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理解效果实验研究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2-04-13 09:47 热度:

  网络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促进文字信息激增和阅读载体形态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从阅读理解和记忆保持层面研究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的差异。研究发现: 对于同一阅读材料,相比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更倾向于跳读和略读; 在理解认知方面,两组对于简单信息的处理加工表现无差别,但数字阅读对于复杂信息的认知加工效果略差; 在长期记忆方面,数字阅读表现逊于纸质阅读,内化阅读材料的能力较弱。研究揭示,在数字环境中读者有必要训练自己对两种阅读方式的适应度,以获得阅读理解效果的整体提升。图 2。表 3。参考文献 12。

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理解效果实验研究

  1 研究背景

  网络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阅读资源的多元与丰富,也改变了读者阅读的载体形态、阅读习惯乃至阅读行为本身。阅读是一个由读者主导的对阅读材料进行复杂信息加工的过程,包含字词识别、句法分析、涵义理解、 推理判 断 等 一 系 列 交 替 进 行 的 认 知 理 解 活动[1]35 - 43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通过视觉识别文本信息的编码特征,将之转换为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保持在大脑中,形成认知。而理解是认知活动的综合与发展: 低水平的阅读理解是指知觉水平的理解,即能辨识阅读对象,知道阅读内容是什么; 中级水平的理解表现为能够对阅读文本的内涵、本质及内在联系有所揭示; 而高级水平的理解则体现为读者能够领悟文本深义,达到认识的融会贯通,进而重建或调整既有的认知结构。阅读认知与理解记忆是一个彼此支撑、交替发展的过程[1]3 - 24 。一个读者,不论其读的是小说、诗歌、学术论文或其他类型、题材的内容,也不论其采用的是传统纸质阅读抑或是数字阅读,其阅读过程总是一致的。笔者依据对阅读过程的理解,给出了如图 1 所示的阅读过程示意图。

  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调动广泛的认知能力,诸如词汇、语法、文本结构等语言学知识,回忆和调用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和相关知识储备,唯此才能形成对阅读文本内容不同层次的理解[2]。不同个体因其阅读经验、知识储备和元认知能力[1]( metacognition 是指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读者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策略) 的不同,其认知和理解的水平和效果亦会有所不同。

  2 理论依据

  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从阅读认知和理解记忆层面设计了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对照组实验。在阅读理解效果测试问卷的设计中,借鉴了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PISA 的阅读理念和测试框架。PISA 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所主持的大规模国际性教育调查研究。自 2000 年始原则上每三年对参评的 OECD 国家进行一次测评,每次测评重点不同,分别有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阅读素养一直是国际评价界关注的热点领域。PISA 认为,阅读不是单向维度的技能,对阅读素养的评价可从获取与检索、整 合 与 解 释、反 思 与 评 价 三 个 方 面 着手[6]。PISA 主要了解学生字词解码、句法、语法水平以及能否识别文本结构和特征,包括学生对于世界知识的认知以及阅读元认知在内的广泛能力。本研究在参考 PISA 阅读素养测评思路的基础上,根据本实验的目的,将阅读情境限定为个人用途,阅读文本选择小说,形成本次实验的测试问卷。

  3 实验设计

  3. 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和测量两组读者分别在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过程中,对于同一阅读材料的认知水平和理解效果,包括对文本内容细节回忆、归纳性总结、推论性理解,以及记忆内化整合等。

  3. 2 测试材料阅读测试材料选取 19 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爱伦·坡的短篇故事《黑猫》[8]。之所以选取此文本作为实验测试材料,是出于如下考虑。 ( 1) 作为一个现场完成的阅读实验,测试时间需控制在 15—20 分钟,《黑猫》是一篇微型小说,共 6 000 余字,符合这一要求。 ( 2) 《黑猫》属于悬疑小说,是现代悬疑侦探小说的鼻祖。小说围绕黑猫这一对象作为基点设置情节,由此生发、铺叙,形成复杂的故事内核。其中包含有较多细节要素、叙事关系以及象征、隐喻手法,符合本次研究测试问卷的题目设计和阅读理解的层次分类。 ( 3) 目前,国内所做的有关阅读理解认知方面的实证研究,往往选择文献片段作为实验材料,或根据实验要求自拟阅读材料,这种人工设置的阅读材料不符合读者的一般阅读情况,不能很好反映阅读的真实形态,也不能体现阅读过程中的内在一致性和逻辑性。因此,本次实验选择的是一个完整的优秀短篇小说,其中的人物、情节、背景和逻辑关系浑然一体。

  3. 3 被试选择实验首先将被试者分为两组,一组进行《黑猫》的纸质文本阅读,另一组进行《黑猫》的电子书手机阅读。参加本次实验的人数总共为 43 人,为避免因文学素养差异过大导致实验结果失真,被试者均从东南大学“善渊读书会”和“东南风文学社”中招募。他们对于文学阅读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文学素养相对而言也较为接近。参与实验的被试者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参加纸质阅读组或者电子阅读组。

  3. 4 问卷设计 “阅读测试问卷”设计主要围绕《黑猫》这一作品的情节细节、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作品风格、对作品展开的联想、作品深层含义的理解设计题目,以考察被试采用不同阅读载体的理解认知效果。共计 20 道题目,划分为四个方面,分类情况如表 2 所示。其中,I 类问题要求被试在文中寻找和发现所需信息; II 类问题要求被试能够对文本内涵达成宽泛的了解,了解故事的主要特征、主要情节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得出文本中没有明确陈述的结果; III 类问题旨在考察读者能否联系阅读文本中提供的不同信息线索,与自己原有的知识、想法和经验结合,综合判断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IV 类题目考察被试能否欣赏或评论小说结构、语言风格等文体特征,识别隐喻、讽刺等写作方法在文本中的作用等。上述四个方面的题目在问卷中所占比例为 11∶ 4∶ 2∶ 3,I 类的题目最多,其他三个需要深入理解的题目所占比例达到 45% 。在问卷中,对被试读者可能产生理解偏差的几个概念做了注解,注释的概念有两个。 ( 1) “文学风格”的注解: 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言语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 ( 2) “叙述视角”的注解: 叙述视角,是小说叙述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通常可分为四种情形,即第一视角、第二视角、第三视角、变换视角。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

  4 实验结果

  以下分别对 A、B 两组两次答题过程中的各自表现及其差异进行分析。由于阅读认知理解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涉及字词识别、语义理解、心理图式及读者感受等多方面,故而对于实验结果数据的分析不能仅仅描述一个轮廓,由样本的统计值来对总体参数值进行估计,以此推论总体的特征和状况。在实验对象存在复杂多元性的情况下,推论统计可能存在失实及滥用的风险。因此,在对本研究实验数据的分析中,更多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包括同组的对照对比、不同组的 参 照 对 比、前 后 期 的 历 时 性 对 比。运用比较和描述统计方法,结合对参加实验同学的现场观察和访谈,分析实验结果数据,以期能够深入反映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形态的细节特征与基本面貌,发现和揭示两者间的异同。

  4. 1 I 型问题属于 I 型“作品细节”类的题目共有 11 个,主要考察读者对于作品原文细节的把握。所提问题皆有“标准答案”,即在原文可以找到与问题一一对应的关键词作答,着重测试读者对于作品细节的发现与提取能力。A、B 两组在 I 型 “作品细节”类问题两次答题的总体情况如图 2 所示。

  4. 2 II 型题目 II 型题目为“内容解读”类题目,属于此类型题目的有第 6、10、11、20 题。按照 PISA 的阅读素养测评标准,对于此类题目的考察主要是为了测试读者概览全篇,归纳主旨,由文及义,了解人物意图、事件缘由,并找出关联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其中,第 6 题和 20 题都是追寻人物行为动机的,需要对小说进行一定思考,才能对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相应的推理。题目为主观判断题,没有标准答案,但通过答题的结果,可发现读者的理解情况和阅读效果。

  4. 3 III 型题目问卷中 III 型题目为“反思和评价文本内容”类题目,考察读者能否领悟作者的原意以及文本的内在涵义,发现文本中隐含的问题。属于此类型的题目有第 1、18 题。对于第 1 题( 你觉得“黑猫”在文章中具有象征意义吗? 如果有,你觉得“黑猫”象征了什么?) ,A 组中第一次回答黑猫象征人性“恶”的人数约占 50% ,在第二次回答中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有 7 人认为黑猫象征“正义”或是对“恶”的惩罚,这是第一次回答中所没有出现的。这说明在阅读文本后的一段时间之后,A 组虽然没有再阅读小说,但已经获取的信息量帮助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并得出了比第一次更深入、更本质的答案。对于第 18 题( 《黑猫》这部作品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环境与氛围?) , A 组在第一次测试中,偏重于描述“社会环境的恶劣”所造成的唤醒人性“恶”的影响,答案差别较大,有不同角度的认识。在第二次测试的回答中,回答趋向集中和一致,基本是从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社会历史阶段这三个不同角度思考得出的观点。

  5 结果讨论

  从阅读速度方面看,B 组完成试卷的速度总体快于 A 组。经过现场观察与问卷后现场访谈发现,A 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为了不遗漏文本内容,是按“行”阅读的,且会反复翻回到前面的内容再看,这个翻页和定位的过程损失了时间。数字阅读的 B 组读者则较少返回看。现场测试后的访谈发现,B 组读者阅读速度快的原因是手机屏幕相对于纸本书面积小,一页的文字内容可以几眼便知梗概,读者是按照“屏”与“块”读取的。从 I 型细节题来看,两组答案总体正确率均较高,两组读者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阅读并回答基本正确,差别不大。对比 A、B 两组,发现简单直接的细节容易被大多数人记住,两组虽有差别,但差异不大。但当出现深入的复杂细节问题时,B 组的答题正确率远低于 A 组。进一步深究,同学反映“眼睛虽然快速地在那些字句间划过,但似乎没有读进去,当然就很难完全记住这些词句的意思”,因此错过了很多的细节。A、B 两组对 I 型细节题的遗忘幅度接近。

  在 II 型题的阅读理解方面,第一次测试中 A、B 两组没有产生深刻印象的同学占比类似,但 B 组对文本的理解精确度低于 A 组,属于理解性错误的答案比例高于 A 组。第二次测试主要考察读者的遗忘程度。结果显示,A 组在“作品的深层含义”和“对作品展开联想”的题目上出现了较多的变化,不少读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理解,且没有了第一次既要阅读又要做题的时间压力,思维变得较为发散活跃,因此第二次回答更为细致和深入。实验表明,A 组的长期记忆更牢固,也更深入,而 B 组遗忘情况较为严重,对文本的理解趋于简单直接。

  在 III—IV 类题目中,A 组表现相对稳定,前后两次测试答案相对一致。B 组前后两次测试则表现出对故事理解的较大差异,答案变化很大。B 组对于小说的记忆不够深刻,不能很好还原最初的阅读感受并加以描述,无法归纳文意,提炼主旨,理解性记忆稳定性不够。

  总体而言,在完成整个故事的阅读任务之后,A 组的阅读感受更为深入一些,对小说也形成了更多属于个体的理解,有读者甚至有很深刻的读后印象。B 组对于小说的认识比较表面,感受较为粗浅、简单,遗忘程度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文本中出现的注释和提示说明,无论对 A 组还是 B 组都有直接的影响,注释和提示在较大程度上能够加强和控制读者的判断。

  6 结语

  纸本阅读是印刷文化的产物,是读者借由图书和印刷文字所展开的思维和想象过程。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已经被证明促进了人类思维朝着秩序化、条理化、深度化方向发展和建构。而数字阅读过程中的屏幕阅读和快速浏览等方式和行为,有证据表明容易导致阅读注意力的分散和记忆淡漠。没有阅读,就没有文化的传承; 没有长期记忆的支持,也就没有深厚的知识积淀和心智成长,长此以往,人的认知将会是浅薄的。然而,在正视数字阅读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绝不能够无视和回避数字阅读在另一方面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比如,数字阅读过程中读者可获得快速理解和反应的能力以及多任务处理能力。这种阅读理解和认知层面的改变,会对人类的学习、认知、创新乃至精神健康等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人脑是否会发展出新的更为高级的 认 知 形 态,暂 时 还 不 能 确 定。但 是, PISA2012的测试中已经体现出从传统阅读向数字阅读转变的趋向。PISA2012 阅读素养测试包括两个项目: 纸笔阅读测试( 必修) 和计算机辅助的数字阅读测试( 自选) 。数字阅读测试提供的电子文本是一种非线性的多重文本形式,要求读者根据提供的情境与任务要求去发现和理解阅读内容。测试表明,上海参赛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虽然较高,但数字阅读较弱,缺乏适应性,4 级以上阅读精熟度水平的比例在亚洲参赛六国中排名最低,与新加坡也存在 14. 3 个百分点的差距[12]。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内对于数字阅读的研究重视不足,对于数字阅读的认识与国际存在较大差别。

  参考文献

  [1] 张中隐. 阅读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Zhang Zhongyin. Reading psychology [M]. Beij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4. )

  [2] 莫雷. 学习的机制[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5 - 43. ( Mo Lei. Learning machnism [M]. Beij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13: 35 - 43. )

  《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理解效果实验研究》来源:《中国图书馆学报》,作者:袁曦临 王 骏 刘 禄

文章标题: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理解效果实验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4815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