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形成与演化,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一门科学[1]。安徽理工大学在2018年新修订的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将《自然地理学》课程作为学科基础教育必须模块,在第一学期进行课堂理论授课,同时在第二学期末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环节。该课程对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先行课、基础课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进行现象推导时,需要将多种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行逻辑推理。但是,由于地理理论比较抽象,在授课对象没有野外实习感性认知的前提下,对于许多概念很难领会、理解。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野外实习教学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2-4]。本文尝试将课堂教学内容中的地理理论与庐山野外实习所观察到的地理现象相结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然地理学》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形成过程、基本特征、类型和分布,并阐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部分论述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第三部分阐述了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等问题。根据先前的教学经验,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①课堂教学多采用课件和板书结合,形式单一,同时PPT内容以书本内容为主,文字叙述较多,鲜有生动的图片,仅有的一些图片也是教材主编搜集的,有着“咫尺天涯”的感觉,难以打动学生,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情绪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②从该课程面向的授课对象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注重地图制图、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相对淡化,开设的课程也较少,因此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厌学情绪。③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有了巨大改变,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对于新知识的渴求度高,同时不甘于忍受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和课件内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如果仅仅采用教材中的文字和有限的图片来制作PPT,进行课堂授课,恐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达到应用的教学效果。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拉近学生和所授知识点的距离,将野外实习拍摄的地理现象照片纳入PPT内容的设计之中,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二、庐山自然地理实习简介
我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11、2013、2015版培养方案中均开设有《地质地理野外实习》课程,该实习主要安排在淮南及其周边地区开展。该实习基地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该实习课程存在重地质轻地理、实习基地分散分布、典型地貌类型缺失、植被类型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更重要的是,由于我校地处淮南,“早出晚归”的实习日程安排,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同时,对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友爱、意志品质、协作互助精神等方面,效果欠佳。因此,我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18版培养方案中,将《地质地理野外实习》名称改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地点设置在江西庐山地区。庐山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及自然景观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目前每年有60多所高校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相关实践教学活动都安排在庐山进行,包括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为了将野外实习与《自然地理学》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同时考虑到实习时间安排,我们规划了4条路线。路线1:驻地—气象站—牯牛岭—沿牯牛岭山脊线—月照松林—飞来石—驻地;路线2:驻地—大较场—大月山(水库)—含鄱口—植物园—三叠泉—驻地;路线3:驻地—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龙首崖—悬索桥—电站大坝—驻地;路线4:驻地—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驻地。
三、实习路线内容支撑课堂教学
路线1中包含4个观察点,其主要内容为:气象、山地地形、褶皱地形、风化作用、冰川作用;气候数据监测及其垂向分带、山脊线、背斜山、向斜谷、物理风化(球形风化)、根劈风化、羊背石等概念的理解;山地地形和岩石多组节理素描图绘制;地质罗盘测量产状。其涵盖的内容对《自然地理学》课程中的气候形成及变化、山地地貌、地质构造、风化作用、冰川作用等章节的教学有支撑作用。路线2中包含6个观察点,其主要内容为:斜坡重力地貌、沟谷流水地貌、土壤、植被、构造抬升作用、冰川作用;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其防护、冰川地貌(冰斗、角峰、刃脊、U型谷等)、土壤类型及剖面、植被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夷平面、猪背岭、瀑布、裂点与溯源侵蚀作用等概念的理解;土壤剖面素描图绘制;大月山水库工程地质条件观察;庐山第四纪冰期争议。该路线涵盖内容对课程中的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山地地貌类型、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准平原与山麓面、冰川作用与冰川地貌、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土壤圈、植物界等章节教学内容有支撑作用。路线3包含5个观察点,其主要内容为:流水作用、构造作用、地下水作用;河流袭夺、断层构造、褶皱构造、裂点、壶穴、洪积扇、倒石锥等概念的理解;山洞地形的形成原因;构造素描图的绘制。该路线涵盖内容支撑着课堂教学中的流水作用、河流地貌、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地下水作用等章节的相关教学内容。路线4包含3个观察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地质构造;边滩、心滩、跌水、壶穴等概念的理解;共轭节理的概念及其素描图绘制。该路线涵盖内容支撑着课堂教学中的流水地貌、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等章节的相关教学内容。以上4条野外实习路线中所包含的丰富地理现象与《自然地理学》中的大多数章节内容有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展示大量生动的现场照片,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变枯燥的理论知识为生动的地理现象,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很好地支撑着课堂教学。四、结束语在《自然地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丰富的地理现象,将课程中各章节内容与野外观察的地理现象结合起来进行讲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地理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同时还能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的综合创新型GIS人才。
参考文献
[1]喻阳华.自然地理学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66-167.
[2]陈宁华,胡程青,程晓敢等.美国高校野外地质教学对我国综合性大学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启发[J].中国地质教育,2017(1):69-72.
[3]胡云沪.地质认识实习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3(3):41.
[4]钟福平,李东会,张明杰等.《煤矿地质学》课堂教学与野外地质实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9(2):31-32.
《自然地理学课堂教学及野外实习研究》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作者:杨震 周美霞 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