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时间在六个月以上的未成年儿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对象。从人生发展阶段来看,留守儿童正处于个性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父母在身边的陪护,留守儿童很可能面临各种风险。为此,201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应该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制度,以维护和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者已作了大量研究。我们以“留守儿童”和“心理健康”为关键词,在知网可以检索到2321条结果。近年来,相关研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然而,目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依然突出,这给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研究试图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探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新路径,以期为改善和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参考。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提出的一门新兴学科,他认为人是具有不断发展潜能的个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挖掘和提升积极心理潜能有益于个体生活质量的提高。然而,目前从积极心理学视域来探究如何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的研究还非常缺乏。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假设和观点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善和提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首先,在理论视角上,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积极的潜能,对这些潜能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培育,可以促进个体积极健康地成长。其次,在具体实践路径上,积极心理学认为,自我效能感对个体成长具有积极的动机作用,人格品质中的希望和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的风险因子具有建设性保护作用。因此,本文从积极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希望感和心理弹性三个重要主题出发,探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新路径。这不仅有利于推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还将为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关爱体系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一、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留守儿童积极体验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和判断。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决定个体完成任务的动机水平,影响个体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着个体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1]增强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增强个体面对困难的信心,激发积极情绪,开发个体积极潜能,进而有助于维护和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在成长过程中留守儿童更可能在生活和学习上缺乏方向和目标,容易出现自信心不足、学习倦怠等现象,[2]部分自控力低的学生容易出现沉迷网络、游戏成瘾、甚者辍学等现象。这些因素将给留守儿童自我效能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提升留守儿童自我效能感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树立合适的目标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建立互助小组帮助留守儿童树立合适的目标,并真正帮助其实现目标,让留守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增强留守儿童的信心,激发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动力,进而推动留守儿童积极地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去。通过这种方式让留守儿童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更好地实现自我,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推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2.发挥榜样的作用
替代性经验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获得自我能力可能性的认知。替代性经验对个体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育工作者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寻找身边的榜样,引导他们向榜样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帮助留守儿童获得替代性经验,从而增强留守儿童追求成功的信心。
3.增强赏识教育
教育工作者或家长在生活和学习中多鼓励和欣赏留守儿童,通过留守儿童身上的闪光点来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在留守儿童获得成功时,及时给予鼓励并强化其行为,在留守儿童遇到挫折时进行勉励,使其相信自己具有胜任一定任务的能力,从而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4.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提升自我效能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留守儿童主题教育活动,如积极心理的主题班会、心理素质拓展等,以增强师生之情、生生之情,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支持与理解,提升留守儿童的归属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二、营造积极健康的环境,增强留守儿童的希望感
相关研究表明,希望感作为个体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积极体验,与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相关。[3]斯奈德将希望感定义为“一种基于内在成功感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意愿动力和思维路径,前者指一种目标性指向的能量,后者指用来达到目标的路径和计划”[4]。希望感作为一种积极心理品质,对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改善留守儿童行为问题,[5]缓解留守儿童孤独感;[6]希望感作为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对个体生活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7]提升留守儿童的希望感,可以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层面构建“三位一体”的关爱体系。
1.营造积极的社会支持氛围
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有利于增强留守儿童的希望感,进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8,9]因此,可以运用多种帮扶手段,利用优势视角、助人自助原则帮助留守儿童调动和整合家庭、社区等多层面的资源,构建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服务环境,[9]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整个社会的关爱,从而提升留守儿童的希望感。具体来说:其一,在社区层面,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留守儿童关爱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拉近社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起积极的情感联结。其二,在数据化时代,媒体应多报道留守儿童的积极事件,多传播正能量的信息,减轻留守儿童的消极体验,以促进留守儿童的积极发展。
2.建设富有人文关怀的学校
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主阵地,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一些学校重智轻德,忽视学生情感需求,让留守儿童的压力和情绪得不到宣泄,对未来缺乏信心。积极心理学的本质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因此,教师应当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通过打造留守儿童的图书角、悄悄话信箱,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让留守儿童在学校感受到温暖与产生归属感。其次,学校还应健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打造留守儿童家园、留守儿童工作站,呵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3.培养民主友爱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与专制型和放任型相比,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能更好培养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10]温暖的家庭互动能够促进儿童拥有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11]基于此,父母应当采用民主教养方式,积极引导并鼓励留守儿童,营造轻松平等友爱的家庭氛围,消除留守儿童的无助感,增强留守儿童的幸福感、希望感等体验。此外,家长可以通过微信、QQ等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通过定期通话或者不定期给留守儿童寄送礼品等形式,拉近亲子间的距离,填补他们在情感上的缺失,增强他们对未来的期待。此外,家长还应该多与老师联系,了解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及时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引导,帮助留守儿童树立信心,提升希望感。
三、建构多维的关爱系统,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又称心理韧性、心理复原力等。美国心理学会将心理弹性定义为:在面临逆境、创伤、悲剧、威胁、艰辛及其他生活重压下能够良好适应的“反弹能力”。[12]凯瑟琳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对重大压力和危险时显示出一些特征和能力,它是一个相对变化的过程,使得个体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成功应对的动态过程。”[13]相关研究表明,心理弹性对留守儿童自主动机有调节作用,提高心理弹性能够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15]同样是留守儿童,面对同样的压力和逆境,为何有些留守儿童能顶住压力,健康成长;有些留守儿童在压力重担下却表现出诸多的身心问题,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心理弹性的差异。因此,深入探究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提升路径,对改善和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留守儿童,无条件接纳他们。要以真诚的态度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鼓励留守儿童倾诉压力与烦恼,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激发其内在成长的动力,培养留守儿童承受挫折的心理韧性。其次,可以通过创设主题情境,引导留守儿童分析心理健康问题,从中学习处理心理困境的方法和技巧。再次,可以通过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的专题训练,增强留守儿童耐挫体验。此外,还可以通过自我分析,促进留守儿童对自己的了解,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鼓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心理韧性,不断在逆境中获得自我成长。[16]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构建》来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作者:唐旭 杨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