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德育教育对学生三观的形成、和心理健康都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跨学科德育的教学模式,以及这种模式的实施。
《同学少年》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同学少年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众多的栏目设置,同学少年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跨学科德育让学生学会从多学科视角去思考问题,并促使学校形成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德育态势。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基本模式主要有殊途同归式和庖丁解牛式,具体策略层面则需要关注德性主题设计、教学活动开展的难易度与多样性以及教师共同体的组建等方面。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部颁布了系列相关政策文件,针对当前学校德育的诸多要素发生的新变化,提出了跨学科德育、综合育人的新要求,这可以说是指导当前学校德育实践的重要举措。当前,如何推进跨学科德育、整体育人、凝聚德育合力,在实践层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困惑,亟待予以研究与解决。
一、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涵义
要进行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首先需要厘清其具体涵义。“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是“跨学科德育主题”的三个关键词。“跨学科”(cross-disciplinary) 是既不拘泥于某一学科内,也非无边界的超学科,它意指打破学科界限,有效整合各学科相关知识,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元素,以开放的视野来设计和选择德育主题。“德育”规定了跨学科主题具有的“德育”属性,以区别于其他种种“非德性”的主题,这样的主题是始终围绕学生的德性成长来展开的,是服务于“德育”需要的。“主题教学”明确了跨学科德育课程的设计与组织方式是主题、专题式的,而非知识逻辑性的、系统结构式的。是基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科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而非学校德育活动的全部范畴与内容。
综合上述,本文认为,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目的,以现行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跨学科知识整合为内容,以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良好道德素养为目标的一种教学形态。
目前学校德育途径主要有三种范式:(1)德育课程;(2)学科课程间接德育渗透;(3)非正式课程、校本课程。本文论及的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可以说是以上学校德育途径的一种有益补充,是以第一、二种范式中的跨学科课程内容作为德育载体,以第三种范式中的德育主题和多种活动方式为选题方向和组织方式。通过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从多学科视角去思考问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及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从学科教育向全面育人过渡,各科相互配合与渗透,面向全体学生,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德育态势。
二、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沿革
新世纪以来,为纠正以往教育实践中重智轻德、重知识技能传授而忽视良好人格和个性塑造的偏向,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与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并列为“三维”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首次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作为新的目标维度纳入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视野,凸现了育人为本的核心课程理念以及对教育本质功能认识的理性回归,表明了国家在新时期对于人才培养规格、学生素质的全新要求和期望,成为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切实指导学校育人实践的重要指南、学科课程和教学目标达成的基本遵循。这次课程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学科的独特育人功能,明确了各学科教师立德树人的职责和使命,过去那种学科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状况极大地得以改善,学校育人的广泛性、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当前,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的价值观较量,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多变,学生当中出现了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和行为出现偏差,思想困惑日益增多。面对新的形势要求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变化,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针对学校德育工作,近两年来国家颁布的系列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更为具体的举措:“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的育人功能,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从强调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到明确各个学科的独特育人功能与价值,再到现在要求在跨学科视野下整合学科内容,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发挥各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反映了国家在学校育人问题、学科德育问题上的新认识和新发展。当前,在学校教育中以主题教学方式进行跨学科德育是对学校现行德育途径和方式的有益补充,必将有利于扭转长期以来各个学科在德育工作中 “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局面,增进学科间在德育问题上的沟通与合作,增强学科教师立德树人的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利于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学校德育,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
三、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基本模式
依据对当前我国学科德育的教育教学现状的把握与实践分析,有效开展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殊途同归式。这是一种学科取向的跨学科模式,通过分析发现多个学科中存在的共有的概念、相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取一个德育主题,继而围绕该主题有效地整合各个学科的相关内容,同时补充或挖掘其他相应学科可能存在的课程资源,形成一个以主题为轴心的课程单元,这种主题选择方式是归纳聚合式的。
案例1 体验长征精神
思品课和语文课有着天然的联系。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发现五年级教材《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单元中“二万五千里长征”和五年级语文教材《七律・长征》这两课内容相似,尽管课本编写者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但教学时必然存在重复,语文课要准确了解诗的内涵与意境,显然离不开对长征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件的了解,而社会课要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必然离不开对毛泽东主席诗作《七律・长征》的理解与感悟。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两科教师决定合作完成这一内容的教学。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为更好地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长征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小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确定以“体验长征精神”作为德育主题。为丰富主题教学,同时补充或挖掘其他相应学科可能存在的课程资源,如音乐学科情感体验丰富、体育学科身体体验强烈,两个学科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完成这一主题的教学。语文课设计的活动有讲解《长征》《丰碑》等篇目、学生写观后感、举办故事会。品社课上,探寻长征的原因、寻找长征路线,观看电影,了解长征的意义。音乐课上,选取《长征组歌》选曲,演唱当年红军唱的歌曲。体育课上,设计《重走长征路》的越野行走、开展拓展运动、模拟通过铁索桥,身体力行体验长征的艰难和壮举。通过以上各个学科所设计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全方位感悟长征精神,如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坚定信念等。 庖丁解牛式。这是一种主题取向的跨学科模式,它以一个涵盖面较广、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论题等作为德育主题,然后再将该主题分解为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均整合了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单元教学逐一展开,这种主题选择方式是演绎发散式的。
案例2 国际理解
为促进不同国家和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一个以国际理解为主题的跨学科德育主题周。围绕主题和小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分设了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文学故事、传统游戏、民族艺术、风俗礼仪)、共同关注的问题(毒品、环境)、国际贸易(商品种类、货币兑换)等三个专题。三个专题的研究,则需要不同学科的知识支撑,如语文学科展示来自不同文化的代表性国家的短篇故事,体育学科让学生玩世界各地的游戏,艺术和音乐教师使学生专注于各类视觉媒体和各民族的音乐,外语学科角色表演不同民族的风俗礼仪,社会科探究毒品的种种危害和社会影响,数学教师则讲授有关外国货币的知识,等等。
以上两种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方式,打破学科界限确立同一探究主题,改变了学科之间互不往来的状况,加强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也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 其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某几个学科知识内容及结构的综合,而是使学生从多学科的视角立体的、全方位的、深刻的理解主题问题。
四、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为确保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顺利实施,具体策略层面需要关注德性主题设计、教学活动开展的难易度与多样性以及教师共同体的组建等方面。
(一)确立具“德性”的主题是教学的关键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概念和提法并不陌生,在世界范围的课程与教学实践也并不少见,其价值取向大都指向综合性知识的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开发与提升上,而较少关注其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导向和育人作用。尽管直接德育课程、语文、历史等学科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各自独特的育人价值,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的养成更是一个多学科涵养、长期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跨学科综合育人,更能达成“1+1>2”的德育效应。
作为跨学科的德育主题,其目标不仅是整合学习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跨学科过程中培育学生的价值观、获得德性的成长。从“德性”的内涵上,主要指学生的道德品性、健康人格、社会责任能力、民族与国家情感的养成。从“德性”的来源上,非常广泛,那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主流价值观、思品类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育德范畴、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价值观问题、思想困惑以及现实生活中具体可感且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都可以进入主题选择的视野,如上述案例中的以长征精神为代表的民族精神、国际理解。在学科从属上,基本上以思品类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内容为辅。
(二)有效的主题教学应难易适宜、活动多样
如何把握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跨度、深度是教学的难点。跨学科随心所欲的“跨”,而是在一定范围内“跨”,这个范围的选定,要看其学科整合、知识整合后是否最有助于发挥其综合育人效益的。至于主题设计的难度和深度,由于主题教学本身的特点所限,当前的确很多主题活动在开展时,其本身在知识经验和学科逻辑上并未体现出应有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以至于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中会简单重复出现相同的主题,如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都会有感恩教育的主题,但并未显示出随学生认知和年龄特点变化而体现难度上的差异。为此,依据主题组织或编制的课程必须关注各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性,运用“最近发展区”原理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使主题难度水平契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逻辑思维和发展水平。
活动方式不同,对于学生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也会各异,因此主题教学应构建起活动形式多样、实施情境和教育内容丰富的活动体系。活动方式上如通过观察、访问调查、制作、实验、游戏、比赛、角色扮演的体验和探究活动,以及应用言语、文字、图像、绘画、动作等表现自己活动过程的思考和交流活动。要摒弃单纯说教的德育方式,选择让学生亲身参与、现场感受、触动灵魂、生成感悟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情境体验式、辩论式、角色模拟式、自主探究式等。
(三)教师组建“跨学科共同体”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跨学科主题教学,将会涉及多个学科的课程和活动,需要不同学科教师组成教学共同体,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深入了解自己和其他学科知识脉络,把握主题知识的内在结构和联系,精诚合作进行主题设计与教学。
为使跨学科共同体有效运作,注意如下三个层面的问题至关重要。首先,确立共同体的核心人物。鉴于主题凸显的“德育”属性,决定了思品类、语文类课程教师会在跨学科共同体中起统领作用,担当共同体的召集人、规划师、协调员等多种角色。
其次,建立跨学科共同体教师互动交流的教研制度。学科教师不仅要熟悉自己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而且还需要通过共同体内定时的交流来熟悉其他教师的课程,了解其他教师将教授哪些内容、技能;在此过程中,识别不同课程之间存在着哪些重复的区域、还遗漏了哪些重要的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适合整合的潜在的区域等。通过共同体内的互动交流,寻找和发现一些不同学科都要涉及到的,需要长时间探究的,需要跨学科学习的一些共同的德育概念和主题,这些共同的主题将为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设计奠定基础。
最后,跨学科教师共同体所应具有的特质。相对于学科教学,跨学科教学需要面对的困难与问题更多,对从事跨学科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个理想的跨学科教师应具备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尝试、对专业发展不懈追求,对教学改革充满热忱,并涉猎过多门学科,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合作、善解人意等。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虽能够综合发挥各学科育人功能,利于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能够强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扩展视野,培养其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但这种主题教学方式并不是万能的和普遍适用的,也并非组织课程教学的唯一方式,它只是众多教学、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它是现行学科教学的有益补充而非替代,学科教学与跨学科主题教学应辩证结合,共同发挥育人的整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