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角下媒介发展与童年文化的变迁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0-01-18 10:28 热度:

   摘 要:生态系统理论可以通过媒介的发展历程探寻童年概念的产生与发展,了解当今儿童的生活环境。20世纪80年代,尼尔·波兹曼提出的童年消逝学说批判了媒介变化导致的童年消逝现象。新世纪,大卫·帕金翰则持反对意见,并给出了以社会建构理论为基础的新时代的童年观点。对两种观点进行剖析有助于重新了解当代儿童童年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生态系统;媒介;童年文化

生态学视角下媒介发展与童年文化的变迁

  一、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理论

  (一)传统的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他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环境被视为一个重叠的结构,是由宏观系统、外部系统、中间系统、微观系统四个系统由外到内嵌套而成,不同层级的系统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系统中所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随着时间而变化,在许多重要方面影响个体的发展。如果把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放到真实的儿童社会生态系统中加以理解,则微观系统是儿童分别在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中的环境,其中的情景要素包括活动、人际关系和角色。中间系统是一个儿童参与的两个或多个情景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比如儿童所在的家庭与学校间的联系。这样不同的情景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儿童的生活环境。外部系统则是儿童并未直接参与却对儿童起到了影响作用的环境,例如家长的工作及人际网络、社区环境、大众媒体等。宏观系统是儿童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形成的大的文化环境,包括风俗习惯、法律政策等。因此,儿童的生态系统理论指出:儿童本身所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文化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儿童的发展。

  (二)当代儿童视角的生态系统理论第四次科技革命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尤其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科技产品的出现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纸质媒体受到了冲击,甚至曾经的学校教育也受到冲击而做出改变。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介借助互联网编织成了一张覆盖儿童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纵横交错的网。在学校里,教师使用多媒体作为手段教授学生知识;在家里,儿童通过电子媒介得到新的信息。家庭和学校中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对话与传授,而是借助媒介进行活动。电子媒介不仅占据了儿童的生活空间,也影响了儿童的生活方式,更进一步影响了儿童生活的社会生态系统。儿童的社会生态系统影响了其全部童年。

  二、媒介发展与童年文化变迁

  (一)童年概念的形成童年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生命现象。童年,是人类生命的最早时期,这一概念随着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逐渐明确。众所周知,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从幼嫩的婴儿直接步入成熟,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而人类的发展是特殊的,在婴儿期与成人期之间,具有一个独特的童年期,这是人类成长相对缓慢的阶段。人类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必要的进化适应战略,既与人的生物适应有关,又与人的文化适应有关。[2] 缓慢发展的童年时期不仅有利于个体发展脑力、学习技能,还有利于个体充分接受社会文化的熏陶。20 世纪 60 年代初,法国学者阿利艾斯在他的《儿童的历史——一部家庭生活的社会史》中指出:儿童其实只是近代教育制度确立以来形成的一个概念,在那以前,人们对于儿童与成年人的区别并没有明确的意识。[3] 因此,童年的概念是“现代”产生的概念,是人们通过理性的思维得到的结果。

  (二)尼尔·波兹曼的童年消逝说 20世纪后半叶,有关童年的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大众的关注,童年的生存状态引起了许多争论。尼尔·波兹曼提出,童年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建构和完善,在得到大家的广泛接受之后,童年开始逐渐消逝。从古登堡的印刷世界到莫尔斯发明电报,媒介的转换使得童年的概念得以出现、发展,随后消失。童年消逝在当代,是电子媒介的兴起逐渐摧毁了童年。首先,如今以电视为代表的视觉媒介逐渐取代了印刷媒介的统治地位,电视以直观的声像形式取代了印刷文字的线性和序列逻辑的特征,这就使得儿童不需要掌握复杂的逻辑和文字阅读能力就可以轻易看懂电视呈现的内容,其读写能力受到了削弱。其次,儿童与成人除了生理上的区别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差异。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腐蚀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因为电视受众的广泛性和无门槛性导致电视将一切成人的秘密向包括儿童在内的每一个人揭露,这使得以往成人在儿童面前的权威逐渐崩塌,高强度的输出也导致儿童不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儿童纯真的社会文化环境受到破坏,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不再清晰,童年的生存面临危机。最后,童年“纯真”的本质也随着电视新媒体的出现逐渐消失。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的引言中提到,“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6] 尼尔·波兹曼从以上三个方面讲述了他眼中电子媒介导致的童年消逝的原因。

  (三)大卫·帕金翰“童年再生说” 尼尔·波兹曼提出的“童年消逝说”为大家展示了新媒介发展下产生的问题,引起了学界对童年处境的思考与争论。对于新媒介对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大卫·帕金翰在《童年之死》一书中也表达了对尼尔·波兹曼观点的赞成。大卫·帕金翰同样认为成人世界充满了危险与机会,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儿童有机会接触到成人的世界。但大卫·帕金翰的著作《童年之死》不仅仅是对尼尔·波兹曼观点的补充和延续,而是为大家展示了一种新颖的、与以往观点都不同的乐观童年学说。这种观点认为现代电子媒体的发展不仅不会使童年消逝,反而会创造出新的电子媒体的一代。在电子媒体时代下出生的一代人拥有天生的媒体素养,相对于他们的父母,电子媒体的一代会更加容易接纳新鲜事物,更加具有民主意识,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书中为人们展示了关于童年文化的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而大卫·帕金翰认为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具有同样的缺陷:两种立场都采取一种本质论的观点来看待童年和青少年,并且从一种过度倾向于决定论的角度来说明媒体与科技的角色,未能承认童年生活经验的多样性,以及儿童与媒体之间关系的多样性。[7]

  三、重辨现代童年的“消逝与再生”

  (一)童年并未消逝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儿童赖以生长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媒介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儿童本身在身体和心理方面与以往也有了很大不同,因此,儿童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现代儿童身上产生了带有时代文化特征的新特质。对于尼尔·波兹曼认为的童年“消逝”说,我们需要辨明的是,究竟是童年在电子时代消逝,还是印刷时代的童年在消逝?从尼尔·波兹曼的论著中可知,他所捍卫的是电子媒介尚未产生,18世纪印刷时代的童年。他认为的童年永远停留在18世纪,那当代的童年将如何自处?这是以成人的想法绑架儿童现在的生活。尼尔·波兹曼将印刷时代的童年作为一切童年的范式,并用这个童年范式分析新媒介时代的童年命运。因此,尼尔·波兹曼的对于童年单一的定义使得他在不同的时代无法自圆其说,童年理论产生了错位。

  (二)新时代儿童的童年生活进入 21 世纪以来,互联网的横空出世给儿童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冲击。互联网集文字、图画、声音等多种特点于一身,远远超越以往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互联网时代到来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我们每一个人。移动支付的快捷和便利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互联网对于儿童和童年同样具有新的意义:一方面,由手机、电视、互联网等组成的媒介网络已经成为儿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甚至还在咿呀学语的婴幼儿都可以接触到互联网输出的信息。儿童的社会化在互联网的催动下也越来越早而快速地完成,甚至动摇了家庭和学校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权威地位。越来越多的儿童看到网络上传播的短视频,嘴里说着网络上流行的用语。但在另一方面,儿童的文化生活与成人社会界限变得模糊,儿童过早和过多地接收着不适宜他们年龄的信息。例如韩国社会研究院的调查显示,有超过 40%的小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是成为荧幕前常见的歌手、演员、运动员等艺体工作者,仅有低于7%的儿童选择成为医生、律师、检察官等。许多儿童热衷甚至沉迷使用各种新媒介,从而产生模仿心理,最终导致身心受到伤害;还有儿童近视率的上升,青少年肥胖和暴力媒介与儿童进攻性等问题也逐渐爆发出来,成为家长与社会共同需要面对的难题。现代童年生长于新旧媒体交融的时代,新旧媒体的交叠出现使媒介的影响力更加扩大,儿童既成为家长控制的消费者又成为社会的消费品,在审美品位、价值体系、心智结构甚至生活模式上都出现了和以往儿童不同的特点。因此,现代儿童和童年的处境变得更加复杂,为我们带来了与以往时代不同表现形式的儿童问题。

  参考文献:

  [1]常聪.媒介即环境:波兹曼的童年理论探幽[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石丽娟,王喜海.童年怎样产生?为何存在?—— 从人类学视野探讨童年的起源与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4).

  生态学视角下媒介发展与童年文化的变迁相关推荐传媒文化与电视媒介之间的关系

文章标题:生态学视角下媒介发展与童年文化的变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4177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