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投稿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之历史发展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日期:2015-03-18 15:43 热度:

   摘 要: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双语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搞好双语教育有利于民族教育的发展。双语教育的形成与发展,是受民族教育的特点制约的,双语教育的历史与民族教育的历史密不可分。

  关键词:教育论文投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一、少数民族教育的历史

  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手段,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由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任何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别的民族的影响,因而其民族教育也自然会受到别的民族的影响。所以,研究我国的民族教育,除了必须联系该民族的社会历史外,还要注意从民族关系中分析民族教育的形成特点。

  我国的少数民族由于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的不同特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同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有些民族的不同分布地区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我国民族教育的特点极为复杂,呈现出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 从我国各民族中存在的教育形式上看,民族教育大致可分为无组织的教育和有组织的教育两大类。无组织的教育是一种自然教育,是在家庭或社会中无意识进行的,不经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而有组织的教育则是通过聘请专职教师和设立专门场所,系统地、有目的地来实现的,是一种有意识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意识到教育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体会到教育的价值后才产生的,是人类进步的表现。

  二、中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

  人类使用语言,都是从单语向双语发展的。双语教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秦汉到明清。秦统一中国后,我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关系始终制约着各民族语言的发展。汉语成为各民族的族际交际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相互影响、相互吸收自己所需要的成分来丰富自己。清代乾隆年间,新疆各地设立学塾,招收一部分维吾尔族青少年入学,学习汉语文。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派汉族教师到各地的学堂、学塾,对维吾尔族青少年施以汉文教育。锡伯族早期为军事体制,实行军事教育,在教育中使用满语文和汉语文教授《四书》、《五经》。

  第二阶段清末至民国。清代后期,在资产阶级新学的影响下,我国教育进入了废科举、兴学堂、办实科教育的新阶段。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的语言学研究进入新的高潮阶段。新中国的建立,废除了民族压迫,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从50年代起,国家就大力帮助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为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创立新文字,为一些不完善的民族文字进行改革、改进。除了重视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外,还积极提倡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汉文,发展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

  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根据我国少数民族文字的客观现实,我国制定了“创、改、选”的方针,即根据少数民族“自愿自择”的原则,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或者由他们选择一种现有的适用于本民族的文字;对于文字还不完备和需要改革文字的民族,帮助他们逐步改进和改革文字。

  处理新时期的民族语文和汉语文关系的正确方法是在通用民族语言的地区以民族语文为主,兼学汉语文,逐步达到“民汉兼通”。各民族必将根据自己的语言、文化特点,寻找适合本民族、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双语教育模式,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育体系。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可以看出,我国双语教育的历史演变主要受以下几个条件的制约:

  第一,社会变革。如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汉语在西域的地位提高,出现了一批兼通汉语的双语人。

  第二,移民。如汉族几次大规模迁入岭南,每次迁入都促进了壮族双语的发展。秦始皇在岭南设三郡,50万军民进入岭南,汉族与壮族杂居,促使壮族兼用汉语。

  第三,民族关系的变化。历史上每当民族关系向好的方面转化,双语人必然随之增加。唐代文成公主入藏,在西藏渐兴汉族文化,当时还派遣了一些藏族子弟到都城学习汉文和汉文化。

  第四,人口分布。人口较少的民族,双语现象往往比较普遍。在南疆的柯尔克孜人一部分兼通维吾尔语;在北疆,一部分人兼通哈萨克语;乌孜别克族与维吾尔、哈萨克族杂居,多数人通用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

  第五,宗教的影响。佛教在公元一世纪传入新疆后,使得当时的一些新疆人学会了梵语梵文。在新疆发现的双语词书如《梵语――于阗语词汇》、《梵语――龟兹语对译字书》,就是适应双语需要产生的。

  第六,通婚。不同民族通婚,共建一个家庭,这样的家庭大多是双语家庭。子女随父母学习不同的语言,具有较好的双语能力。

  第七,境外的影响。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跨境民族有蒙古、藏、维吾尔、苗等30个民族,我国跨境民族的双语现象往往受境外同一民族的影响,兼用境外主体民族的语言。

  第八,有无文字。有文字的民族,特别是文字历史悠久的民族,容易实施双语教育,可以借助文字编写教材,系统传授本族文化。而没有文字的民族母语在双语教育中的作用主要是辅助第二语言教学,其功能不如前者。

文章标题:教育论文投稿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之历史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shu/2578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