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是指教育者经过长期的培养训练,通过受教育者的个体感受和实践,达到不需要外力和内部意志控制,就能使受到教育者自觉地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小学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人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在小学教育阶段,能不能通过养成教育的途径,达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内化”,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小学教师,需要将养成教育与班级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他们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培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之成为未来社会合格的公民。
一、在班集体生活中渗透养成教育
社会是由不同的家庭和人群组成的。同样,每一个班集体又是家庭和社会的缩影。班级中的所有孩子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家长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阅历、不同的性格以及不同的观念和意识,使孩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尤其是独生子女所具有的那种自私自利的特点在当前的孩子们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然而,他们毕竟是孩子,怎样才能用有效的教育手段,使孩子们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确的导向教育呢?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充分认识和掌握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并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教师要尽可能地通过“班队会”“故事会”“课前三分钟”等多样形式,开展学生感兴趣和具有时代气息的活动,让他们接受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体验,从而受到启迪,明白道理,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通过开展《小行动保护大地球》系列环保主题活动,以小队位单位,到社区、广场开展爱家园实践活动,清除白色垃圾、粘贴广告和回收废旧电池,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锻炼了学生的意志,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制定《班级行为细则》,从学生早晨到学校日常的正确做法到值日、间操、午休等具体参与的活动,都将要求细化,使每一名学生都明确在学校的这一天里我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由于条款细致,可操作性强,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使班级的日常工作管理得心应手。班级在短短的一学期内,面貌大为改观,也使我真正看到了在班级开展不同的活动,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最好途径。
二、通过校内外活动推进养成教育
小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一定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养成的。创新性地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必将更有力地促进养成教育的实效。每学期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为每一名学生特长的发挥和展示提供了机会。我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使学生们通过参与享受成功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被选上的同学更是珍惜机会,同时对落选的同学也是一个触动。通过不同的活动创造意境,让学生在直接经验中学习知识,锻炼胆识,积累感悟,形成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技能,及时改正自身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这样既调动了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无形中养成了“事事我参与”“事事尽全力”的积极心态,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结合课本的育人功能深化养成教育
小学生在学校参与最多的就是课堂教学。利用课堂这一广阔的空间,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教材中丰富多彩的内容已经为教师教育教学创设了灵活多样的载体。比如,结合《苏菲的帽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通过课文的分析和学习,让学生畅谈学习体会,带领学生走进残疾人的内心世界,感受残疾人的痛苦和脆弱,及时引导他们认识和了解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生命平等、尊重生命的善良意识。曾经有一名同学因为使用激素治疗重病导致身体过胖,当他回到我们班集体当中时,无人歧视,无人嘲笑,全班每一名同学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让他感到了集体的温暖。
四、结合家校互动强化养成教育
学生是社会的一部分,是有着独立性的个体。然而,不到十岁的小学生,他们对于如何做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没有明确的意识。特别是大多数孩子的自主学习和自理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在校、在家两个样,在校内、校外两个样。结合学生身上存在的这些普遍问题,我以家居劳动服务为主题,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今天我当家”“我是小主人”等活动。引导和要求每一位学生为家长主动承担一天的家务劳动,事后要将自己的所有体验写成作文。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既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更使其体会到家长工作生活的不易,从而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生活习惯,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家长的优秀品质。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在长期的教育中不断摸索、不断细化的过程。把德育融于校园生活,使每一名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健体、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逐步形成追求真知、激励先进的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全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只要我们每一位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潜心钻研,真正能把养成教育的具体工作落到实处,一定能为提高社会公民素质发挥积极作用。
《内化班级管理养成教育提高效果》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作者:张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