自己在教育过程中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将一些个人情绪带到课堂上,避免给以孩子较差的学习体验。在对待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时,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得自己能够新平气合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将一种教学朝气传递给受教育者,引导他们融入到教学者的教学氛围中,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大学教育教学中所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结合近几年来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一些不良案例,更加重了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决心。但研究表明对大学生人格特征造成严重影响的则是每个家庭的早期家庭教育,早期家庭教育同孩子们的个性特征、人格等都息息相关。为此,家长们必须在孩子孩童时期做好相关的家庭教育工作,给以孩子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在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在大学学习中,孩子能够有效利用起早期家庭教育中所培养出的个性特征,在大学生活中树立起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和责任心,进而可以及时适应起大学校园生活。

  参考文献

  [1]帖晓瑛探讨健康管理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0, 15(05);:76.

  [2]曲鹏达.大学生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D].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

  [3]张冰,,许晓辉家庭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1):86-90.

  《早期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来源:《文学教育》,作者:靳翠华

文章标题:早期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renwen/4592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