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历来是文人学子必读的基础书目,其中,“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多以对话形式出现,一问一答,呈现教学场景。春秋战国前期,《论语》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现代研读的《论语》版本多为古代《鲁论》和《古论》这两个版本进行整理形成的版本,书中的言论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通过学习研究不难发现,《论语》当中对于为人处世之道,人与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格塑造、品德引导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学好《论语》无疑对成长中的中国当代大学生有着正面积极的现实价值[1]。总体来看,《论语》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的意蕴与启示。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及学与思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呈现“教的多,学的少”“频率高,效果差”等普遍问题,各大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极为重视,平时安排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也比较紧凑,但是,长期的教育总是得不到良好的收效,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消极怠慢和其他不良情绪。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不得其法,大量思想品德教育内容通过短暂的课堂灌输,教师的输出时间占据大部分课堂时间,学生消化和吸收的时间远远不够,再加上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单一、枯燥,特别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印象不深刻等。针对这样的问题,《论语》当中其实早有记载解决的方式。《论语·为政》中,孔子教育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面解决了上面提到的现实问题。当代大学生缺乏的并不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时间和内容,而是亟待改进教与学及学与思之间的关系,孔子的这句真言恰巧揭示了这两方面的真谛。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应当清楚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本身,一味地说教和大量的灌输只能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故而应当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扭转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讨论时间,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细化吸收,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2]。对于学生而言,孔子的这句话则引导了正确的学与思的关系,即学习之后要善于思考,并通过思考提出问题。针对性的继续学习能够使得学习和思考形成一个周而往复的良性循环,改掉以往听过就忘、学完一知半解、贪多嚼不烂的学习方法,良好地处理学与思的关系,使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落到实处。总体来看,在大学生日常思想品德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当教给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准则,而大学生应当对所学的准则加以消化吸收、积极思考,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熟练运用所学思想品德准则判断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以此来实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正确解决教育与实践的转换问题
任何学习的根本目的都在于运用到实践当中,尤其是对于注重思想和心灵的教育而言。长期以来,各大高校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花大力气,却很难实现教育成果与社会实践之间的有效转化,如何将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切实体现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一言一行中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从《论语》中孔子对学生的教诲就能得知,孔子认为的学习顺序应当是从“学”开始,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再通过“思”实现由“学”到“知”的转换。“知”就是懂得、领会,它是“学”的进阶,在“知”的基础上转换到“行”。“行”就是实践和行动。学习者在“行”之后转而再进入“思”,这里的“思”主要是反思,思考学习者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可以改进之处,继而再进行新一轮的“学”。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人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的过程,也是准确实现“知行合一”和“温故知新”的过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要遵循这样一个严谨的过程。如果不能恰到好处实现言行合一、知行合一,就等同于教育的失败。孔子有过“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耻其言而过于行”等论述。由此可见,儒家文化崇尚言行合一,认为言过于行或言行脱节等都是可耻的,因此,需要清楚掌握自己的能力和尺度,避免出现言行、知行的失当。孔子主张“慎言”,延伸至今有“谨言慎行”之意。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注重自己的言行。同时,孔子认为,衡量一个人品行的好坏、道德的高低不能听他如何说,而要看他如何做,也就是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各大高校应当强调“知行合一”,抓住从“学”到“行”的全过程,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检验学习的成效。此外,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不是只将注意力放在教学上[3]。
三、正确处理思想品德与人格的关系
《论语》中一以贯之的“君子”教育就是孔子对健全人格的总体概括。古代常以“君子”和“小人”进行对比,相关论述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由此可见,在孔子的道德见解中,君子是思想健康、品德高尚、具有相对健全的人格的人,应当心怀坦荡,重义而轻利,虚怀若谷,始终用正确的道德准则要求自己,时时处处做到办事有分寸、不贪图小利、俯仰无愧于天地[4]。“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如今,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现实中充斥各种各样的利益诱惑和无法辨认真伪的言论,加上网络虚拟世界的影响,致使大学生在社会中极易受到影响,唯有树立稳固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够有健全的人格,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复杂的社会实践中不偏不倚,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5]。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论语》中就有孔子对儒家核心思想的详细言传。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是从一个人表面的体貌和言行上体现出来的君子特质,也就是通过思想品德的学习,要塑造健全的人格,首先应当从体貌言行上具备君子的特质,而这种外在特质绝不是短时间的假象,而是人内在思想品德的外化体现,是一种难以掩饰的君子气质,这种君子气质,内在就以“仁、义、礼、智、信”为根基,是一个人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行的基本,而这种气质久而久之就会与社会实践行为相结合,形成人独有的人格。对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在个人实践行为上,孔子提出“三个三”,即“三愆”“三戒”“三畏”。“三愆”即“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三畏”即“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人格的塑造根源在于思想,为此,应依照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三个三”,树立自己的思想,并依照这样的思想付诸于言行,久而久之,就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配合“九思”(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在日常的学习中多思考、多思辨,将自己的见解与学校、教师的教导相结合,学会用道德准绳约束自我,用社会实践检验言行,用长时间的坚持来塑造自我人格,就能正确处理“思想”与“人格”的关系,建立健全的人格[6]。
四、结语
《论语》及其他中国古代典籍的智慧,不仅在中国古代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非凡的意义。当代社会环境复杂,不同的思想充斥网络,当代大学生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加之缺乏社会经验,极易被错误的思想和信息误导,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应当结合大学生特色,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古为今用为主要手段,突出古代典籍的现代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课堂讲授、课后思考、集中讨论、实践体验、经验总结等多个方面展开思想品德教育,以古代先贤的智慧引导当代大学生,转变其学习态度,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中国新一代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大学生[7]。
参考文献
[1]黄聘.传统儒家个人品德理论探微———基于《论语》《孟子》《荀子》等儒家经典文本的诠释[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3.
[2]魏黎丽.《论语》中的管理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启示[J].山西档案,2019,(1):170-171.
[3]胡腾,吴艳华.浅析《论语》交友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启示[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11):150-153.
[4]田立萍.《论语》为代表的国学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之启示[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8,(32):210.
《论语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启示》来源:《文化学刊》,作者:张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