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依托英语教材,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创设各种各样适应学生需求的情境,巧妙融合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活动、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发展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提高思维能力。情境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而英语是实用性语言,其情境教学策略具有直观性、实践性,降低教学难度,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英语知识。建议如下:
一、基于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英语兴趣
高中生只能在真实的、特定的情境里自主建构知识,否则积累的英语知识是静态的、惰性的,不知道应在何时何地运用[1]。这就需要教师立足于高中生的现实生活,强调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习得的英语知识不断趋于情境化、条件化,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如在《LifeintheFuture》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基于生活让学生们谈论现有的电脑、手机和汽车等的功能,接着大胆想象今后的电脑、手机、汽车等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样的情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让他们十分感兴趣,主动用已学知识描述,教师则趁机延伸,引导学生展开对未来商业、交通、教育和已学等的设想。经过教师不断的肯定与鼓励,学生们在生活情境中快速记忆新知识,抽象的英语文章变得形象生动,不仅开拓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让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完成情感教育目标。
二、利用媒体创设情境,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高中英语教师也应将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活动,创设直观的多媒体情境,使英语教学内容日益多元化,帮助高中生拓宽知识面,收获不一样的英语学习感受。不过在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把握好切入点,合理控制教学时间,预防出现使用过度的问题,确保英语情境教学的科学性。
例如在讲解《Themillionpoundbank-note》时,其阅读材料变为电影,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可尝试利用媒体技术和软件,为学生播放有关于阅读材料的电影情节,形成直观情境,为学生真实再现英语阅读材料中的对话内容。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阅读材料的英语语言类型,教师还可从网上搜集MarkTwain的一些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赏析、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在《Livingwithdisease》的教学中,教师也可利用媒体创设情境,因为很多高中生对艾滋病并不了解,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传播艾滋病的途径、艾滋病患者的痛苦以及艾滋病对家庭、社会的巨大危害,掌握一些预防知识等,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生快速理解,不仅了解艾滋病,还懂得洁身自爱,关爱艾滋病人,履行宣传艾滋病的义务,正确树立价值观。
三、结合文化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英语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教语言不传授文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变成语言流利的傻瓜。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务必要顺应时代潮流,培养学生全球意识,认识到英语的工具性作用,从而了解、尊重并认同不同的文化,为今后学习英语奠定坚实基础[2]。换言之,教师应结合文化创设英语教学情境,把听说读写渗透到文化学习之中,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在交流中做到话语恰当、表达得体,提高英语语言实践能力。例如组织学生讨论WalktoSchoolDay、FeteDay和NationalDay以及HotLunch、ColdLunch等的异同。对于国内学生来说,国外校园文化既陌生又新鲜,英汉两种语言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Youcan’thavethecakeandeatittoo.这句话在汉语中就可翻译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通过文化旁白的方式创设英语情境,针对教材涉及的异域文化做出更详细的介绍与说明。例如英语教材中介绍英国人在聊天时通常从天气开始,教师可适当拓展有关英国气候的知识,因为英国潮湿多雨,人们在出门时十分注重天气,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你吃了吗”是类似的。利用文化旁白,教师不仅能向学生展示不同文化语境,还能帮助学生轻松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英语实践活动,创设真实语境,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例如教师在介绍或讲解外国文化时,可通过角色扮演、播放音乐或电影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差异化的文化氛围。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鼓励学生直接和外国人对话,参加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学以致用。
总之,情境教学逐渐进入高中英语课堂,通过实际应用证明其价值,作为一线高中英语教师应重视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文化情境等,形成多样化教学情境,激活学生语言思维及交流应变思维,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同时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提高语言能力。当然,目前的情境教学形式与策略还不够丰富,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加强分析与探索,找寻更多更有效的情境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戴慧.浅析高中英语课堂创新情境教学模式[J].英语广场.2018(06):139-140.
[2]于玮玮.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8(12):122-123.
《高中英语情境教学策略探析》来源:《成功》,作者: 刘建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