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关于教育的目标以及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等,有着流传甚广、深入人心的言论。比如,层次低点的把目标定位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层次高点的信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则总结出“严师出高徒”、“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甚至还有“不打不成才”之说。这不应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的主体作用,我认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的主体作用是: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起搭桥的作用。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引导好学生理解教材呢?首先,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款”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是一种精神享受。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和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二、在阅读上教师应发挥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主体作用。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那么,语文教师要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
怎样才能做好开拓学生阅读视野的钥匙呢?1、培养阅读兴趣,要给学生阅读自由,比如阅读内容,除不健康之外不管历史、科技、社会等都可以读。2、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
语文教师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是个促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教师要做到艺术感染学生的作用。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所谓人文精神,即做人的基本修养,它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所以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就行了,我们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我们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要在这几方面加强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要有艺术性。行为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率。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和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创造精神,做学生的开路先锋。
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人之为万物之灵,在于她有发达的意识和自我意识。自主地选择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自己,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特权,也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处于成长时期的儿童青少年,他们活泼好动,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总喜欢尝试和探索,喜欢别出心裁,就不愿意受到过多外在的约束和压力。而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
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另外,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学生才敢想敢做。
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我们语文教师对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应有新认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高明的教师,其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并为每个学生创造尽可能适合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主动学习和发展。因为老师的教毕竟是外在的东西,学生怎样学,会不会学才是对其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作用的因素。所以,别让高考统治我们的思想,束缚我们的教学,在课改新理念下,把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良好语文习惯培养起来吧,这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