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教学中教学时空局限于教室,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教学形式单一、过程僵化,师生关系紧张等现象,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搞空架分析,强输硬灌,学生心理压抑过大,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较差。本文试就阅读教学的开放性与多媒体的应用谈一些肤浅的体会 。
关键词:中国期刊论文网投稿,开放,拓展,应用
一、应用多媒体,打破时空局限,创设开放的阅读教学情境
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采用单一的师问生答的刻板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课前为学生拟定了统一的阅读方向,标准的阅读结果。其效果是学生被动接受教参或老师的观点,而对学习内容一知半解,缺乏自我认知和情感体验。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自然风光的篇章很多,在提供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是大自然却不是学生随时可以身临其境的,只有通过声像等多媒体手段再现课文景观,让学生感到美景即在眼前,并进入其景可观、其物可赏、其声可闻的境地,才有可能看到美的画面,受到美的熏陶,而再详细再精美的讲解都难以做到这一点。如教《鸟的天堂》一文时,我用了幻灯片和有关大榕树的电影,图文声像资料精彩纷呈,学生不需下大力气去咬文嚼字,就可轻松理解课文内容,真切进入大自然的美景中。当学生随着声像资料的播放朗读课文时,美感就充溢到整个教学空间。
二、运用多媒体,拓展阅读空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的开发不能只靠简单的几篇课文就能达成的。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以拓展阅读空间,激发学生的灵感,开发想象力。 多媒体能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引导阅读理解时,能充分使用多媒体资源。读的目的是写,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将周围环境、人物、事物联系起来编故事;或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的故事情节,推想故事的起因和经过,引导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并进行描述,将阅读教学与表达有机的结合起来。
传统的教材观“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已被全新的教材观“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所取代。因此,仅仅靠简单的一些教材文本是不能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食粮的。多媒体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图文和声像生动结合,给学生打开了一个认识世界和融入世界的大窗口。既可以有效拓展阅读空间,增加阅读量,又能调动各种感官参与阅读,提高理解和领悟的效果。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提供的信息,展开自由的想象,让思维在大千世界纵横驰骋,从而使“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成为可能。
三、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益
阅读教学是很难教的,讲的多了,不但枯燥乏味,有强输硬灌之嫌,时间久了,还会使学生懒于思考,形成被动记忆的不良习惯。讲的少了,如果抓不住要点,又会使学生不知所云。因此,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对课文的理解中,达到知识、情感和能力的内化。怎样运用多媒体创设开放的阅读教学情境呢?
1、导入新课的主要目的是激趣。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从而能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主要情节。 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课文内容由繁变简,学生容易掌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引导学生学习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的时候,首先指导抓住文本语言,展开想象和联想,在头脑里再现昔日圆明园辉煌美丽的景色,然后通过朗读感悟文字。最后欣赏课件中的圆明园景观画卷,配以优美的古筝曲,使学生陶醉、惊叹,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为祖国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也为如此美丽的景观不复存在感到惋惜,为学习“毁灭”部分做好铺垫。
3、运用多媒体,把学生从阅读引向写作。
阅读教学的一个延伸是写作,阅读不能走向写作,就不是成功的阅读。在小学阶段,阅读后仿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仿写的典型例子是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后,仿照课文写杨梅的方法来写一种蔬菜或水果。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色彩鲜艳、音色优美的感知材料,因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果园里,红红的苹果、沉甸甸的梨、珍珠般的葡萄、滚圆滚圆的西瓜;菜园里,架上挂葫芦、架下结冬瓜,菜畦上绿绿的韭菜、鲜嫩的辣椒……学生观赏精彩的画面、鲜明的形象,聆听生动的解说和悦耳的音乐,这样以形美赏其目、声美悦其耳、语美动其心,学生多种感官都被调动了,全身心投入作文情境,写作兴趣也随之高涨。 反过来,这样的作文教学又能促进阅读兴趣,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