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职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任何学科教学,都应与学生专业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联系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而帮助其更好地就业,同时还有利于扩大中职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从就业角度出发,探讨推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措施,希望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有所借鉴和启示,促进我国中职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就业角度;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教学改革;有效措施
0 引言
中职学校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其自身特点及育人目标,大多数中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学生专业学科教学方面,而忽视了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存在脱节现象,造成学生文化素养较低,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及未来发展。如何通过改善语文教学现状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必须引起中职学校的关注和重视,并通过教学改革将其落实到位。 1 就业角度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就业角度出发推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是尤为重要且必要的。首先,任何职业及岗位都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有着较强的口语能力和书面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并完成工作总结,这些都是通过语文学习实现的。其次,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增强其从业能力的同时,还应关注其文化素养的提升,加强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结合力度,找准两者契合的着力点,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另外,由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一线工作者不仅要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技能并将其加以灵活运用,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协同合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这些都是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承担的责任[1]。由此可见,要想实现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必须从就业角度重新思考,采取有效教学措施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2 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学工作,不仅是对中职学校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就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其中仍存在几点突出问题,影响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2.1 教学观念出现偏差不少中职学校尚未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缺乏对语文教学的深刻认识,不了解其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书面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学观念出现偏差,教学重点基本都放在了专业技术技能培养方面,造成了学生文化素养较低。同时,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语文的人文性现象普遍,也忽视了语文学科的育人特点,很难帮助学生打好人文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就业能力。
2.2 语文学科定位不准中职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最终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类人才,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是,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对语文科学定位不准,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将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虽然学生掌握了丰富的文学知识,但是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难以将其灵活应用到岗位工作中去,“高分低能”问题比较严重,语文教学无法体现出中职教育特点,也违背了中职学校办学宗旨[2]。
2.3 教学内容不够合理从就业角度分析可以发现,中职语文教学内容设置并不合理,阻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不少中职学校在设置语文课程时,都是模仿甚至完全照搬普通高中语文课本内容,没有突出职业院校特色,不具备较强的专业服务功能。另外,中职学校通常会设置多个专业,招生范围广泛,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而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各个专业、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落实不到位,造成学生就业竞争力较弱。
3 就业角度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就业,为社会培养并输送更多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加快教学改革步伐。
3.1 树立正确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就业角度下推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前提,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应及时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语文教学观念。当前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对高素质的智能化技术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量,学生只具备扎实的文学基础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中职学校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突出语文学科的实用价值,强调以能力为本,不要作过多地架空分析,而是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方面,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基础上,使其能够根据专业需求及工作需求加以灵活运用,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突出语文教学的专业性。同时,中职语文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中职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动手的特点,结合专业教学需求,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4]。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创设面试情境,教师扮演面试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愿,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并回答“面试官”的问题,通过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来提升其语文应用能力。
3.2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从就业角度审视中职语文教学,应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功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专业能力发展。中职学校是以培养应用型技术类人才为办学宗旨的,这是与普高教育之间最大的区别。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也应紧紧围绕中职教育核心内涵,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准确定位语文教学目标。中职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综合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专业课教学进度等因素考虑,划分阶段性教学目标,依照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并且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突出中职语文的职教特色。比如,学生就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无论是写工作总结,还是与商家进行洽谈,或者是处理日常工作事务,都需要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所以应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部分,通过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5]。
3.3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落实到位。中职学生就业后大多是进入一线技术技能型岗位,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同事、领导、客户等,用人单位通常对其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课程内容应着重放在口语训练、写作训练等方面,并加强与专业内容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基础。比如在对学生口语能力进行强化训练时,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设置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活动,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进行强化训练时,可以结合求职信撰写、简历制作等教学环节,突出中职语文内容的实用性[6]。除此之外,还应在语文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可以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教导学生在工作中应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还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强化工作责任心,提高职业素养。
4 结束语
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文化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是同等重要的,既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巧,又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使其在掌握专业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中职学校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时,应注重与语文课程之间的衔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桂群.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路径思考[J].长江丛刊,2016(27):108.
[2] 张发友.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教师,2016(33):98.
[3] 寇精.就业导向视角下的中职英语教育改革分析[J].校园英语,2015(11):53.
《就业角度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探析》来源:《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作者:翁丽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