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中,我国的教育一向都主张以生为本,在教育中,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因素,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但是现如今,有的地区已经把这种做法跑偏了。本文主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论述,文章是一篇幼儿教师论文范文,题目是莫让以生为本的教育“跑偏”。
摘 要:我们的一切教育实践活动首先应该考虑学生因素,不可缺失学生立场。但是,一味地顺从学生意愿,看学生“脸色”行事,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行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需从自由、民主、需要、测评和尊重等方面,进行理性的思考,寻求一条适合学生成长的优化教育路径。
关键词:学校管理,以生为本,理性,尊重
“以生为本”已逐渐成为当前课改中教师耳熟能详的热词。毫无疑问,我们实施一切教育实践活动的首要依据应该是学生因素,不可缺失了学生立场。但是,一味地顺从学生意愿,一味地看学生“脸色”,这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行为,它会让我们的教育“跑偏”。
一、过度强调自由不可取
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但对此绝对不能理解为一切顺其自然,让学生随心所欲。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教育有时就是一种约束,但这个约束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有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喊叫,而上课要求他们保持安静,不做小动作,这是为了其他学生更好地学习。在百米跑的时候,为什么要画跑道?因为如果不画跑道,大家可能谁也跑不快;如果画了跑道,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教育学生不要碰高压线,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要闯红灯……这些约束就是教给学生一种生存经验。教育学生要礼貌待人,诚实做人,遵守规则和公共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为他们的一生奠定“精神的基础”。可以说,这些约束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自由地成长。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教师都不可放弃教育的价值理念和原则,该限制的就要限制,该控制的就要控制,该禁止的必须禁止。
二、少数服从多数需慎行
教育需要讲民主,遇事多听一听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选择,但这决不等于事事由学生说了算,事事由学生作主。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心智不成熟,有时难以明辨是非,有时盲从跟风,有时缺少理性。例如,在选拔班干部投票时,学生常常仅凭个人的好恶、与自己的关系或学习成绩,而无视同学是否真正具有管理、组织能力。当然,教师也不能因此而主观武断,可以采取学生推荐候选人、演讲竞争、约定试用期等形式,观察他们的表现,优中选优,确定班干部人选。再如,某学生经常与同学打架,有时扰乱课堂纪律,反复教育没有效果。于是,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投票,决定是让他留下来学习,还是请家长带他回家一周。结果,大部分学生同意将他带回家。这样的做法同样不可取,一是有悖于教育原则和目的;二是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三、理性看待学生的需要
虽然学校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成长,但这并不等于学生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需要是人产生的一种“想得到”的心理倾向,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由于学生缺乏理性,缺少长远的眼光,有些需要出于一时的兴趣,图的是一时之快;有些需要是因为受到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消极需求、意愿。比如,很多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美术课和体育课等,不喜欢上语文课、数学课;学生不愿意值日,不愿意做操,不愿意写作业;很多学生喜欢看粗制滥造、恶俗低俗的动漫作品……教师能如学生所愿吗?不能。有时,学生的需要并不等于他们的成长需要,甚至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教育能否如学生所求所愿,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凡是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如科学知识、生存技能、正确思想、优良品质、正确的价值取向等,教师就要坚持一以贯之;即便学生暂时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甚至于排斥,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轻言放弃。
四、师生一团和气要不得
教育需要尊重,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但这不等于一切顺从学生,一味迎合学生。为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不批评,不惩罚,一味地谅解包容;为讨得学生的欢喜,教师总是“一脸微笑”,一味地表扬褒奖;为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称兄道弟,勾肩搭背;等等。这种所谓的教师一团和气,不仅不能赢得学生尊重、感谢,还会对学生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无视教师提出的教育要求;抵制教师纠错规劝,甚至与教师怒目相视、顶嘴;受挫折了,怨天尤人,甚至出现走极端的现象。在课堂上,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一味地肯定鼓励,即使学生回答失误也不及时指正,那样只会误导学生,影响对知识的准确掌握,对事实的澄清,对价值的判断,这显然是极不负责任的教育行为。所以,教师不能单靠迁就、施舍和退让赢得学生,那样往往是“好心做错事”,得不偿失。孰不知,教师的人格魅力、博学多识、公平公正、教育智慧等,才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正向因素,才是教师孜孜不倦修练的素养。
五、正确对待满意度测评
时下,学校考核教师有多种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看学生的满意度。满意度测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一是它赋予学生发言权,体现了对学习的主体――学生应有的尊重;二是从一个侧面了解教师的教育水平、能力与智慧,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不能仅凭学生满意度高低来评判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成效,这并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例如,一些中小学在进行满意度测评时,测评结果优秀的往往是那些小学科教师,而语、数学科教师的满意度往往很低;管理松散的班主任满意度较高,而管理严明的班主任满意度较低。因为有些学生的评价标准是看教师有没有给他们带来压力,有没有满足于他们的“一己之利”。可见,教师绝对不可被学生的个人意愿所左右、所绑架,应理性地对待学生的满意度测评,要善于从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明晰今后努力的方向;而就学校管理者而言,应辩证地运用学生满意度测评这一评价工具,客观、公正地发挥它的作用。
矫枉过正,不可取;过犹不及,亦不可取。教师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一味地去迎合、讨好学生,处处对学生让步,绝不是在践行以学生为本的先进理念,而是一种畸形的“学生中心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为之(学生)计深远”,当然也要注意多一些换位思考与换位体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完善自己的教育行为,认真、慎重、负责任地选择真正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路径。
幼儿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学会》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部和福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福建省科协主管,各省(市)区科协、福建省学会研究会协办的面向全国科协系统和广大科技人员的一本综合性刊物,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其办刊宗旨是交流学会改革经验、研究社团理论、推进学科发展普及科技知识,为广大学会干部和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学会工作交流的平台,对全国的学会改革和发展起理论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