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期刊投稿基于农村教师成长视角的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日期:2015-11-19 12:20 热度: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了,教师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了,很多教师也开始逐渐培养自身的能力。本文是一篇教育期刊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基于农村教师成长视角的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不断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关注。但由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起步较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还有诸多问题。促进农村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教师自身要三方合力,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帮助农村教师构建成长的环境和平台,有效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高效教学

  一、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所谓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自身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外部的行政命令、教师群体的惯性思维等因素,所进行的自我反思和专业完善。这种意识来自于教师的内在追求,以实现自我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通过充实自己的生活,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加厚自身的专业文化底蕴等方式实现目的。现阶段,我国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起步较迟,无论是在教育硬件资源方面,还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方面,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不仅不利于城乡统筹教育工作的开展,甚至还会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足以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不仅会影响到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甚至会影响到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效果。因此,教师应正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工作,积极面对存在的困难和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善自己的专业发展。

  二、影响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目前影响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工作环境有待改善

  虽然我国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工作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不少农村中小学的校园建设和城市中小学的校园建设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距离,例如教学设备相对落后、教学资源不够充足等。不少教师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会感到一定的失望,继而对专业发展也失去希望和信心,甚至会有部分教师脱离教师岗位去从事其他工作。在较为困难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既考验到教师的工作意志力,也考验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情。特别是在我国西部较偏远的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的组成结构还出现断档的情况。年轻的教师越来越少,优秀的骨干教师也逐渐外流,令农村教学的质量更加不尽如人意。

  (二)师资日益稀缺

  自从我国调整学校的布局之后,不少农村地区都出现了很多麻雀学校。这种学校现状导致这些农村地区在有限的师资上,开展着无限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不仅让教师感到身心疲倦,也在拖垮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而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因此而疏于自身的专业发展,专业发展目标欠缺,教师就会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其次,由于城乡师资不对称流动,也在让农村师资队伍日益稀缺。不少农村教师都盼望着能够到调到城市学校,因为城市学校的教师其薪酬和待遇都要胜过农村教师。城乡师资的不对称流动令农村师资队伍中的骨干教师在大量流失,不少优秀的师资都流向城市学校,这不仅会严重影响现有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降低教师的教学热情,还会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缺乏一定的教学条件

  在农村校园中,教师相互帮助,团结合作的情况并不常见,这种缺乏合作的教师文化也严重妨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再有,大部分农村校园的教学条件比较薄弱,教师教学中无法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例如在查找优质的教育资源、获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知识等渠道上较缺乏,这对于教师进一步提升和专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令农村教师的教学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成为平庸的谋生型教师。

  (四)缺乏专业发展的机会

  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仅仅依靠自身强烈的发展意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渠道和机会,例如进修培训、观摩学习听讲座等。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不少外出培训或者学习的机会都会因为名额数量,或者经费等问题受到限制,令不少教师失去学习培训的机会。教师即使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如果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引领,都会让教师的职业发展失去目标,久而久之,教师自身也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还会因此而放弃专业发展工作。

  (五)教师的发展动力不够

  教师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动力不够,这是妨碍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大部分学校都采用量化管理模式对教师进行管理,所谓的量化管理模式,就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成果等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计分,这种量化评定还会和教师的薪酬待遇、教师的职称荣誉等相挂钩。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让教师功利心理严重,教学上采取应试模式,工作上关注现实利益。这种管理模式让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成绩和结果,对于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是否科学、合理却置之不顾,也无暇去顾及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促进农村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教师自身要三方合力,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帮助农村教师构建成长的环境和平台,让教师能够得到机会发展自身,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

  (一)更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够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而教育理念需要教师通过实际的教学工作和不断自省总结得出。教师需要明白,教学工作的完善不仅仅是通过改变教学方式、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就可以完成的,更多的是需要教师自身进行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农村教师还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专业发展信心,高度认同自身职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提升技能和进行自我反省,相信一定会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进行反思,教师在对自身的教学工作和方式不断反思和完善的过程中,会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的欠缺,并因此而改进和提升自己。

  (二)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为了帮助农村教师更好地进行专业发展工作,学校可以根据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学校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如在教研活动、教师备课、听课评课等各方面,分别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而不仅是靠量化管理来评价教师,让教师能够在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下积极工作,帮助教师有效提升专业发展。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还可以和学校合作,建设相关的教师发展组织,帮助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机构由学校校长、副校长作为主要领导,通过明确的分工,细化责任,让学校能够通过组织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引领农村教师有效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再次,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筹措资金及增加投入,在完善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功能教室等硬件设施,满足农村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应用,让教师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和接触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三)积极为农村教师创造专业发展机会

  农村教师开展专业发展工作,可以因地制宜,通过校本发展的方式,以观摩课堂、教学研讨等活动进行专业化的教学研究工作,通过多阅读、多反思来促进自己不断成长。

  1.观摩学习

  学校要尽可能提供机会给教师外出听课学习,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各学科教研组开展常规化的听课活动,并使之形成制度化,让同学科的教师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讨论,通过合作互助和分享交流课堂教学的体会,促进教师共同成长,这是有效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通过听课可以学习到其他老师优点,又可以反思自己的不足,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们在比较中、借鉴中得到成长,还可以使教师得到自我反省和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教师可以通过和其他老师的比较,去粗取精,扬长避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同时,教师间相互合作,交流经验,能深入理解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共同解决难题,找寻到教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唤起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

  2.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教育期刊投稿

  教师平时的常规教学都是关起门来的一人堂形式,通过开展公开课、汇报课等教学研讨活动,可以促使教师不断打磨自己的教学,让自己在教学技能上日臻完善。和常态课相比,教师在准备讲公开课、汇报课的时候,在组织教学语言、准备教学内容、以及制作课件方面,都会比平时认真、细心得多,而课后还其他教师和专家的研讨和评课,可以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当然,授课老师自己还需要对公开课进行后期的反思和完善,结合其他教师对自己公开课的建议,进行调整和修正,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很大。根据相关的调查,不少教师都表示自己在进行公开课的过程中虽然辛苦,但是收获比平时的教学工作更加多。教师讲公开课,不仅能够磨炼自己,也是检验自己成长的一个途径,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一座桥梁。

  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新校园》(理论版)是山东出版集团主办,中国教育科学思想研究会协办,中学时光杂志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育教学类综合性教育期刊,国内邮发代号24-188。本刊以“贴近教师,关注教研,牵手校长,扎根校园”为办刊方针,倾力打造集“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博学性、指导性”于一体的一流刊物,搭建起全国教育工作者之间学术交流理论探讨、经验传播、成就展示、动态报道的教育专业类期刊平台。

文章标题:教育期刊投稿基于农村教师成长视角的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shu/2880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