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评估”在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实践探索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3-03-12 08:11 热度:

  摘要:通过教育部的试点评估,学校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工作中,得到了迅速的规范和发展,从机构完善到相关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学校的评教、评学、评管工作已变成一种常态,质量文化观念逐步深入人心。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已经建立起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并且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说,“合格评估”是新建本科院校完善和发展的助推器。

  关键词:评估,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2010年12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调研专家组对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评估。评估考察期间,专家组对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为我校建立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及评教、评学、评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为构建民办本科外国语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评估后,我校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加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构建和完善了各种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在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中做到“五结合”,初步形成了“教学质量分级监控 – 反馈信息深层分析 – 评价结果及时反馈 – 跟踪改进讲究实效” 这样一种教学监控模式,对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合格评估”是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助推器

  “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关键是要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保障高校教学质量,就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1】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试点评估调研专家组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考察和评估是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器,加快了学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步伐。整改工作以评估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切入点,不断强化整改力度。通过整改,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教育观念,学校上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方向。通过整改,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评估前,本校教学质量保障还构不成体系,只有一些相关的“考核办法”、“管理办法”和“工作细则”等相关制度、规定。校、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机构不够完善,院、系在教学质量保障中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合格评估”使我们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摆在了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组织机构上成立了与教务处平行的教学质量评价处,全校上下大力开展标准化建设、着力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面的研究和实施工作,如构建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基本构架,指导院、系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建设,制定教学各环节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教学督导检查、信息反馈和各种专项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等等,很多相关工作都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作为合格试点评估的亲历者,师生员工深刻地体会到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尤其是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且一些阻碍民办院校发展的重点问题的解决已经提到议事日程。高校实施分层、分类评估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自身建设和特色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合格评估”进一步明确了在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差距和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二、特色鲜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又要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和做法,但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建立起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理念,构建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本构架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起源于产业界,应用于制造业的一种管理思想。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有助于明确高等教育机构的绩效责任,有助于高等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2】学校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理念,营造质量文化氛围,构建了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架。这一基本构架共包括四个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控系统和反馈系统(如下图所示)。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形成了在校务委员会的领导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两条主线并行的教学管理模式;二是充分体现各教学单位在教学管理、质量保障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三是形成了“质量监控评价 – 信息梳理分析 – 适时沟通反馈 – 工作跟踪改进”这样一个保障教学质量螺旋上升的闭环;四是重视国家、社会、家庭和学生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及监督和评价,有利于深化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教学质量实施全方位的监控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就是对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进行测量和判定的方法与指标体系。【3】华桥外国语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制定的基本思路是结合本校的实际,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我校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形成一些独特的办学特色。因此,学校在完善常规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评教)”、“任课教师评学指标体系(评学)”、“院(系、部)教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评管)”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基础上,紧密结合我校实际,着力构建 “实践、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外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不留死角,达到全方位监控。

  1..合作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作为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民办高校,合作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我校的实践、实训教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校外有专业实践、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单位,校内有实践教学基地如地球村、模拟实验室、综合技能训练课和专业社团活动等。因此,我们在制定合作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时,对实践、实习和实训教学的各个项目、各主要环节制订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对各学院的实践、实习和实训教学进行综合评价。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专业合作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2.外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作为一所民办外国语大学,学校开设了英语、日语、朝鲜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和阿拉伯语等10个语种专业,外籍教师50多人。外籍教师在语言教学中有其自有的优势,如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等。但是,外籍教师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少数外籍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和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有一定的盲目性,还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外籍教师的作用,如何加强对外籍教师的教学管理,充分挖掘他们在教学中的潜能和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我们深入了解了各外语专业实际,研究制定了“外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外籍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认同情况、日常教学情况及学生对外籍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等三个指标项目,对外籍教师每学期的教学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3.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应该有社会的参与,使校内监控和校外监控有机结合。所以,了解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是评价教学质量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为此,学校制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毕业生评价和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评价共设四个一级评价指标:课程与教学、教学资源、能力培养和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这四个一级指标被分解为十六个二级指标;用人单位评价共设三个一级评价指标:知识、能力、人格和九个二级指标。在指标内涵方面,除了一些大学教育必备的基本条件和设施要求以外,更加注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2011年11月份和12月份间开展的社会评价活动中,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结果显示,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一定差距;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结果显示,我校学生的礼仪养成好,给用人单位留下来深刻的印象,但对学校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满意度较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这些信息对学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参考。

  4.地球村建设月利用评价指标。地球村作为校内语言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所具备的教育功能、交流功能和展示功能使之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校内语言实践教育基地,它俨然已成为学校的Logo。地球村的内涵设计和利用的质量对推动学校教学改革,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创新教学质量监控办法,多维度实施教学督导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中,采用了校与各学院教学督导相结合、常态督导与动态督导相结合、总体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评价反馈与跟踪改进相结合和校内监控与校外监控相结合的“五结合”模式,确保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

  “五结合”模式中的评价反馈与跟踪改进相结合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的一个特色。学校建立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对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的方式和要求做出具体的规定,将教学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的领导,并要求其研究解决方案,然后把问题解决的结果反馈给教学质量评价处,从而有效发挥了评价反馈的作用。使信息反馈渠道畅通、快捷、有效,真正形成一个教学质量的“监控 –– 反馈 –– 改进”这样一个闭环,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主要包括汇报制度、通报制度、传达制度、沟通制度、简报制度和跟踪改进制度等。学校每月编发一期《教学质量工作简报》,它是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内容包括:政策指导、交流研讨、督导回音、集思广益等栏目。《简报》发布学校有关教学质量保障的政策和制度,反馈当月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结果和分析,交流院(系、部)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成功经验,等等,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数据和事实说话,质量信息是全面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对于学校来说,教学质量信息首先是教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其次是在教学工作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质量信息反馈,使教学过程能够及时得到监控。通过数据的收集、确认和分析,寻找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改进。

  三、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有效运行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保证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专、兼、外相结合的校教学督导队伍的形成。校教学督导队伍是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作用,学校先后制定和出台了 “校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校教学督导员工作标准”、“优秀教学督导员评学办法”等文件。尤其是作为一所外国语学院,外籍教学督导员在保证外籍教师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特有的作用。

  2.各学院二级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建立。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学院在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首先要提高教职工的质量意识和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探索和建立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以保证各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3.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工作标准的制定。标准化建设是对各项工作应达到标准和工作程序进行科学规范的过程,是提高工作质量的基础,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制定工作标准的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和规程去执行,并且按照工作标准的要求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监控体系,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根据学校总体工作目标,教学质量评价处的各项工作标准化建设正在进行,并取得了进展,目前已经制定出台了“校教学督导员工作标准” 和“各学院二级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质量标准”,结合学校发展需要,还会相继研究和制定和出台其他工作标准。

  4.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通过对我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不断完善,评教、评学、评管工作的不断推进,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架也基本形成。通过二级学院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试点,把此项工作逐步下移,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这对实现建设高水平民办外国语大学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实践,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保障了应用型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各学院在教学质量保障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地发挥,特别是各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推进,有力地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施;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内化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广大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增强了质量意识,转变了质量观,质量文化正在逐步形成。

  四、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1. 探索和建立教学各项工作标准,为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建立符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各控制要素的质量标准是制定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的基础。高等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别体现出各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高校应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教学各控制点的质量标准,如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质量标准、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学风建设质量标准、教学管理质量标准等,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该质量标准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使教学运行和质量监控与评价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成为两条并驾齐驱的主线。

  2.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是院、系二级教学单位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发挥、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执行力的提高。院、系二级教学单位在完成教学运行目标的同时,还要建立有力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质量监控、信息反馈和改进提高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闭环。

  3. 学生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需要正确引导,使其真正参与学校教学管理,积极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中来。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和利益相关者,因此学校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主人翁地位,同时应引导学生明确评价的目的,熟悉相关评价指标的内容,放松心态,积极主动地去评价而不是被动地应付。

  4. 重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学”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的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的根源,从加强学风建设的角度提高教学质量。

  5. 学习、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有机结合确保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学校上下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建立具有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前提,此项工作不仅要设有专门机构,还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边研究,边实践。

  参考文献:

  【1】《高校教学质量保障问题研究》,赵文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

  【2】《多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王建华,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3】 张伟江、李亚东等:《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本文选自《教育发展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创刊于1980年,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国内刊号cn:31-1772/G4;国际刊号ISSN:1008-3855,邮发代号:4-59。

文章标题:“合格评估”在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实践探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1653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