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对于促进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诸多挑战。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分辨能力,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方式。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宣传教育
文化软实力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其影响力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依靠人民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可与传播,以及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了解与创新。新时期,如何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处理好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其根本就是增强文化自信。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文化观形成时期,文化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矛盾性和过渡性[1],而大学生看待文化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趋向。因此,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一个相当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及必要性
( 一) 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文化自信有丰富的内涵: 它是社会群体对待本民族文化时的认同和自豪; 体现了新时期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可、坚守与自信; 也体现了文化多元化时代背景下如何正确处理好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文化强国的重大使命,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体现在对待自身传统文化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吐故纳新、批判继承; 对待外来文化应顺应历史潮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收并蓄。
( 二)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在当前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增强文化自信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可以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主动发扬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是可以加强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辨别能力,立足本民族实际加以运用和创新; 三是可以使大学生在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正确的认识,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
( 三)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不仅对大学生本身的发展意义重大,更重要的对我国新时期各项战略目标任务的实现具有推动作用。
1. 从国家层面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国家文化的繁荣兴盛,而且有助于“中国梦” 的早日实现。2014 年 2 月 24 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3]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坚持中国特色。 2016 年,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 “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 自 信、制 度 自 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 信。”[4]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和根本,重视文化自信的教育自然意义深远。2017 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5]。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其鲜明的特点之一,增强文化自信就是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兴盛的特殊标志,是衡量国家经济、政治平稳运行的重要指标。
2. 从个人层面来讲,有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在互联网全面发展的时代,大学生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认知方式也与过去不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价值观易产生动摇。由于外来文化的入侵,造成大学生对待自身文化冷淡,给大学生文化自信带来挑战。唯有坚持先进的文化才能树立正确的信仰,只有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才能发展和创造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文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担任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重担。民族文化是国家的血脉,失去民族文化,国家就如大树切断了根,必定会走向衰亡。大学生只有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民族文化,才能确保我国在文化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不被外来文化侵蚀、消灭。继承发展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这有利于文化凝聚力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第三,大学生是受着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是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的主体。大学生的价值观与思想影响中国文化走出去与外来文化走进来的方式与内容。因此,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不但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踊跃传播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提高文化走出去能力,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
随着人们对文化自信的意义认识的深入,学校与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教育。但在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 一) 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的挑战
1. 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加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推波助澜,大学生逐渐淡漠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追求与学习,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具体表现在对传统文化了解较少,不理解其含义,造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产生偏差。例如,当代大学生阅读优秀传统文学著作较少,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甚至没有阅读过如《论语》《老子》等优秀传统经典著作; 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价值认识不足,对传统文化缺少敬畏,认为传统文化是陈旧的文化,与当代社会脱节; 有的大学生不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意义,对待中国传统节日冷漠。
2. 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由于社会经验缺乏,阅历不够丰富,价值观极易产生动摇。外来文化的侵入,给大学生文化自信带来了挑战。例如,受西方价值观冲击,部分大学生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事物价值的标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盛行,社会责任、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则被淡化[6]。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西方发达国家面前,文化软实力相对较弱,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大学生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从而热衷于西方文化,对西方文化过分追求。例如,据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更加喜欢日韩、欧美等国家的电影、电视剧,行为方式也逐渐向西方国家靠拢。对西方文化趋之若鹜而对我国传统文化置之一边,不感兴趣。
3. 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知不足。外来文化的侵袭加上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缺失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不够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例如,部分大学生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含义; 对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够了解; 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不透彻。这影响了大学生价值的判断能力,使得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热爱程度和学习能力降低。
( 二) 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1. 历史原因。我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自身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虽有精华,但也有糟粕。因此,一部分人对我国传统文化抱有怀疑态度,一味夸大传统文化的弊端。特别是近代中国受到外来侵略,人们更是对自身文化丧失了信心,甚至一味贬低,开始走上西方化的进程。古往今来,人们更加乐于接受实力较强的国家的思想文化。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都相对弱于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文化自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关注度不高,不愿学习,认为传统文化在当今所起的作用并不大。
2. 文化全球化原因。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全球文化的交流,文化全球化是世界发展势不可当的趋势。西方思想文化凭借网络的发展,渗透到国人思想的各个方面,使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更加剧烈。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占优势的往往是发达国家的思想与文化。大学生在面对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与本土文化时,常常偏向于处于优势的一方,这就使得大学生受到外来文化影响逐步加深。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西方国家一直都没有放松对我国大学生进行分化的图谋[7]。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外来文化的侵蚀下,很难树立坚定的信念,深受其害,逐渐迷失自我。
3. 教育原因。从广义来说,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家庭教育、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良好的家风和文化氛围是家长带给孩子最大的精神财富,大学生受到家庭的影响,为人处世与行为习惯与家长基本类似。部分家庭缺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注,这直接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对待文化的态度。部分家长不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与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给大学生文化自信带来挑战。学校教育作为大学生的主体教育,在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这一问题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部分高校过于重视专业领域的教育,对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设计不合理,同时也因高校文化教育缺少社会实践性,造成大学生不能很好理解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含义,兴趣也大大减弱。高校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关注度不够和针对性不强也造成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虽然国家大力宣扬文化自信,但社会对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效果并不理想,这也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挑战的重要原因。
三、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对策
增强文化自信是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同时也对早日实现中国梦具有深远的影响。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就是要回顾历史,立足现在,创新发展。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运用网络文化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分辨能力,从而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 一)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文明历史经过大浪淘沙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因此,增强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首先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依赖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动合作。家庭教育是要培养良好的家风和文化氛围,通过代际传承的优良家风对大学生的培育,加深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例如,家长对中华优秀文化加以学习,阅读中华传统经典著作,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耳濡目染地影响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校园教育,可开设关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课程以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兴趣,举办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进而使其关注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 加强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分辨能力当代大学生深受网络的影响,如若合理运用网络,可以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高校应建构校园网络平台,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对待外来文化与自身文化冲突时保持理性。外来文化的进入给我国自身文化带来极大挑战的同时也有可取之处。因此,当代大学生在对待外来文化时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全部吸收,要提高自身的分辨能力,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做到“洋为中用”。大学生应尊重文化多样性,摆正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不盲目崇拜也不故步自封。高校与社会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指导大学生在对待外来文化时能够正确区分先进文化与腐朽文化,将外来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融合,创新与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 三)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工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一种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精神生活方式[8]。当代大学生唯有积极学习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更好的立足现在,才不会在外来文化侵蚀下迷失自我。从个人层面看,大学生应努力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历史,了解其内涵和重要性,树立国家自豪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社会层面看,高校和社会应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高校应重视开展文化自信的讲座、选修课,这样可以引起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的兴趣,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最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提升国民自信的重要途径。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处于复杂多样的环境中,如何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现如今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当代大学生唯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弘扬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建立确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郝桂荣,李本智. 大学生文化观现状及树立文化自信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 2) : 31 - 34.
[2]云杉.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考( 中) [J]. 红旗文稿,2010( 16) : 4 - 8.
相关阅读推荐: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