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培养的过程总,高等院校的管理和发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很多专家和研究人员也针对此进行过研究,本文是一篇教育投稿杂志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探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之路。
摘 要 《我的大学观》探讨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问题。首先,全面论述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次,深入透析了人才培养的机制,最后,详细阐述了人才培养的体系。一所大学的管理精华浓缩于此书之中。
关键词 大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
Explore the Way to Optimize University Talents Training Mode
――Comment on "My View of the University"
YANG Liu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Abstract My view of university" discussed issues related to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training model. First,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f the target personnel training; secondly, in-depth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dialysis, and finally, elaborated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Management concentrated essence of a university in the book being.
Key words college management; talent training mode; talent training target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自中世纪大学诞生以来,大学就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职责。培养人才是一所大学最基本的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也是大学一直关注的问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的声誉与竞争力,因而大学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不断学习、更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改革人才培养的实践。由于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多变性,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不是直接连通的,而是通过中介环节联系起来,这个中介环节就是人才培养的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既融会人才培养的理念,又贯通于人才培养的实践。具体说来,“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为培养学生所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目标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一定的教育理念,为了教育实践而设计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经历了知识型、专门型、能力型等不同目标的发展时期。在这些目标下培养出的人才,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造成了许多问题。譬如知识型的人才培养目标造就了一堆只会读书、考试的书呆子;专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致使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等等。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掌握牢固的知识,更多地是提升综合的能力与素质。同时,社会的发展促使人的进步,人的个性化需求不断表现出来。因而,大学在培养人才时不得不考虑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认真选择人才培养的模式。
当前,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面临“专才”与“通才”之争,“知识型”与“实用型”之辨。可谓众说纷纭,让人迷乱无措。笔者读了杨延东教授所著的《我的大学观》一书,发现其中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回答了这些问题,值得其他高校借鉴。此书涉及了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体系等问题,不仅从宏观层面回答了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还从中观层面介绍了大学人才培养的机制,更是从微观层面阐述了大学教学与管理体系中的具体做法,可谓用心良苦。这本书不仅是为高教研究者所写,更是为高校的管理者所写。一所大学的管理精华浓缩于此书之中。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表达
关于人才培养,每个大学都会制定一定的目标,用目标引导和激励实践。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与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有关。当今社会,知识、技术更新换代之快,仅掌握短期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应对社会的发展需求;人的个性的解放促使人的需求也更加个性化、多变化,仅掌握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难以跟随个人需求变化的步伐。唯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才能应对各种多变的环境、满足个人多样的需求。这些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学习能力既指个体掌握阅读、书写等基本技能,也指个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持续不断地学习;实践能力指个体能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动手能力较强;创新能力指个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不拘泥于旧模式,勇于提出新的观点或开发新的技术。
我国部分大学意识到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并开始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些学校把培养“知识型”或“实用型”人才作为总目标。“知识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开阔心智、获得领悟,总体培养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实践,着重培养实用型的人才,改变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局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然而,这种两种目标存在明显不足。知识型目标在着重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缺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成为“思想上的伟人,行动上的矮子”。而实践型的目标在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忽视了知识传授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知识基础不扎实,最终反而影响了实践能力的发挥。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应该结合“知识型”和“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精髓,把他们的优势组合,重新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其实,在杨延东教授的《我的大学观》书中帮我们回答了这一问题。书中提出了“适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弥补了“知识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足。“适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实践,并不断地创新。倡导品行、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三位一体。它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还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适用型”的目标可谓是对人才培养目标较为全面的表述,既看到理论知识的基础性,又体会到实践操作的应用性,还意识到思维创造的发展性。 2 对人才培养机制的深入透析
人才培养机制指的是用思想、制度和规定来引导和控制人才培养的过程,并使其高效地运行。“人才培养机制,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方面,主要包括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文件的制定、管理工作的实施等。”大学培养人才的过程不是任意而为,而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具体的运行规则,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
用什么样的方式培养学生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求,一直是困扰大学的问题之一。制定统一化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也不能使个性解放的学生得到满足。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实行“一刀切”,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同一规格的,没有特色。这一方面致使学生的特长和潜力难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造成人才分布的不均衡,有的专业人才过剩,有的专业人才稀缺。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机制出了问题,高校没有形成符合时代、社会、个体需求的培养机制,最终致使人才培养出现重重问题。
面临如此严峻的问题,高校开始反思人才培养,不断探索、寻找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总体的构思上,分流培养成为一些大学的选择。分流培养是根据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和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与潜力而提出的培养方式,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主张按照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对学生进行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杨延东教授在此书中深刻、详细地阐述了分流培养的机制,并以其领导的BH大学为案例,具体地介绍了分流培养的原则、教育模式和特色等问题,帮助研究者和管理者深入分析了分流培养模式,对高校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在学生学习管理上,完全学分制也被许多大学所采纳。“所谓完全学分制,就是用学分管理课程及其教学,由学生自己选择课程和任课教师、自己安排学习进程、自己决定毕业时间,在一定年限内休完规定课程学分并累积达到毕业要求即获得毕业证书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在此书中,杨延东教授深刻分析了完全学分制的内含与特点,要求与保障,为我们了解学分制提供参考。在学生日常管理上,民主管理也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所看重。曾有学者认为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笔者颇为赞同。这个学术共同体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管理,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应该只是听从各种安排的麻木人,而应该是主动参与到管理过程、表达自己心声的活生生的人。在此书中,杨延东教授提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三三制”,即学生干部聘任制、学生干部定期轮换制和学生民主参与制,主张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体。正如作者书中所说,“学生管理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其最高目标是不管理,最终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这一管理机制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细化
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涉及大学中教学环节、课程体系的设置问题。教学环节如何设计、课程体系如何安排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结果。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只安排本专业课程内容的课程体系也难以培养出通识型的人才。大学在教学环节和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必须明确培养的目的,并遵循目的设计出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最终采取行动、进行实践。
目前,我国高校在教学环节与课程设计上偏重于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生硬地学习知识,学生既没有实践演练,也没有与教师讨论交流。最终造成学生学习就是记忆知识点,考试则是背诵知识点。在这样模式下培养出的大学生怎么能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也难怪人们调侃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面对如此情形,大学必须觉醒,必须意识到教学环节与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要培养高分高能的学生,就必须在教学环节和课程设计上同时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杨延东教授在《我的大学观》书中,以BH大学为例,遵循精细化管理的思想,详细、具体地介绍了课堂教学的设计安排。他主张构建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这种课堂分为三个层面:首先讲清楚理论知识是什么;其次让学生明白知识的用处;最后让学生进行实践。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浓缩在每节课堂中,有利于帮助和督促学生的学习。另外,此书中还明确了学生的专业主修能力方面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各显其长;还介绍了知行测评体系的内容,渗透着作者精细化管理的思想。作者从细节出发,以小见大,启发高校管理者和研究者。
当然,《我的大学观》这本书也并不是完美无瑕。作者在书中仅仅探讨了大学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较少涉及,而大学的职责不仅仅是培养人才,更承担着发展科学与服务社会的重任。但是瑕不掩瑜,此书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为当今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抉择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它探寻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之路!
参考文献
[1] 朱雪波.关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问题的在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
[2] 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3] 肖菊荣.对高校学分制实施的反思和重建方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1(2).
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