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教学提升中职护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9-07-31 10:06 热度: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一种道德素质教学,道德教育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历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现代护理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对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质的提升。现代社会对护理人才人文素质的高要求,使得中职护理专业的语文教学应从学生成长的内因和外因入手,采取语文与专业、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让中职护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升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

  关键词:中职卫校;语文;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

  1 从“开学第一课”做好思想教育

  心理学表明:社会性需求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因素之一。“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能够激发学生产生某种学习活动,使其对与学习有关的刺激表现出渴望求知的迫切愿望,激起其探索活动;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认真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专心致志,甚至废寝忘食的学习毅力,能够经受时间、寂寞、成功与失败等的考验,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取得学业成功。”[1]可见,培养、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保证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中职生思想上普遍轻文重专,单纯地认为上职校只要全力学好专业课就行,把文化课放在了从属地位。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行动上的盲目性。面对这种情况,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在新生开学第一课上,通过与学生讨论“中职为什么开设语文课”来启发学生明确一个合格的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优雅的风度”与语文的学习密切相关,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语文“听说读写”四种应用能力与护理实践优质服务之间的关系,当学生明确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会得到普遍提升。

  2 以专业为导向,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2]中职卫校的语文教师必须正视大纲要求与教材无法兼顾所有专业的现实,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掘专业资源,实现学科间内容的整合。对护理专业来说,首先,要让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和死亡意识,让学生懂得保护生命、敬畏生命。语文教学的内容包罗万象,以外研社出版的《语文》(基础模块)为例,《敬畏自然》《向芨芨草道歉》中对生命的赞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对人生的感叹,都可以成为引导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和死亡意识的重要素材。其次,要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要对工作、病人的生命承担责任,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如依托《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一诗中作者对祖国的大爱与强烈的责任感等,教师可根据护理专业特点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使学生在这种人文关怀中感受到自己的职业使命,培养他们的职业情感。再次,古典诗文的内容也可以用现代化的眼光去关照,进行某种职业性发掘,以消除时代鸿沟,也能在一些古文中发现新的意义。如文言文《〈论语〉五则》,这五则语录都和处理人际关系、提升个人能力有关。这样就可以把语文学习和职场上人际关系的处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挖掘,让学生结合目前社会上比较关注的医患关系进行思索和讨论,激发他们学习的兴奋点,让他们感到学有所用,提高学习兴趣。

  3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护生的角色意识

  准确的护理角色定位有利于护生个人成长,因为作为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护理工作将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准确的角色定位对于个人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护理人员在其职业生涯中,要做到有效的个人成长,只有具备了明确的目标,才能达到成才的目的。”[3]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开展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热爱护理、献身护理,视病人为亲人”的良好氛围中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个人素质,使学生在无形中明确正确的角色理念,从而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拥有正确的角色意识,自觉履行角色义务。如不定期组织卫生宣讲比赛,要求学生讲一则卫生保健知识或卫生常识;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模拟医疗场所的环境设计,诸如护患之间“介绍”“劝说”“安慰”等情景话题;在见习中尝试护理用语,让学生分为小组互扮角色,创设互助合作的情景;写作护理交班报告等。在“模拟应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创设医院护理部应聘护士的情境,教师担任护理部主任,学生为应聘对象,让学生各自施展自己的才干。在活动展示课上,求职信的书写、口头自我介绍、模拟应聘现场问答、个人特长展示等环节都能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运用和掌握应聘技巧、口头表达及交流技巧,提高临场应变能力,为今后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4 指导课外阅读,做到开卷有益

  目前,很多中职护生课外阅读的内容主要以消遣娱乐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和互联网的使用愈发便利,课外阅读的方式也由传统纸质书籍的阅读转成手机式的快捷阅读。但是,互联网上的阅读资源良莠不齐,手机阅读模式开卷未必有益。因此,对中职护生来说,日常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避免学生自读的盲目性,教师应经常在教学中抓住机会,及时推荐优秀书籍,并作为定时定量的任务要求和指导学生的阅读。在各种读书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中职护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学习了舒婷的《致橡树》之后,再推荐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配合学校和社会重大活动及时向学生推荐一些科普类的书籍,如《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手册》;为发展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兴趣爱好及时推荐校本课外读物《中医历史人物》等。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针对中职护生的专业特点,结合读书活动,可开展诸“读一本好书,做一次健康宣教,实施一个感恩行动”的主题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填写活动记录表,对活动的成果展开评比。针对阅读活动列出书单,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和中外名著,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要求能熟记、背诵一些名篇名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学以致用。教师要及时对活动中上交的读书心得开展评比活动,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莹.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6(12): 68-69.

  相关推荐:语文教学论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文章标题:浅论语文教学提升中职护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4058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